民用航空通信技术发展分析

2018-05-14 02:51卢海军
科技风 2018年28期
关键词:民用航空通信技术

卢海军

摘 要:近几年随着通信网络的基础技术取得了了长足的发展,带动相关技术在近几年也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在民用航空领域数据传输技术几经更迭,这几年也逐渐的向网络通讯技术靠拢。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向读者介绍目前民用航空中常用的通信技术手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用航空;通信技术;ATM技术

在飞机航行过程中通讯数据的持续稳定是影响到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通讯系统是否能够在飞机正常航行时,为其提供必要的数据参数,保证其导航方向正确,能够与塔楼和地面通信站之间建立畅通的数据通信线路是检测飞行通讯系统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的最好平臺。

在民航客机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通信网络突然中断或故障情况,会导致上述工作内容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到飞机的飞行安全和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民航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会积极引进先进信息技术以保障该通讯系统在正常工作时,能够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民用航空通讯环境

这几年随着国家经济体量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商务派遣外出旅游人数增多,飞行作为耗时最短,安全系数较高的一种通行方式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随着民间需求的增多,民航在我国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近几年来,我国的民航企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渐能够覆盖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中心城市,承载的客流量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飞行航线和客机数量既表示民航企业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同时应该看到的是空中环境的复杂性开始日趋显现,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如何增强飞行航线的通信导航功能,使飞行器在正常工作时能够准确接收稳定的通讯信号成为了各家航空企业投入大量资源想要克服的问题。

民用航空通讯技术

2. ATM技术

该技术在全世界各地的民用航空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够具备特殊的拓展能力,使用该技术能够保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新推出的技术所替代,能够,积极的吸收新技术特点,保证系统长时间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能够积极与其他系统和功能之间整合使用,为航空公司减少投入成本。与其他数据传输方式相比,使用该技术能够保证更高的传输速率,服务范围也更宽,在进行配合使用时,也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连接,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工作状态比较稳定,适合民航通信这种对于精确度和稳定性有极高要求的类型。

2. 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的开发初衷是为了结合计算机技术,该技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面临数据处理信息时的高速特点,采用分组的形式,对数据按照相应的门类进行保管和交互,以实现对接尽可能多的设备和终端。利用分组交换技术可以在多逻辑通道上进行相应工作,对于线路的利用率极高,而且在正常工作时还能够自动对系统中出现的数据错误进行发现和纠正,在正常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的次数较少。同时能够实现不同部门不同设备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公用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得整个网络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也能够体现出较好的可靠性。

2.3 帧中继

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交换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升级,其面向分组并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连接,提高了整个运算的速率,同时克服了在原有的分组交互技术中难以解决的协议复杂和传输速率较低的问题。该技术以光纤作为传输物质,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大容量数据信息的传输,这种帧模式承载业务的链接录协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协议仅仅负责对错误数据进行检测,但并不对其进行纠正,而是将已经确定为错误帧的部分直接丢弃。

3 ATM技术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

在民用航空系统的正常运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同一组织内需要使用多种技术,而各个部门的发展程度不同,所用的技术不同,需要投入的资源也不同。为了达成内部系统资源的最优化利用目标,就必须对现行的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整合,在技术水平无法达到整合目标时,也要保证能够对不同种类的数据传输信息进行兼容。以ATM技术为主体的ATM交换机成为了实现该概念的有效设备。由于其广泛的兼容性,可以和多种网络传输模式进行兼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各部门所用的网络传输数据能够得到整合和统一利用。

4 未来民航通讯系统的发展

随着卫星通讯的全面普及,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于航线实现网络覆盖和即时通讯床位了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中,民用航空想要提高通信能力,就需要在航空通讯数据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研究和探索。

全球空中交通管理概念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民航发展通信技术的指导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用通信导航揭示技术作为技术基础,将集中式、以地面控制为基础的现行ATC系统进行对接、兼容、转换、升级,使其可以实现更多信息为度分析的能力,使ATM系统能够最终形成并投入使用。

在新的航空发展纪元中,对于飞行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包括:与前带技术相比,必须在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能力、信息安全保密性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升级,同时需要对其内部机制进行彻底改进,增加地空和空空数据链的带宽,以达到显著提升数据传输速率的目的。

欧洲民航的主要企业为了实现原有的两种系统的集成工作,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开发未来通信研究,并且在相关研究过程中,有系统有目的的编订了在未来数年内将会实际指引民航行业发展的无线电通信概念与要求。在新的系统内为了保证各个区段的信息兼容与交互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在空域上进行的新的概念划分,将空域分为以下五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机场空域、航站机动区、航路、偏远空域、自主操作区域。并根据不同空域的特点设置合适的通讯方式,以其区间内的通行效率和质量,保证航空通讯工作的稳定。

5 结语

收到近几年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民用航空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继续承载为人提供安全出行的目标,民用航空公司必须加强对于航空飞行至关重要的网络传输系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姚若浩.压力加工工具的材质及表面处理对金属粘结的影响[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5,(2):1-6.

[2]韩秀丽.民用航空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措施[J].信息通信,2017,(10):259-260.

猜你喜欢
民用航空通信技术
民用航空飞机维修的过程控制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关于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探究
通信技术对宽带无线网络的应用
IODN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CNSATM概念下的基于时间运行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