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实用性教学

2018-05-14 02:51杰显园
科技风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实用性因材施教

杰显园

摘 要:在我国扎实的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也必然是为社会实践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所以实用性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也势必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实用性运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观念更新;实用性;因材施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传统的交流方式、信息传递方式早已被现在的自媒体时代所取代。比如传统的书信往来已变成现如今的Email和手机短信,QQ和微信等所取代,所以说信息技术处处被我们现代生活中所占有,不会应用将被社会所淘汰。那么作为初中生在学业繁重的时期,作为人们生存的基本要素和必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掌握和学习些什么知识和方式能适应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呢?

一、观念更新,寓教于乐地学习

传统式地教师“教”,学生“学”地刻板式教学,只注重学生问题地答案,而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地思路和方法,以及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采用死板地进行教育和批评,已经逐渐被新型教育所取代。作为教师首先应改变自己传统的观念,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学生心里变化和观念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协助学生来面对问题、找出思路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教,学生背,教师要掌握大的方向和正确的思想,运用科学地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针对自己最有效地最切合实际地学习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WORD字处理软件中要想“删除”某一句话,让学生找出不同的方法。那么有的学生说:“先选种要删除的这句话,然后再用键盘上的Del键进行删除”;有的学生先将光标定位在要删除这句话的最后,然后用backspace退格键来删除;有的学生用选中这句话,然后用剪切这个操作来完成;有的学生用编辑菜单中的清除内容命令来操作等等。每个学生不一定能找到所有的删除方法,但只要会使用其中一个就可以了,用不着死记硬背必须把所有的方法都记住了,人生总在不断完善自己,学习也亦是如此。再如,学生都喜欢听音乐,让学生课后找出几种常用的声音存储格式及特点,如.mp3格式等。学生自会通过多种方法查询并获得知识。此时教师变为引导者,参与者,协作者就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且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扎实,容易形成深层记忆。

在观念上,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尊的错误观念,要本着人人平等地教育观念去对待每名学生,做到师生互相尊重,和谐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有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些就要在我们日常的行为中和课堂的内容中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做到寓教于乐。通过举办娱乐活动,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并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比如课堂上使用WINDOWS系统附件里的“画图”小软件,让学生自主想象地画出自己心中所想,发挥想像空间,既娱乐了且又放松心情。学会了使用画图工具的技巧及绘画能力的培养。再如,现在处于PS盛行的年代,为了让自己的照片更漂亮,很多时候都采用P图处理。通过举办P图大赛,让学生喜欢上PHOTOSHOP这门课程。通过钻研,操作,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通过比赛培养了学生的上进心及个人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增强了美术功底,对色彩搭配也有了了解。学生看到自己的制作成果,由最初的不自信,惊讶到骄傲、自豪,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神奇,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课内容的实用性要适应社会需要

对于科技不断地发展,社会需求的人员也在变化。要求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运用作为一项基本能力,就像我们会认字,写字,骑自行车一样。面对企业现在各行各业使用计算机方面的需求,比如,用WORD编辑文档,用EXCEL制作简单的表格或统计数值等,用网络去查询所需信息等等。所以针对社会的需求,作为初中生也必须掌握一般网络、WORD、EXCEL等的使用。虽然作为初中生不需要马上工作,但为了现在的生活与学习中,也必须学会使用。所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知识一定要实用,这样使我们的教学不脱离实际,能够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奠定基础,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作为教师要学会有针对性地教学,对实用性强地着重讲和练。比如运用网络,在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人们会通过网络看新闻,读小说,查询不懂的知识,互相交流等。所以它是帮助我们快速学习地一种途径和方法。同时要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网络适应社会,适应实际需要。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网络的利与弊。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拒绝黄、赌、毒,拒绝传播不实消息,要传递正能量,同时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这样才能是网络带给人的初衷。带给人们资源共享的便利,拒绝一切不道德的行为。

WORD这个字处理软件,现代的办公都离不开文档,学会文章的排版,打印出一份合格的文件。利用图片、艺术字等制作一份精美的小报等,都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所以引用作品展示,放在学校网站的资源库共享,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教学课本的内容是一致的,但作为每个学生存在的个体却有着千差万别。就其学生的智力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每个人对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同,所以教师要采用同一样的教学方法的话,势必就会出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差异,造成了结果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练习和标准会有所不同。进行分层次地练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好带动差,好帮助差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使他們共同进步。对于掌握快的学生学会多种方法,深层次解决问题。针对现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让好学生研究机器人的简单编程和操作。激发学生潜能,向更高一层发展。

总之,现代的教育和学习是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铺路。信息技术的实用性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现在,挑战未来,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建明,王泰玄,等.宣传舆论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03.

猜你喜欢
实用性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凤凰精选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