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这样说。“学习故事”的学习,周菁博士带来的新的儿童观深深地触动着我。“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个理念在通过三义里幼儿园的观摩学习中,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现了学习故事的魅力的同时也是切实贯彻《指南》《纲要》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也在不断的智慧碰撞中,思考着、调整着自己的教育策略与支持:作为教师要做的不就是要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些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自主学习吗?而焕发孩子的自我教育才是真的教育。
一、关注“哇”时刻,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民间传统套圈游戏中,男孩子多数选择了套款泉水的瓶子。20个自制彩色水瓶等距离摆放在幼儿一米外的地面上,孩子们依次玩了起来。在旁边观察的我看到:一个个圈从孩子们手里各种的姿势和方向飞出,落在瓶子上的少之又少。但孩子们仍然乐此不疲的套着。这时就听到大二班的李明泽小朋友说:“让圈飞起来,让圈飞起来。”原来,他是在说给正在套圈的同班的另一个男孩琪琪听。
“让圈飞起来。”明泽这是用语言把自己套圈的经验分享给正在游戏的同伴。而同伴也听取了这个建议,用力地挥动着自己的手臂……
初玩套圈游戏,只跟孩子们讨论了游戏的基本规则。而套的方法、技巧以及动作都没有提,任由孩子们尝试。在做好观察者的身份后,再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今天这个片段让我发现了孩子的“哇”时刻,切实感受到儿童是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从而也更坚定了我的教育理念:自主与同伴学习的支持策略,同时在指导语言上运用“让圈飞起来”这样生动形象的游戏语言来指导幼儿。
二、创造“哇”时刻,放手支持孩子成为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又一次的套圈游戏开始了,瑶瑶一轮套五个圈,玩了好几轮,偶尔才套中一个。她焦急又有些落寞的看着同伴投中的圈越来越多。我走到她身边说:“套中是有秘诀的,老师帮你找个小老师,教教你套圈的秘诀好不好?”她点点头。我又对和她挨着停下游戏在关注着我们交谈的男孩子岳岳说:“你旁边的小朋友今天第一天玩,你愿意做小老师教教她套中的秘诀吗?”男孩子愉快地接受。
“来,你看我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小老师岳岳做着拿圈的动作在瑶瑶面前,让她看着,圈出手后。他捡完圈就自顾自地玩了起来。瑶瑶虽然看了小老师的示范,仅一次的示范,动作又快,根本没看清。她仍然照着自己的方法玩。
“小老师,你看看你的‘学生还没学会呢,怎么把她教会呢。”我提醒道。
听到我的提醒,岳岳又做出上次同样的动作让女孩子学,女孩子自己还是没意识到她的拿法和小老师的哪不同,动作摆了几次,都不对。于是,岳岳就放下自己的圈,手把手地纠正‘学生的拿圈动作。帮助她摆好:把她的手心朝上……看到这个温馨的哇时刻,我不禁按下手机的快门。这次瑶瑶终于学对了,通过几次的练习和巩固,投中的几率比以前大了很多,开心的笑容在脸上荡漾,旁边的岳岳更是兴奋地跳了起来。此时,我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在瑤瑶几次套圈的时候,我观察发现圈出手后运行的过程中不平稳,立着飞,飞着飞着,落在了投掷柱前面的地面上。再观察她拿圈的手:她用右手手背朝上握拳状攥着圈,再挥动手臂去投。瑶瑶的动作和力度是有问题的,需要帮忙。岳岳每次户外自主游戏时,都在玩套圈游戏,通过一个月的游戏积累,有了一定的经验,套圈的动作正确,同等距离下套中的几率比其他幼儿大很多。而我也在鼓励他增加挑战,加大难度来玩。基于对两个幼儿的了解与观察,结合自己的经验与不断改进的教育理念,选择同伴影响的策略为主。
这样做的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是第一次来玩我负责的套圈的游戏,我不是幼儿的带班老师,对幼儿的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对孩子性格、心理上的了解,更没有感情基础。我贸然地介入指导可能会给本来焦虑和失败感十足的她带来紧张与拘束。任何介入和指导都要在呵护幼儿心灵的前提下去做。
即使有着十几年教龄的我能处理得当,对于大班幼儿,同伴之间的学习方式是很重要的方式,能同伴之间解决的,应放手。
同伴之间的交往、学习与沟通,情感上更亲近更平等。学习方式由教师的教变成同伴的互相学习,容易让被学习者接受,在和同伴轻松交流互动中更容易获得 “哇”时刻的成功的快乐。
适时创造哇时刻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哇时刻。当小老师的幼儿的沟通、表达与理解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孩子真正的掌握不是模仿而是彻底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表现。
两个月的教育实践,让我在教育中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充分相信、大胆放手、全力支持、制造机会、耐心等待。充分相信孩子,要为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孩子们创造机会,让“哇”时刻时刻发生。支持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不断建构和深化这样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的形象,进一步培养幼儿自主、自信、爱学、会学等核心素养。为孩子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走好人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