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慧图书馆作为新时期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对未来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推进的作用。因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为了更快适应新时期现代化智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上,以分析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为基础,强调了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其次,联系实际,针对目前我国图书馆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系统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不断为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城市;数字图书馆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智慧”概念的延伸在新时期信息时代的需求下,不在仅限于人类或生物,而是以物联网为技术引擎,逐渐渗透和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社会变革和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2003年芬蘭奥卢大学“智慧图书馆”的首次提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的产生不仅是对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改革创新,而且给未来图书馆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1]因此,为了更快适应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和不断更新的求知欲望,国内外图书馆界的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应用展开了深入调查与研究。
一、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
(一)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缺乏统一认识,许多研究者各抒己见,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其中,华侨大学严栋教授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并得到学术界众多学者的支持和认可,他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2]
所以,本文认为智慧图书馆作在新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全面实现图书馆由传统知识服务向现代化智慧服务的战略性转换,是数字图书馆发展成熟后所赋予的一种高级形态,更是新时期未来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二)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智慧图书馆具有如下特点:
(1)综合感知:综合感知是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智慧图书馆系统架构中的感知层,主动实现图书馆中人与物、或社会各种信息资源的智慧感应,是智慧图书馆获取信息来源的主要手段。
(2)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是通过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串联,并渗透融入到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实现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持续性。
(3)创新发展:创新发展作为智慧图书馆的内在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创新的核心理念,不断为智慧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是现代化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4)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管理与服务是指在物联网环境下,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重构突破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时空界限,真正实现现代化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智慧化,是我国目前图书馆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也是智慧图书馆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智慧图书馆综合了物联网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双重特性,它的建设和应用是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和驱动,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延续和升华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
智慧图书馆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社会科学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多重功能,是现代化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突出表现,它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了图书馆从文献服务倒智慧服务的转型升级,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一)认清形势 立足馆情 科学定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驱动和影响下,国内图书馆领域“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正式拉开了帷幕,进一步促进了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应用转型。尽管如此,我国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发展不成熟,“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服务理念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鉴于此,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需要认清形势,坚持改革、开放、联合、创新的发展理念。并以此为契机,敢于突破传统服务理念,由被动变为主动;立足馆情,考虑图书馆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改变因循守旧、重载轻用、封闭式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以促进地域文化服务体系为导向,科学定位,注重对图书馆员技术能力的培养,大力发展图书馆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能力,确保智慧图书馆的正常运行。
(二)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融合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智慧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载体,全面保存和记载着人类活动的各种信息资料,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主导位置,它的建设与应用终极目标是服务于人民,解放人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其物联网感知技术的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运用,直接决定着未来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服务模式以及服务水平。
因此,从宏观上来讲,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应遵循以人为本、物质为基础、技术为关键、服务为核心的原则,在保证图书馆传统特性和功能定位不变的前提下,理性面对,统筹规划。根据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以RFID为核心技术成立产业联盟,不断拓展图书馆自身价值和功能作用。
微观上,需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环境下,明确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信息处理过程,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与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数据软件平台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对接,以及全方位、多维度的分步实施,融合发展。
三、结语
总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是建立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之上的新型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走向。我们必须以理性的思维看待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问题,不断加快智慧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世伟.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07).
作者简介:郑丽丽(1976-),女,河北沧州人,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