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德与医护学生的职业道德塑造

2018-05-14 10:34周玲何田
科技风 2018年33期
关键词:传承

周玲 何田

摘 要:近年来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医务工作者医德滑坡十分严重。医务工作者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职责,医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病患者及病患家属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就包含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贯彻落实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也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传统医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护院校是为医务战线输送人才的根据地,如何将传统医德教育与医护学生的职业道德塑造相结合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传统医德;医护学生;传承;职业道德塑造

我们都知道医学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近年来社会文明高度提高、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不断改变,医卫服务需求程度大幅提高,因此对医务从业人员的人文精神要求越来越高。医护院校肩负着为医护战线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医护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医护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在医护学生各项素质中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塑造医护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并把传统医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合理的医护院校人文课程体系。

一、医护学生医德教育困境

经过调查问卷分析,我们看到很多医护院校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医学伦理学》,少数院校还开设了《医学文秘基础》等课程,个别院校偶见传统文化讲座,但由于医护院校长年来注重专业课程建设,而忽略人文课程建设,造成专业课程对人文课程的挤占,因此人文课程教学课时量安排严重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也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医护学生在学校里职业道德塑造实际效果差,造成了医护学生上岗后医德水准滑坡现象出现。同时我们通过访谈还发现医德教育仅停留在书本上,与现实社会医护工作需要严重脱节。教学方式与现代医护学生心理发展不协调。普遍还存在着专业课程教育与医德培养严重脱节,而国外专业课程教育却经常适时的将医德教育引入课堂并且收到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成果。

针对以上医护院校医德教育存在的困境,医护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应重视几点内容的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医护工作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我们可以通过古代医学名人事例的宣讲对学生进行职业献身精神教育,同时还可以加入希波可拉底以及南丁格尔事迹进行干预教育。其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引导他们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满足自己的职业成就感,自觉自愿的抵御现代医疗界拜金的流行病思潮。还有一点不能缺少的就是要树立敬畏生命,尊重患者及其患者家属人格、爱护、关心、同情病患“以人为本”的大医疗观。这些我们可以通过孙思邈《大医精诚》的学习中与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还可以通过扁鹊、华佗、张仲景的行医事例中启发学生分析总结,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在今后的医护工作中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与高尚医德的认同感。

二、传统医德的内涵与特点

传统医德概念的内涵十分广泛,简单地说传统医德是在我国传统社会形成的医德观,它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传统的医学从业标准和医学道德。当时的人们追求的人生理想就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可见人们对从医行业的尊崇。

“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是传统医德的经典概括,千百年来这两条正是作为中医行医的最基本的原则。治病救人是传统医德的基础行医观念,《灵柩·师专》里就曾指出,学习掌握了医术就可以“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尊重生命、尊重病人是传统医德确立的仁爱原则,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也强调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见人的性命比任何的外在事物都要贵重。重义轻利也是传统医德要求的很重要一部分,在《华佗传》、《伤寒杂病论》中都有过精彩的论述,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三、传统医德在现今社会中的转化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传统医德必须完成与现代化社会的融合转化,这也是传统医德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挥其道德指向价值的必经之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革新,早已从个体医生到患者家中诊脉看病,发展到现如今患者需要到固定的医疗机构去救治。封建社会传统医德关注的是个人道德修养,而现今社会需要的是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除了要建立完备的医护职业的行业自治制度,离开了法律做为依据的医德是软弱无力的,所以同时还要求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出台,更好的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随着医学法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患者的主权意识也随之觉醒,就迫切要求医护工作人员重视并尊重患者的本人意见、态度和决定,当然这也是尊重法律的要求。

相对于社会责任来说,传统医德较重视患者个人的健康问题,而现代化社会要求医护工作者要重视社会责任,比如说少用动物入药,不只是关注求医的患者,而是要通过患者表现关注这一类病的致病原因,研究其治疗及控制办法,以及社会对此类病的干预情况,预防知识的传播与普及等等。

四、對于医护类院校提出的几点建议

医护院校作为为祖国医卫战线输送人才的大后方,我们要切实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传统医德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加强医护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悬挂展示我国古代医学名人的画像、名言警句,举办古代医学名人行医故事大赛,开展传统文化特色传统医德讲座,名诗名篇的朗读比赛,以及各种相关的征文活动,建议有条件的院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通过提高医护院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提高医护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综上,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重视传统医德在医护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塑造中的作用,培养医护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品质,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医护院校中构建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是现代社会发现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卢杨.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11).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