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政策“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基层问责“简直是一人干活,三人问责”,一些地方推进工作时,“压力层层传导”异化为“压力层层加码”……处于政策执行末端的基层干部普遍感觉压力大,内心有着不少难言之隐和后顾之忧。
怕不接地气的政策
当前,各地出台了不少为民办实事的政策,但一些政策“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或者“看得见、吃不着”。
例如,各地相继推出“退二进三”政策,将规划区内的工业企业通过货币补偿、用地置换等方式,腾出用地空间用于发展第三产业。但一些地方政府就显得有些“操之过急”,出台“先退出后补偿”政策,并规定极短的退出时限,强行要求企业“退二”,而如何“进三”,则没有规划清楚。这样的政策,基层落实起来就很为难。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部门之间应该加强沟通,深入调查研究,倾听民意;出台政策时,要配套必要的实施细则;还要跟踪政策实施效果,一旦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如此才能避免政策的“不接地气”。
怕过多的“工作留痕”
中部某省一个乡镇曾举办一次“脱贫攻坚资料大比武”,活动要求各村第一书记协同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准备2014年以来的所有脱贫攻坚资料,到镇里进行比赛。比武现场,镇政府会议室里一排排蓝色、黄色、红色等各种颜色的文件盒整齐码放,摞满了十几张桌子。
事事留痕、处处留痕,不仅严重浪费基层干部精力,增加工作成本,更是败坏工作作风,出现“造假痕”。
怕走马观花式的调研
一些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基本套路是到事先安排好的点位上,视察一下窗口,慰问一下工作人员,召开座谈会听一听汇报,或者到一个厂矿企业走一走,看一看表面的生产经营情况,这样的调研实在难以谈得上“身心入基层”。
这样“走马观花”的调研,苦的是基层干部。苏州某党委部门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参观、考察、调研花样繁多,平均每天要接待四五拨人。
基层调研,好的初衷需要得到好的执行。领导干部不能只看“前庭”,不看“后院”;不能只从车窗看,不去田间地头看;不能不带问题只走过场。调研的线路,“规定路线”要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多一些不作提前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如此,调研才能真正“接地气、听真话、有实效”。
怕无穷无尽的材料
近一两年,部分地方文山会海痼疾反彈回潮,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湖北省某县委政研室干部说,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力不济,把发文、开会当作抓落实的主要方式方法,甚至将其做成履职尽责、推卸责任的“痕迹”,一些文件层层转发、照抄照转,很多时候并无新的实质性内容,完全是重复上级精神,造成基层干部有看不完的材料、开不完的会。
若能从约束机制方面下一剂猛药,也许能给“文山会海”套一个“紧箍咒”。
怕不讲道理的问责
东部某市一基层部门负责人反映,根据市里要求,他们最近在做一项成果展布展工作,他们部门负责实施,市委办、政府办等三部门派人监督,每天填写各种汇报表格,稍有疏忽,就在考核中扣分。“简直是一人干活,三人问责”。
在中部某乡镇的一起环保事件中,分管环保的副镇长已第一时间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但环保部门一直未进行处置。事件曝光后,这名副镇长还是被诫勉谈话,影响期半年。“反正一有事,第一时间就是追基层干部的责。”湖南一位乡镇干部抱怨,现在都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问责利器要妥善使用。不恰当、不科学、不准确的问责,不但难以达到初衷,还会起到反作用,伤害基层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怕不由分说的层层加码
一些地方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压力层层传导”异化为“压力层层加码”的现象。“一个计划一年多建成投产的项目,到我们执行时,已经压缩成要半年建成投产。”西部地区某开发区管委会的一位干部说,有的重点项目在落地时,一级一个时间期限,层层提速。
“在那么短的期限内要完成建设、投产,完全合规操作是没有办法达到的。有的项目时间太紧,虽然土地证、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等手续都没来得及办下来,也只能先开工,后面再边建边补。”这位干部说。
压力传导、压实责任没有错,能够让干部有紧迫感,但要科学合理划分任务指标,不能一味到基层“念紧箍咒”。
怕被过滥的“工具”绑架
政务服务搭上APP是大势所趋,然而各单位各部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政务APP,已经成了部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村干部手机上安装了10多个政务APP,涵盖了党建、财务、民政、社保、综治、计生、环保等不同领域。根据要求,村干部需定期通过这些APP,填写上报有关工作情况和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工具的使用不可本末倒置。应该怎么建、怎么用,还是要多关照“用户感受”,听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同时也应统筹建设、管理。
(《半月谈》徐海波、阳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