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鸣
对散户投资者来说,因为股价下跌套牢而“炒股炒成股东”是最大的梦魇,但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来说,股价下跌最头痛的问题,则在于可能让自己不再是股东,其中的症结就在于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在无法追加抵押物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被迫交出苦心经营多年的公司控制权,由此带来的质押股份被强平,不仅对二级市场形成极大的压力,也会造成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动荡。近期,有关深圳市安排数百亿资金驰援上市公司的报道见诸媒体,多家上市公司也发布公告证实国资入股。“新版救市”在救急的同时,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更令人期待。
股权质押成为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在民企融资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拥有上市公司的股权一度成为“硬通货”,不仅有市场价格锚定融资额度,流动性也远比未上市公司来得强。正因为如此,在前两年一度出现“资产荒”的情况下,不少金融机构乐于从事股权质押的业务。而一些大股东也利用公司估值较高的时候,将股权质押出去,获取资金收购资产,意图未来再通过定增以更高估值注入上市公司,实现第二次获利。这一金融链条随着股市的调整而终止,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无力继续追加抵押物,已经质押的股权面临强平。
强平不仅会对二级市场股价形成直接冲击,还会造成管理层的变更,对上市公司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进一步削弱市场对公司的信心。而大股东失去控制权之后,融资渠道收窄,对关联企业的影响更是难以估算,形成火烧连营式的恶性循环。尽管2017年以来监管层出台一系列措施,控制质押比例、延缓强平节奏,但面对几乎“无股不押”的现状,也无法快速收效,拆解股权质押地雷已经迫在眉睫。
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化解股权质押危局有助于股价止跌企稳,而对于政府来说,更大的意义则在于抢救实体经济。上市公司不仅是全社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較强的企业,更有众多关联企业,其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经济的晴雨表。因此,深圳的“新版救市”实质上不是救股市,而是救实体经济。
在“新版救市”中,国资除了投入资金之外,更注入民企相对稀缺的金融信用。民企相对国企融资难是多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如今通过实际控制人的变更,融资渠道将有所拓宽,难度和利率也将随之下降。在降准释放大量流动性的情况下,国资注入的信用有望将相对低廉的资金引入上市公司,成为其融资的重要助力。
不过,也正因为国资注入的信用十分宝贵,选择接受救援的公司需要精挑细选。行业竞争力突出,长期认真耕耘实业,只是因为一时资金周转问题而陷入困境的公司和大股东,才是真正需要救助的对象。而对于那些热衷于各种热门概念注入、频繁变更主业的公司,则“新版救市”应当远离,以免造成金融资源的无谓浪费,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市场化“救市”是长远之计
除了深圳,全国各地也有一些地方国资陆续出手支持上市公司,一场抢救实体经济的“新版救市”正在悄然展开。除了国资力量之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采用市场化的“救市”才是长远之计。一些手握巨资的保险公司和私募基金,都可引入成为市场化“救市”的资金提供方。这些金融机构不仅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资金管道,对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可以提供不同于国资的思考角度。
除了增加资金提供方之外,市场化“救市”的另一个指标则是注入资金的方式,包括可交换债、优先股、认股权证等均可纳入考虑范围,甚至采用多工具组合的模式。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对华尔街投行高盛的“救市”之举,采取的就是“优先股+认股权证”的模式,伯克希尔公司出资50亿美元购买年息10%的优先股,同时获得行权价为115美元/股的认股权证。最终,巴菲特注入的资金和信用让高盛逐步走出金融海啸的泥淖,而巴菲特也通过优先股股利和回购增值、认股行权差价获得32亿美元的收益,投资回报率高达64%。在这桩“救市”中,高盛和巴菲特都获得了双赢,这也正是现在“新版救市”所应追求的目标。
而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被救助能够缓解一时的困局,对股价也能提供一定的支持,但绝非走牛的万灵丹。将相关个股当成热门题材短炒,并不符合“新版救市”抢救实体经济的出发点,对于市场化“救市”的长期性、艰巨性,投资者需要有充分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