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有个外卖骑手叫豆中生,他头顶烈日,月跑单量达2000多单,月收入将近两万元,被同行们称为“单王”。让人敬佩的是,这位外卖小哥还是个活地图,能够记住方圆3.5公里内所有小区3万余户家庭的门牌号。
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豆中生19岁从河南漯河某中专辍学,挑起奋斗养家的重担。他全年无休,为了每天多跑一些单,时常放弃午休时间,从早上九点半,一直跑到晚上十二点。他说,有一种力量支持着他如此拼命跑单,“家里爸妈收入不高,有一个上初三的妹妹,马上就要中考了。每个月的工资除了房租、吃饭等必要开支,80%都会寄回家”。
应该说,这是一篇令人心酸的报道。这里有催人奋进的亲情,这印证了一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更懂得爱。
之所以被感动,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爱,在我们的身边日渐成为稀缺品。很多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没感受到“小棉袄”的温存,却发现培养了一个小“敌人”。不少孩子去上大学,要求父母买最好的手机,却从不主动联系父母,只有索要零花钱时例外,接到父母来电询问还时常不耐烦。放假回家,各种网游拼命玩,各种聚会高大上,可就是视家人如空气。经常听到同事、朋友讲起这样的“花絮”,我丝毫不觉得好笑,却感受到一种沉重。
时下这些在物质条件十分优越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不缺零花钱,不缺必需品,甚至不缺奢侈品,自然更不缺少爱,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但若不能很好地教育、引导,让他们成为脱离网瘾、购物瘾和自恋癖的健全人,他们会迟迟体会不到爱,不懂得爱,不知道去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承担起一个家庭接班人和社会建设者的责任。懂得愛是孩子成长的“核动力”。致力于培养孩子成为“有爱心的人”“懂得爱的人”,这绝对是做“有用的人”“出色的人”的基础。(江苏 严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