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丽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明确提出。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有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而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形式如:剪贴、折纸、编织、制作等等。它能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并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如何在活动中让幼儿发现美、表现美术、创造美,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在手工制作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艺术家”,众所周知,3-6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力大胆丰富。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半逻辑思维特点,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早期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故此,我们在准备活动之前就想怎么才能让孩子在制作中发现美,创造美呢?并且让这个目标一直贯穿于整节活动呢?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儿童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只要教师为教学活动有目的设计或设置的能引起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使幼儿能“置身其中”的具体而生动的场景。如:在开展大班手工制作《舞林大会》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活动室内布置好跳舞的环境。这对幼儿的兴趣极其重要。为了给幼儿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观看,有的小朋友说:“老师,公主们跳舞真好看。”有的说:“老师,我长大也要做跳舞的公主。”有的说:“老师,快教我们做跳舞的公主吧!”幼儿在这个时候兴趣被调动起来,萌发了要制作的愿望。还有小班《花儿朵朵开》,老师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小花园,小朋友们做小蜜蜂,听着音乐飞入活动室,小朋友们马上就溶入到活动中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小眼睛跟着老师学习采蜜的方法。
2.提供丰富有趣的手工制作材料
幼儿的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只有丰富多彩的材料才能吸引和保证幼儿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关注并广泛收集各种手工材料。例如在大班手工制作《印第安人》这一活动中,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有废旧的电线、乒乓球、闪闪的扭扭棒、废旧的衣服花边、各种颜色的扭扭棒、漂亮的毛毛球、圣诞草等等,让幼儿充分接触各种不同的材质,让他们进行造型。
3.引导幼儿进行联想、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引导幼儿联想,创造。例如我园大班美术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老师启发幼儿创造性的设想出不同的姿势,不同的服装。设计活动在欢笑和成功的满足感中结束,尽管孩子们的设计并不都很完美,但在活动中他们由始至终都是快乐的。幼儿们能自由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设计。在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各种各样的材料来设计不同的“小模特”。蝴蝶节做的裙子,葵叶做的头发、表达着小朋友们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对于手工制作来说,如果教师做好了一切准备,只是让幼儿模仿着折、剪、画、贴,幼儿的作品会更整齐、更漂亮。然而殊不知手工制作的最终目的不是完成作品,而是培养其创造性。因此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我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火花,努力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
二、优化活动,有效地激发幼儿发现美、表现美
1.都会幼儿掌握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不论是进行平面手工活动还是立体手工活动,教师首先要幼儿进行了解和认识制作工具的特征及用途,并学习其使用方法。只有让幼儿掌握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手工制作活动中去。所以,在制作手工时,教师可让幼儿先思考,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再用确切、浅显的语言讲解制作步骤,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技能技巧。
2.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学会方法
在美术活动中,注意训练手的灵活性,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做老师的我们可以先进行分步练习,再进行整体练习。因为分步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确切掌握每一种动作的方法与要领,而整体练习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系列中做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3.手工制作活动游戏化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其他活动紧密相连,把手工制作富趣味教育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
4.多提供练习机会,提高幼儿手的灵活性
孩子的经验来自于生活,只有多经历,才有助于孩子们“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 在美术活动中只靠的二十分钟来练习折、剪、画等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环节中不断加强练习。如剪纸,小班的小朋友会“剪面条”常常练习剪线条。在美工区中只要提供剪刀和废纸小朋友就可以一日三餐后很随意的練习,两三个星期后小朋有就会很自然基本个个都剪短直线、长直线、曲线及各种形状。学会剪面条这为中、大班任意剪不同的形状做好准备,打好了基础。
5.在活动中善于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
每个小朋友都喜欢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当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拿给老师,听到老师这样的话:“你粘贴得非常好,有创意。”“你的制作方法很独特,介绍给大家好吗?”“只要你认真地做,你能行。”“请看一看小画家是怎样表现的。”孩子们会笑得象花一样。更加强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下次做手工会更加努力。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在美术活动中、在手工制作中,只要我们老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多启发、引导,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发现和表现、创造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