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之宝藏

2018-05-14 17:34吴海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词语词汇课文

吴海英

怎么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阅读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以本人的浅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认识,重视阅读课教学“读”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只有多读,才能增强语感;才能理解课文;才能积累词汇。在阅读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读”的训练。一节课,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就必须有科学的安排。因此,一要精讲多读,教师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精讲”之后,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多读。二要以读代讲。对课文中文字浅显、学生一读就懂的部分,无需教师再作详细讲解,可以“以读代讲”。三要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

1.重点的句段让学生多读

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紧紧抓住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重点句段,特别是课文中一些揭示内容蕴藉的词句,更要让学生多读。如《科利亚的木匣》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像这样的语段,应让学生入情多读,体会感情,明白中心。

2.多读那些难以理解的地方

在课文中,有些内容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对于这些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要点拨、引导,予以强化,并让学生通过多读体会他们的妙处。

3.多读“有欣赏价值的片断”

课文中有些片断描写生动、形象、抒情得体,细细品读,扣人心弦。显现出作者描绘的景象,从而“披文以入情”。这些地方,就要让学生多读,以培养学生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并让学生通过熟读成诵,识记和积累美词佳句。如《观潮》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好像大地被震得颤动起来。”对这些描写精美的语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诵、品读,使人如临其境。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来

在感情朗读方面教师要作示范和指导。为此,我在教学中便狠抓这一环节,注重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而这种技巧指导应是学生在对文章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我在讲《生命生命》一课时,在细细品读文章的环节,我就让学生合作探究,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交流,体会作者的思想。当学生抓住了“跃动、竟然、仅仅、冲破、不屈、茁壮成长”等词语,体会到了对生命的感悟时,我给予指导:要注意语速、语调、停顿、重音。经过这样指导,学生的朗读在感情上更进了一步,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也就更深刻了。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要保证读的时间,读书形式要多样,可以范读、引读、个别读、齐读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应注意读前有要求,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品词析句,培养学生积累词汇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语文教學的目的还在于培养能说会学的人才。开口说话,提笔写文,都离不开词汇。词汇丰富,自然能说得动听、写得精彩。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样与掌握词汇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教学生学会品词品句,养成勤于理解勤于积累的习惯。

老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词汇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呢?我认为注重品析妙词佳句是一条有效途径。《鸟的天堂》这一课,如何让学生感受语境美,品读好词佳句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途径,首先让学生划出你认为好的语句,我引导学生读几遍你认为好的句子,教学第八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对于“颤动”、“展示”这两个关键字,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用“显示”或“抖动”等,用哪组词更好?在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理解了词语,实现了词语的积累,这样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运用,学生的阅读能力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引读、配乐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在读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进朗读;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

三、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年级特点,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坚持摒弃包办代替,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在启发引导方面下工夫。比如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还不会独立划分内容层次,要他们独立概括段意、理解课文内容是很困难的。于是,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理解。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图,让学生了解小壁虎,然后录像播放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的片段,这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主动观察,在整个教学过程将图片和动画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使孩子们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概括归纳和复述的能力。高年级的课文多数比较长,要对每一个细节都作复述不太容易,我就要求他们写出复述提纲,这样不但能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了解,还可以使他们对课文的认识有条有理,并牢固掌握。

总之,阅读课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中之重,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巧教巧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会读、善读、精读,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主人。

猜你喜欢
词语词汇课文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