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明
雷赛智能再次冲刺IPO,虽然最新招股书中有多项内容与几年前的招股书内容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其持续变弱的经营能力,以及对某些重要信息遮掩不谈的做法却仍然不变。报告期内,雷赛智能采销问题的不合理,或将成为其上市之路绊脚石。
近日,主要生产控制器、驱动器、电机等产品的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雷赛智能”)发布了新版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深交所首次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5200万股。值得注意的是,三年前的2015年,创业板发审委就已经通过了雷赛智能的创业板首发申请,但因特殊原因而迟迟未能拿到批文。三年后的今天,雷赛智能再次向IPO发起了冲刺。
从雷赛智能披露的最新招股书来看,虽然其中已经看不到前一次申请的诸多信息,如经营规模、业绩表现、发行数量、募资金额、保荐人等都发生了变化,但公司持续变弱的经营能力,以及对某些重要信息遮掩不谈的做法却仍然不变。报告期内(2015年至2018年1~6月),雷赛智能不仅在营业收入上存在虚增之嫌,且采购方面也有大额经营负债有“瞒而不报”之嫌。
对比雷赛智能2014年年底和近期披露的新旧两个版本招股说明书,可以发现其发行新股数量已从原来的不超过2334万股变更为不超过5200万股,募集资金从原来的19039万元增至55509.29万元。
最新版招股书披露,雷赛智能营收和营业利润在报告期内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2017年,在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51%的同时,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40.81%。值得注意的是,与持续增长的营业利润形成反差的是,其综合毛利率在报告期内却是一路下滑的,分别达到了47.30%、45.10%、44.45%和43.00%(如表1)。
《红周刊》记者发现,雷赛智能在披露与利润增长率、毛利率至关重要的成本情况时,总是显得“遮遮掩掩”。例如,招股书在“营业成本构成分析”中显示:“2017年度控制器和驱动器的营业收入占发行人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为62.07%,故选取控制器和驱动器的营业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如此表述产生疑问是,为何其余约四成业务的成本情况不公布?难道怕浪费了笔墨,影响了投资者理解阅读?
而就在毛利率持續下行的同时,公司的经营效率也在持续降低中,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15年的27.22%一路下滑至2017年的22.46%,2018年上半年时,该指标仅有12.44%。还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期内雷赛智能所披露的利润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直接从经营中获得,其2015~2017年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合计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27.04%、25.71%和28.72%,如此也就意味着公司每四块钱利润之中就有一块钱是税收优惠给予的。这说明,在营利能力不断下滑中,如果没有税收优惠的帮忙,雷赛智能的业绩表现恐怕会再下一成。
相较雷赛智能盈利能力的下滑,其持续增长的营收数据也是有一定问题的,不排除有大幅虚增的可能。
2017年,雷赛智能营业收入有53546.51万元,其中境内收入占95.01%(如表2),由此可测算出这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62195.19万元。依据财务勾稽原理,这个规模的含税营业收入在财务报表中必然体现为相同规模的现金流入或者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债权新增。
同年,雷赛智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50448.43万元,以之与同期含税营业收入勾稽,有11746.76万元含税营收没有获得现金流入,理论上这部分未收到现金流入的营收是需要形成新增债权记入资产负债表中。
然而在资产负债表中,2017年年末的应收账款13524.58万元与同期坏账准备760.53万元的合计比2016年年末相同项目金额仅新增了3832.45万元,显然,这明显少于理论债权增加值的,两者之间相差了7914.31万元之巨。
难道是公司这一年的预收款项结算出现较大金额的减少,对冲了应收款项的变化?2017年年末,雷赛智能的预收款项只有294.44万元,与上一年年末相同项金额(259.71万元)相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34.72万元。如此结果可知,预收款项变化形成的对冲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总体来看,2017年不排除有7949.03万元含税营业收入有虚增的可能。
同样逻辑去分析雷赛智能2018年1~6月情况,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异竟然跟2017年全年差不多。我们知道,今年上半年增值税税率从17%下调至16%,从谨慎出发,我们以较低的税率去估算上半年营业收入,推算出上半年含税营业收入大约是37185.13万元。
同期,雷赛智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7707.76万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新增了2532.40万元,现金流入和新增债权合计仅支持30240.16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如此也就意味着在今年上半年还有6944.97万元含税营收并没有获得相关财务数据支持,即便考虑预收款项减少额91.45万元的冲抵效应,仍有6853.51万元含税营收存在虚增的嫌疑。若考虑前四个月17%的税率影响,则这差异金额只会变得更加明显。
从招股书披露的采购数据看,雷赛智能和很多企业通过负债融资的做法不一样,其长年不借款,无论是短期借款还是长期借款均为零,只有流动负债中有一些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分析这些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负债,《红周刊》记者发现这些数据是有一定问题的。
经营负债一般是在采购活动中形成。2017年,雷赛智能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了8185.48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27.85%(如表3),由此可推算出这年的采购总额有29391.31万元。由于增值税价外税的性质,采购过程中,雷赛智能还要在此总额的基础上负担17%进项税额,由此,这年含税采购总额达到了34387.83万元。
财务报表显示,公司2017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5459.93万元,与含税采购勾稽,两者之间存在8927.90万元差异,考虑到这一年预付款项230.73万元比上一年年末新增71.87万元的影响,理论上将有8999.77万元的含税采购金额因未付现需要形成新增负债,记入资产负债表中。
2017年年末,公司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9456.53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的相同项目金额相比较,仅新增了1956.07万元。显然,这个数据与理论负债新增相差了7043.70万元。
我们知道,在确定的含税采购总额规模之下,现金流量也是确定的,这就意味着经营性负债可能少记了7043.70万元,相比其流动资产规模而言,公司为何要隐藏这部分经营负债,上市审核前如此做的目又是什么?
同样的分析方法,可推出2018年1~6月的半年时间里也出现经营性负债可能被隐藏的情况。在今年上半年,公司采购总额大约是19319.72万元,按变化后16%的税率估算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则含税采购总额有22410.88万元。与同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8525.70万元勾稽,理论上将形成3885.17万元的经营负债新增。可事实上,由2018年6月末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7189.84万元合计与期初金额相比,不但没有新增,反而还减少了2266.69万元。一增一减核算后,理论债务和真实债务间相差了6151.87万元,即使是考虑了预付款项增加额51.30万元的影响,仍有6203.17万元的经营性负债很可能被“瞒而不报”。
虽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数据分析结果,但从雷赛智能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与同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对比结果看(如表4),并没有在购建长期资产方面对经营性负债形成较大的影响,而招股书也没有披露有票据背书支付的相关信息。显然,这些因素都不能消除对其低估经营性负债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