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
近期,笔者受邀担任了几次优质课的评委,在总结年轻教师授课和观摩优质课的问题时发现,年轻教师需要积极地模仿、借鉴、吸收、内化优质课的优点、长处。借课补能,借智补智,既是年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升的紧迫需要,也是年轻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教学设计的严谨性
年轻教师在观摩优质课时需要针对性地学习、借鉴授课教师把控教学内容的横向、纵向联系,掌控教材的衔接点、迁移点,针对教、学、练、赛、纠、评等细节性设计与弹性化操作。如,复习蹲踞式跳远与学习挺身式跳远的优质课中,年轻教师应重点学习授课教师如何围绕教学要点进行衔接;以空中动作的相同点与差异点为切入点进行对比教学与练习,以便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原地、慢走、慢跑等模仿学练,从助跳板踏跳进跳高垫辅助展髋挺身空中动作练习,到用沙坑进行短程助跑增加练习组数与练习次数来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过程层次分明,教学效果显著。
二、教材搭配的科学性
教材的科学搭配是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薄弱之处,年轻教师应学习优质课中教材的精心搭配,通过新与旧、主与次、难与易、上与下、技术与素质等与游戏、球类、体操类、武术类、身体素质等的融合,对学生施加不同的刺激,提高学生学、练的兴奋性和积极性。如,跳远教学与三级跳远教学之间可进行单腿跳+跨步跳+单腿跳的接力游戏来衔接教学。
三、负荷设计的准确性
年轻教师对体育负荷的预设、调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年轻教师要针对性学习优质课负荷设计的精确性,确保学练过程的适切性。如,通过单足跳、障碍跳游戏来发展腿部力量,男生单足跳的高度为30~40cm、双足跳的高度为50~60cm,而女生则相应要低10~15cm左右;负荷为30 ~40次/组×3~4组,组间间歇5~6min/组。练习过程中可动静交替来调节运动量与强度,确保安全、高效。
四、场地器材的功能性
年輕教师场地、器材的整合能力相对较差。年轻教师应重点学习授课教师对场地的巧妙设计与功能化运用,如定位法、顺势法、循环法、图形法、组合法等,针对球、绳、垫、凳、毽、栏、拉力器、杠铃、标志桶、标志盘、绳梯等的一物多用,及场地、器材的创新组合来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如,用橡皮筋替代横杆进行跳高练习,横用沙坑进行短程助跑的跳及三级跳远的腾空步练习;运用绳梯进行各种跑、跳、跨的组合练习;运用五颜六色的毽子摆放图形进行蛇形跑、曲线跑、折返跑等。
五、分层教学的差异性
年轻教师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年轻教师要重点学习授课教师因材施教、施练、施纠、施评、施助的教学手段。如某小学高年级跨越式跳高中,授课教师采用分层教学和分组轮换方法,用橡皮筋连接在篮球架上,进行6种不同高度的升降级分层练习,学生先从高度较低的组进行练习,连续跳过3次后,进入下一高度组练习。以此类推,直至最高的组,最高一组的男生和女生可再适当增加高度,让每一名学生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组进行练习,增加练习次数,增强成功性的技术体验,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要领。
六、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年轻教师教法的运用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年轻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学习授课教师以教材、学生、场地、器材等为切入点,因材施教,实施直观教学、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分层教学、循环教学等,提高教学有效性。如,讲解的形象化、口诀化;示范“点、线、面、体”的规范化、准确化;如,集体练习、分组练习、集体纠错、个别辅导的优化性;再如,篮球优质课中执教教师为纠正多数学生低头运球的习惯,采用3名学生一组,每人运1球的圈内运球夺球淘汰赛,有效纠正了学生运球低头、不保护球的错误。
七、节奏变化的掌控性
年轻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掌控能力较差。年轻教师应重点学习授课教师通过难易结合、疏密相间、动静结合、快慢结合、上下结合、收放交替、练赛结合等方式使学练过程波澜起伏,充满活力。如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授课教师让学生在分层练习规定次数后,通过教师、优秀学生展示,主动让学生休整,调节体能,提高学、练效果。
八、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效率不高是年轻教师的短板之一,年轻教师要善于学习优质课中针对教学目标达成过程和结果体现出来的设计的精细性、组织的精湛性、负荷的精确性、调控的及时性。学习授课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来保障教学效益,使学生达成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不熟练到熟练的教学效果。如,某新授蹲踞式起跑教学年轻教师应重点学习授课教师是如何通过讲解、示范动作要领(蹲踞式起跑器的安装2式(普通式、拉长式)、三个口令、四个支点、一抬一移、摆蹬结合、三个逐渐等)、学生集体模仿练习、口诀提示、集体纠错、个别辅导、分组练习、展示、游戏等途径来完成教学任务。
九、教学特色的鲜活性
优质课教学中有较多个性鲜明、独具一格的教学特色,年轻教师要善于通过观摩挖掘授课教师“亮点”。如,凸显授课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及观摩者共鸣的新颖教法、学法、练法、纠法、评法;时间控制和各环节过渡的准确性与流畅性;教学应急中扭转僵局的成功之举,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激发,偶发事件引发的灵感和智慧性的应变,生成性细节的画龙点睛等值得年轻教师广泛、深入地加以学习和借鉴。
年轻教师要快速成长,就要善于借助观摩和积极参与优质课,“借智补智,借力使力”,有目的地去学习、研究、感悟、借鉴、吸收优质课的精华,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流程,精心设计教学组织,精确预设教学负荷,使教学过程更安全、高效,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快、更好地胜任一线教学。
参考文献:
[1]余立峰.优质课服务于常态课的一些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9(7):32-33.
[2]丁术虎.体育优质课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0(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