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模态话语视角当中,认为话语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阶层,还要对其他的符号资源进行考虑,进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话语分析提成了新的理论以及实践的要求。本文笔者主要对多模态以及多模态话语进行分析,进而延伸到多模态话语流派与发展之中,由此分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前景以及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话语分析;新发展;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话语在社会以及时代的发展之中与其他的符号资源是处于共存的状态,并且在这个这个状态之中共同构建意义。在人们进行具体的生活情景的构建,多是应用多种符号资源完成。并在一些多模态话语研究学家的潜在意识中认为,多模态指的是语篇中所使用的多种符号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有口语、笔语、图像、空间以及其他用来构成语篇的符号。以此为基础出发对多模态话语分析流派以及发展现状、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前景以及挑战进行简单的剖析。
一、多模态以及多模态话语分析
在人们进行具体的生活情景的构建,多是应用多种符号资源完成。并在一些多模态话语研究学家的潜在意识中认为,多模态指的是语篇中所使用的多种符号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有口语、笔语、图像、空间以及其他用来构成语篇的符号。还有一些学家根据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发现,多模态指的是交际行为当中采用的多种形式,比如语言、色彩、味道等等。我国著名的社会语言研究学家顾曰国受到人机互动的过程的启发,对以上的观点表示支持,但他对多模态的描述如下:人类与外界形成互动的主要因素是感官,单一的感官可以称之为单模态,对个感官组成的就是多模态[1]。综合以上研究学家对多模态解析来看,人身体所具有的感官结合传统的习惯形式,大概可以将多模态分为以下几种方面:口语、画图、音乐、嗅觉、触觉、味觉等等。
在Jscobson的观点之中,语言学是对语言信息的交际进行研究,符号学能对任何信息交际进行研究,并且在社会人类学与经济学研究交际当中,还包括有信息的交际,Jscobson以上的观点对于其他研究学家界定多模态以及多模态的话语分析会产生一定的启发。传统的话语分析过于关注单一的语言信息,而多模态话语分析从本质上突破这一局限性,转向更为开阔的发展方向,将语言信息以及非语言话语信息交际纳入分析的框架之中。与此同时,对于多模态话语分析正处于发展的阶段,最终多模态话语的发展趋势是,将人类社会学与经济学概念上的交际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这方面来看,话语分析已经发展为潜在的术语,但是现阶段中真正的术语是交际分析。所以,在现阶段当中研究学家以及学者经常所描述的多模态态话语分析实质上是多模态交际分析。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流派与发展现状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兴起时间大概为20世纪90年代,其发展至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也展示除了学科不可忽略的生命力。交际技术的发展推动传统模式下的单模态转化为多模态,并渐渐成为当今的主流,与此同时,在多模态话语的发展中对话语的分析,逐渐提出新的理论以及实践要求。实际上,对于一些多模态的研究主要是由于对某一种语言学理论加以应用以及延伸,比如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些领域为语言提供除此之外的意义构建资源的模式,在这之中语言与其他的符号在地位上是对等的,都是对意义进行构建[2]。因此,国际上一部分研究多模态话语的学家在进行具体的研究时,会带有极大的折中注意思想。当前国际上对较为活跃的多模态话语学派进行分析,大概有:社会符号学流派、交互社会学流派、认知流派。
(一)社会符号学的分析方法
对社会符号学方法进行应用的流派代表为OToole与Kress。这两个学派在进行研究时受到Halliday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影响,也可以说他们是对Halliday功能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并从此基础上增加对社会符号学的理念[3]。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是实现对英语语言的分析应用,其中所表达出来的观念是:语言是社会符号,其元功能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表现客观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概念功能;第二,体现语言使用者的交际参与程度以及交际过程中角色关系功能;第三,组织成语篇的语篇功能。从现阶段多模态形式下的社会符号学领域对于话语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同的学者对于特定符号代码的侧重不同的系统功能分析;第二阶段,专业学者们注重对一套适应社会所有符号方法的构建分析。以上两个阶段才是真正的社会符号学当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二)交互社会语言学的分析方法
在交互社会语言学当中,最为关注的应该是人们在实际交往中如何应用不同的方式再通过话语的结构建立人们所出的情景以及在该情景之中的身份。人们在实际社会交往过程中,参与者在其中通常是同时进行几件不同的事情,只有在极少数的状况之中,参与者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单独的一件事情之上。对此,在话语分析当中需要采用的是多焦点的视角分析,同时需要打破语言学所带来的枷锁,从中找到新的角度去看待社会交互,并在研究当中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Scollon对于介入话语分析理论认为其建立在交互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并且还将语言看作是社会行为,是在社会当中的介入行为而不是语篇。在发展中Norris对其理论进行发展,进而建立了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式。
(三)认知科学的分析方法
Forceville认为对于多模态话语的分析是需要自上而下的理论进行概念性的指导,进而在发展中,为掌握认知科学的分析法,相关学家首先人类掌握中超越话语的内化模式有哪些?内化模式比如:关联理论、心理表征等等。Forceville对此进行研究时,对关联理论以及理想认知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并由此提出了图像隐喻理论[4]。在图像隐喻的发展中将隐喻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语境隐喻、混合隐喻、明隐喻以及整合隐喻。
在发展中整合隐喻也被称为言语隐喻或者是图像隐喻,其中是从隐喻的角度对语言以及图像进行实质的分析,也可以说源与目标是如何在一种模式上进行表征。同样在认知领域当中Holsanova在进行认知科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时,更为关注的是人类对于多模态的实现与网络新闻媒介的互动是如何实现的。在这个问题基础上加强对网络新闻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尤其是读者如何看待不同模式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而如何去收集信息、如何去整合信息等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又可以称之为多模态社会,其中對意义的构建愈发依赖于对各种符号资源的整合应用,并在其中对多模态话语的发展之中对领域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模式上的研究注重的是单一模态学科,例如语言学,在转化为多模态学科时就需要同其他的领域展开交流,促使满足多模态跨学科的具体要求。多模态话语作为现代所展现出来的新兴学科,不仅对不同学科发展趋势做出整合,还对研究领域当中的传统理念提出改变。这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标志着科学领域当中,特别是话语分析领域在现阶段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辛志英.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8,(5):208-211.
[2]常君茹.2006-2015年我国外语研究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述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89-93.
[3]金海玲.大型国际展会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7):121-122.
[4]秦永丽.我国近10年多模态话语研究综述[J].榆林学院学报,2012,(5):117-122.
作者简介:司建培(1982-),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