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有趣背后的启示

2018-05-14 17:13陈立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面食刺猬小班

陈立

初次听到这个小故事是在去一所幼儿园参观的路上。开始,我先给大家讲了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一个小视频“狼不吃羊”,结果周丹老师接着讲了她初带小班时遇到的一件奇怪又有趣的事情。

听着周老师讲起多一吃刺猬包“拔刺”和其他小班孩子纷纷模仿,我们不禁都笑了。这群孩子太认真、太有趣、也太可爱了!我赶紧问周老师,后来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听到周老师介绍她当时的回应——没有非让孩子吃掉这个刺不可,我长舒一口气。尽管周老师并非幼师专业毕业、当时的入职时间不太长、还不清楚孩子们这么做的原因,但幸运的是,她很爱孩子,而且经过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初步领会了尊重和接纳幼儿的教育原则,知道孩子们这么做肯定有这么做的道理。(关于周丹老师的成长经历,请看本刊第6期“启蒙者”《玩的幸福》一文)

事实上,周老师当时曾颇为这件事苦恼。因为小班幼儿的模仿和从众特点——一个孩子这样做,常常引发很多孩子都这样做,少量的浪费就会变成大量的浪费。拔刺的孩子多了,这么多面食都扔掉,太可惜了。

周老师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想制止孩子们拔刺,可又觉得于心不忍,纠结和矛盾中甚至想跟食堂的师傅交流,要不就别做刺猬包了。但她也意识到,这并非解决孩子们认知冲突的最终、最好办法。

有经验的老师可能会很明确地意识到,这就是小班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的类似行为反映其认识事物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的经验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和“非科学性”,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习惯运用原有经验去解释新事物。比如,多一眼里,刺猬包的刺从外表上看是尖尖的,与原有经验中的鱼刺、或者刺猬刺一样。同时,之前吃鱼时的体验、妈妈的提醒,甚至还有可能是见过的仙人掌的刺,都已经帮助多一形成了原有经验——尖尖的刺是扎人的。我们初步推测,多一对刺猬包的刺的经验可能是这样形成的。

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类似多一拔刺的事件,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首先,要肯定幼儿的发展——幼儿认知经验的一种自发迁移、本能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这都是值得教师给予赞赏的!其次,认识到,幼儿对“刺”及其属性虽然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抓住本质特征,而是根据表面形态来判断事物。多一不知道此“刺”非彼“刺”,不知道面捏的“刺”只是看上去扎,实际上是软的,跟他以前看到的那些“刺”是不一样的。

那么,看到这样的现象,除了感到孩子们的可爱、稚拙,除了接纳他们的行为,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自主学习,提高自己。首先,老师不能轻易放过这样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像周老师那样,可以通过观察、询问幼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并记录下来。这些观察记录反映了幼儿真实的成长阶段和历程,对于幼儿、教师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然后,我们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孩子们会出现这样的行为?这是孩子们的什么特点?这里面反映了孩子可能的需要和发展是什么?我能做什么?不管是向孩子、向专业书籍,还是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都要努力把问题了解得尽量清楚,将幼儿的典型行为与书本上的心理学知识相联系,进而做到对幼儿心理特点的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发现幼儿的类似“幼稚”行为时不盲目干预、制止,也不一味接纳、听之任之、放任孩子,而让孩子在教师有意识的活动设计和实施中,不断地增长经验,获得新的认知。而教师也在不断的自问、他问和自主学习中获得专业成长!

周老师就是因为不仅发现了幼儿的这一典型行为,尔后又能及时与幼儿对话沟通,了解到幼儿拔刺的真实原因;同时,也与教研员、同事、同行探讨了这一现象,整合了大家对这件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了幼儿的这一特点。当然,如果她能再主动查找书籍,寻找一些理论支持来分析这一现象,会更有助于教师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认识。

因势利导,渗透经验。尽管孩子们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們应该首先发现幼儿的想法、尊重并接纳,给幼儿一个宽松、自主的发现、解决问题的空间。周老师的做法,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她与幼儿就刺猬包上的“刺”扎不扎人进行了反复沟通。

但是,了解幼儿的行为及原因,接纳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以后,不等于教师就无所作为。教师可以从中看到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周老师在发现了多一认识的局限性,观察到多一小朋友只摸了一下就缩回来、仍然坚持面刺是扎人的、但用自己的方式把刺泡到牛奶里变软等行为后,一方面可以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间接提供一些材料或设计一些活动,来发展幼儿的感知觉,丰富幼儿对不同事物的认知,拓展认知经验,通过对比知道刺的材质不同、特点也就不同。

比如,其他老师们反复提到的亲身体验制作刺猬包、观察面食蒸熟后的变化、和同伴一起品尝、感受面食的特质,提高对面食,特别是面做的刺的认识,让幼儿充分感知面食的无伤害性。

再如,让幼儿摸一摸鱼刺和面刺,来感受刺的不同特点。还可以在活动室投放由布、泥等制作成的刺猬或者仙人掌等有刺的东西,让他们去感受此“刺”非彼“刺”,逐渐感知同样外形的事物本质有可能不同。

又如,在美工区投放可塑的泥或者其他不同材质的材料,让幼儿去充分感受不同材料的软、硬等特点。这样的感知活动可以在其他区域同时进行。当组织某项制作活动,教师应接纳和鼓励幼儿用不同材料去制作,在亲身体验中丰富对材料本身的特质的了解。

但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方式支持,都要注意:在渗透经验时,始终关注幼儿的心理感受和接受程度,不能强求幼儿立即接受。因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要靠多次这样的直观感受、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过程,新经验才能逐步积累、建构。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幼儿可能还不能改变原有认知,不能马上形成新的认识,所以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顺其自然,相信幼儿有了量的积累后,一定会形成认识的质的飞跃!

成人的好心有时是否也会给孩子带来未必舒服的心理感受。听到周老师讲述的多一的故事时,我正好观看了网上流传一时的视频“狼不吃羊”。视频中,那位胖嘟嘟的小男孩因为妈妈让他用连线的方式把狼和羊连上,跟他解释因为狼是吃羊的,多次踌躇着与妈妈商量,肯求妈妈不要让他连线,坚持“狼不吃羊”。起初,妈妈一直不同意,就说“狼就是吃羊的”。小男孩坚持了三四次,反复申明理由:“狼不吃羊,羊乖着,羊疼呢!”边说边哭,痛苦到近乎崩溃。然后,妈妈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他才不哭。

我一方面为这虎头虎脑的男孩天性中的纯真善良所感动,另一方面也感同身受到他的心理痛苦!因为具有泛灵化的认知特点,幼小的孩子把什么都看成是有生命的。也许,画面上的狼和羊在他眼里都是有生命的活物。他只要用线将狼和羊连上,狼就会真的吃了羊,羊真的就会疼,很疼!天生善良的他是难以接受这个结果的,所以很崩溃!

由此,反观小班初期,当孩子们拿着成人做成漂亮的、本是要激发他们食欲的小兔、小熊、小刺猬的小动物造型食物去吃时,会不会孩子们也有这种感受,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他们分不清真假,只是大部分孩子没说。这是否也需要我们引起注意呢?孩子可贵的童心和善良真的是弥足珍贵的!如果我们在了解幼儿思维方式、认识特点基础上去观察幼儿,与幼儿互动,去思考如何提供美食,如何支持和促进幼儿发展,那么我们的课程就会更科学,更能呵护幼儿的天性。

总之,幼儿在认知发展上是有局限性的,“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无法获得客观认识,也就是说幼儿能理解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科学性。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像中小学生那样学习真正的科学概念,只能获得一些有关周围物质世界的经验,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多一拔刺的故事正反映了孩子们在生活中与周围物质世界互动的一种真实状态,也是一次很好的渗透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社会教育的时机。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课程指示会对幼儿的生活和成长很有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面食刺猬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Do You Know?
冯唐
把“愤怒小鸟”做进早餐里
阅读理解题精练与解析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