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也在不断实现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一定问题。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阻碍教学有效性实现的因素,需要我们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工作,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本文中笔者将着重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教学方法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创新课堂
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教学,还需要全面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学方法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手段支撑,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整体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因此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教师应该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一、注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构存在意识或者能力上不足,造成了教学互动作用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教学氛围不具活跃性特点。例如,在具有多种解答方法的习题练习中,有的学生会提出自己的不同解题方法,尽管可能出现想法不成熟或者不正确的情况,但是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学生进行无条件鼓励,然后再进行方法修正。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的肯定都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游戏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手段支撑,需要以教学模式的实现为基本应用目标。因此游戏化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展开深入的了解,选择契合教学目标、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教学形式和内容;教师也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的选择为基础,将游戏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加工,使其能够满足小学数学教学需求。例如,在加减法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小学生经常接触的“找朋友”的游戏进行加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裁判或指挥员的角色,在正式开始前,需要准0~9的数字卡片,将小学生以10人为一组的方式进行划分,为每位学生发放一张数字卡片。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站位,在开始后教师会发布任务口令,如:现在请和为12的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小伙伴,这时学生会计算自己与多少相加等于12,计算后要找到小伙伴紧紧的抱在一起,这时可以看到有三组学生拥抱在了一起,分别是手拿3和9、4和8、5和7数字的学生,计算错误或者剩余的学生被淘汰。
三、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课改形势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得以充分调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不断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对他们已有知识结构和现有学习能力把握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进步。例如,在进行“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辅助的方法,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多边形实体,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研究讨论,在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论、修改直至完成公式推导,教师在此过程只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帮助。
四、注重课堂实践操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其中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促进的实践素养提升。例如在“圆的面积”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四边形面积求法,引导学生依据圆的面积概念进行自主探究,通過拼接、移动等方式,然后通过小组谈论和自主研究不断对圆的面积求法进行推断和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知识的深刻记忆。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逐渐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从教育教学规律入手,探索“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一个人学习的过程不应当是教师单纯“说教”“灌输”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而应当是主动获取知识、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依据这一教学原则和规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主动获取知识的契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依据一定的测评结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方案,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灵活发挥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比如,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面积计算一章节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学生的自学及测验,发现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求解的过程理解不清楚,于是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平行四边形切割为两个三角形与一个长方形,并通过动画迁移的方式,将两个三角形合并,然后与原来的长方形进行拼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完全理解了求解的整个过程,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综上,新课改形势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因此为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尽管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容客观,但是只要广大同行一致努力,笔者相信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机会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王新波.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126-127.
[2]刘忠锋.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3,(22):220-221.
[3]王毛雨.探讨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03-104.
[4]孙国选.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4,(2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