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
1 引言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他写作风格独特,写出过许多的長篇小说、短篇小说和诗歌。这其中有一系列的小说因故事的发生背景都是威塞克斯,而被称作为“威塞克斯小说”。威塞克斯(Wessex)是哈代故乡的古英语名字,《远离尘嚣》被认为是威塞克斯小说的开篇之作,在其中哈代首次使用“威塞克斯”这个名字,这片土地“北起泰晤士河,南抵英吉利海峡,东以海灵岛至温莎一线为界,西以科尼什海岸为边”,随后一个渐渐明晰的属于哈代的土地在他的笔下徐徐展开,本篇研究的《牧羊人见闻》以威塞克斯作为背景的短篇《牧羊人见闻》是哈代记录的在工业文明侵袭前的农村人们的生活,在这里风景和人之间相互作用,清楚的展现了在人的参与下风景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牧羊人见闻》讲述了一个年轻牧羊人在四个明月之夜的所见所闻。牧羊人目睹了位高权重的公爵因为误会而杀了一个试图勾引自己妻子的男子的全过程,公爵为了让牧羊人保守秘密,逼他做了交易,送他去读书,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了几十年之后,已经长大的牧羊人告诉公爵,原来当时的一切也被老牧羊人看见了,事情暴露,公爵忧虑过重而意外而亡。本文将以哈代的短篇《牧羊人见闻》入手,以小说中展现的风景作为分析对象,从风景政治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有关风景部分的内容,望能以小见大,首先让中国读者关注他的短篇小说,同时让读者有一个新的关于小说中风景分析的切入角度,从而了解风景政治的重要意义。
2 关于风景研究的简介及其蕴含
“风景政治”这一概念包括了“风景”与“政治”这两个词。在以前是没有“风景”(Landscape)这个词的,人们把身边的景物称之为“自然”(Nature)。从自然到风景其实是有一个历程,风景既是自然的环境,也是文化的创造。一个方面是风景中的自然部分,即风景的客体部分。黑格尔认为其是“一系列的复杂的对象和外表联系在一起的许多不同的有机的或是无机的形体”,例如“山峰的轮廓,蜿蜒的河流,树林”等等。另一方面,风景是一种文化创造,作为风景中的主体部分而存在的人赋予了风景审美价值。安德鲁斯认为主体获得了一种针对客体的审美化的组织框架,真正重要的也正是主体的组织框架。“框架从实际意义上限定了风景,不仅反映在决定风景的外部界限,也反映在风景是被它的框架构成:失去了那个框架它就不再是一个风景了”,毫无疑问人在风景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而“政治”一词指的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早期政治是指让一个组织得以正常运转的一套规则,在现代社会,政治则更多是一种权利的规则,拥有特定权利的特定的人,在社会组成中具有特定权力和义务。在权利这场复杂的游戏里风景至关重要,人借助风景作用于他人和社会。“风景政治”却不简简单单是这两个词的意义加和。从十八世纪以来,英国在风景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自然到风景的过渡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凸显,到了十九世纪风景已经成为了英国社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旅游业也在英国发展起来。再到后来的工业革命,风景因为被破坏更加引起人们的目光。风景不仅仅是个名词,在风景政治中它更多的作为一个动词存在。风景说到底也是一种政治,因为所有的风景背后都是人,这些人有权控制、利用、表征、再现、改造这些风景。“风景一旦确立之后,其起源则被忘却了”,但是“风景”这个词确实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值得深究,国外的研究已经从多方面对风景进行了不同解读,如米切尔主编的《风景与权力》,埃里克·赫尔施和迈克尔·欧汉龙的《风景人类学》等。风景绝不是一个可以被忽视的名词,它因为主体部分意识的觉醒而产生了审美意义,有了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政治属性。风景政治深刻认识到人在风景中的重要作用,风景在人的参与下变得意义非凡,同样的人也因为风景而被分离,成为风景外的人和风景内部的人。当然对于“风景政治”这一概念,还没有人明确的给出过。
3 《牧羊人见闻》中的风景
在《牧羊人见闻》这个短篇小说中风景描写始终穿插于故事中,展现了威塞克斯这个地方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农业生活,它在用作故事背景之外还有许多更深层次的作用。本文将从风景政治的角度出发,来探究风景与人的关系,风景与权力的交错,风景的阶级性,风景的文化内涵,其中的审美意义等方面。接下来将在威塞克斯和“魔鬼之门”这两处展开具体探究。
3.1 中威塞克斯
小说的背景是哈代的故乡英格兰多塞特郡多切斯特镇的上波克罕普敦村,他挖掘并沿用了“威塞克斯”这一古老而模糊的西撒克逊古代王国名字。这里是英格兰西南部地区,是英国国内最为风景优美且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通过对哈代的众多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这里有边绵起伏的牧草农田,崎岖险峻的海岸港湾,古老幽深的园囿田园,星零散落的村落人群,苍郁凄迷的山丘荒原。《牧羊人见闻》的开篇就对环境做出了描述:“圣诞节的冷月照耀着一片叫做马尔博瑞丘陵的低矮山丘,这片山丘坐落在英格兰西南部的中威赛克斯。”谁会去欣赏这些风景呢?这些风景属于风景外部的权利拥有者,就是山谷里舍克弗洛斯特城堡的公爵先生,他拥有方圆数英里的每一块农田和每一座房屋。自然的风景就摆在那里,原本只会受到季节变更等自然力量的影响,实际上它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景外部的权利拥有者。他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他的城堡、农场、田野和山谷。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改造、运用他的风景。他还可以邀请和他同样拥有土地的其他的风景外部的公爵等,当然他们就是纯粹的欣赏风景,不会把自己的想法作用与不属于他们的风景。于是因为风景外部的人的审美被注入自然风景之中,风景就具有了美学意义。首先,风景外部的人要具有审美。他们一定是有权有势的,在十九世纪的英国这些人无疑便是那些有封号的英国皇室,他们所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所以他们一定具有审美趣味,他们甚至就是整个英国的流行时尚、社交规范礼仪的代表。另外,审美是如何体现在风景中?他们拥有土地,风景外部的人绝对不会满足于未开化的风景,人有一种征服欲,他们会渴望把土地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他们会对土地进行改造,这里建一个小屋,那里修一个池子,对他的所有地命名,为它作画,把它分配到下一层人的手中,在风景中会透露出它的所有者的文化内涵。风景的拥有者甚至可以干涉风景内部的人,奴隶和农民,没有权力和土地的牧羊人。风景内部的人根本无暇顾及迤逦的风景,“村夫俗子对他们的自然环境漠不关心”。而当他们在劳作时,他们甚至会被看成是风景的一部分。人利用风景把人和人分开,风景中透露出来阶级性,权力威力巨大。
3.2魔鬼之门
该小说中最为重要的景莫过于“魔鬼之门”了,它在小说中贯穿始终,它见证了全部的故事,它像是舞台的背景,永久的矗立在那。最开始提到它是透过牧羊人的视角,“在那小屋的南面的窗户望去,可以看到堆成门形的三块古老的石头,这些石头被村民们称为‘魔鬼之门,已经在那矗立了两千多年。它们斑驳残破,饱经风霜,但今夜在银色的月光照耀下,却宛若新生。”从描写中可以看到这是些非常古老的石头,三块古老的石头堆成了门形,这应该是人为建造的景观,它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在这很容易可以联想到英国的巨石阵。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外型上它们都是由巨型石块搭成的门型或称之为棚型景观,它们都是年代久远的遗留物。有人说巨石阵是天文台,说它是祭陵,说它是神秘的宗教场所,还有人说它是太阳神庙,总之是还没有定论。但是人们都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人敬畏自然又利用自然。当地的人们冠以其魔鬼的称呼,魔鬼往往是令人感到畏惧神秘的。在英国“魔鬼”一词是指在宗教中拥有最强力量的邪恶存在,“不愿意顺从神的人的私欲是魔鬼”、“引诱人犯罪的也是魔鬼”,这些最强权利和风景外部掌握极大权利的拥有者相呼应。最开始牧羊人年纪小,不懂得由罪恶产生的恐惧,“不知者无畏”,所以他能够正视那“魔鬼之门”。所有的故事在这门前展开,那几个明月夜,月光透亮的照在这宛若新生的古老石门上,第一夜,年轻世俗的公爵夫人知道奥格本上尉对她的感情,在看到了那个可怜的求爱者后,她巧妙的拒绝了他;第二夜,公爵因为愤怒和冲动杀了可怜的上尉,将他抛在“魔鬼之门”后的大洞中;第三夜,公爵和夫人发现了在黑暗中窥探的小牧羊人,后来公爵独自再来,逼迫小牧羊人保守这个秘密,公爵把小牧羊人带到“魔鬼之门”的面前,“你现在对着这些古老的石头发誓,假如你提及自己曾经是牧羊人或者说出那晚看到的事,这里的鬼魂就会找到你、惩罚你。”在基督教《圣经》的《约翰书》第三章第八节中有这样的话“犯罪的便是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公爵犯罪,他杀了人;小牧羊人也犯了罪,他为了活下来必须隐瞒这件罪恶的事,于是在“魔鬼之门”前,小牧羊人发了誓,就像是和拥有强大力量的魔鬼做交易,他用保守这个秘密换取摆脱牧羊人的命运。牧羊人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他摆脱了劳作,接受教育意味着他能从风景内部跳脱出来,公爵作为风景外部的人可以轻易的根据自己的利益所需改变风景内部可怜的劳作者的命运。在“魔鬼之门”小牧羊人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这种罪恶的变化下使“魔鬼之门”对牧羊人的意义变了,他的命运被改变,但他要以忍受权利压迫和心理负担为前提。這就是风景在人的力量下对风景内部的人的轻而易举的改变。过了很多年,小牧羊人发现原来这秘密不仅仅只有他知道,他告诉老公爵这件事,老公爵梦游去了“魔鬼之门”,在路上摔死,公爵最终还是没有逃过他的惩罚。
哈代的这个故事简单平实,展现的是一个英国村落里发生的不同阶级之间的悲剧故事。富人拥有土地,拥有权力,穷人仅为了生存,所以风景是富人的,穷人什么也看不见。人通过风景把人分开,巧妙又冠冕堂皇。
4 结论
托马斯·哈代的《牧羊人见闻》以威赛克斯为背景,讲述了在“魔鬼之门”前发生的故事,为人们展现威塞克斯这个十九世纪英国农村恬静古朴的风景的同时,描述了那个时代阶级之间的差异。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这个故事,在了解这个故事的同时,也对读者说明了风景政治的深刻含义。风景不仅仅单纯是自然景观或是人文景致,人在其间影响深远,渗透在诗歌作品中,小说故事中。人们很早就关注着自然,而后人加入到了其中不断丰富了风景的含义,再后来工业革命兴起,风景被逼迫到险要的境地,它被吞噬,被遗忘。英国作为风景旅游业的发源地,同时作为工业革命的带头人,这双重身份下,风景的变迁在其中是最为鲜明的。如今,我们又一次注意风景,去深究其背后的政治、文化、美学等内容。这有极大的意义,可以看清风景在历史中充当的角色,更好的掌握,也更加在我们未来的面对风景政治有关的问题时可以掌握好话语权,去分析处理问题。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