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巴基斯坦处于国际反恐第一线,但总体来说,巴基斯坦不像西方或巴个别本地学者描述的那样,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受到的友谊比安全风险要多很多。
自2007年以来,巴基斯坦打击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斗争从未间断。与此相适应,巴基斯坦的安保措施高调、严密:无论政要、宗教领袖,还是商人、文娱明星,身边总跟着一群安保人员……诸多因素带来巴基斯坦社会对安保的巨大需求,私人保安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记者对此感触颇深。
重要阶层的人几乎都雇私人保安
在巴基斯坦,政客、商人、地主、社会名流、宗教领袖、少数族裔领袖以及退休军政高官等,重要阶层的人几乎都雇私人保安。
在旁遮普省宗派核心区域,居住着一些酋长,如前联邦教育部长、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议员默罕默德·阿克拉姆及其子孙,他们必须在严密的安保中生活。这缘于一段血腥往事。阿克拉姆和一个宗派“巴基斯坦先知之友”(SSP)间的仇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SSP指控阿克拉姆家人杀害了SSP领导人,还指控酋长默罕默德·伊克巴尔杀害一名议员,而酋长家族的长子被杀,人们普遍懷疑是SSP干的。
在巴东北部城市费萨拉巴德,曾在穆沙拉夫时期任联邦纺织部长的穆沙塔克·彻玛出身于政治世家,在其兄弟遭教派组织杀害后,也雇了私人保安;前内政部长阿夫塔布·谢尔包曾是多次暗杀行动的目标,如今已离不开保安。高官、议员面临的人身威胁来自多方面,尽管政府已按照规制为其配备了安保力量,但他们本人及家人身边还会出现自己信得过的私人保安。前总理舒贾特·侯赛因的儿子们、前总理阿什拉夫的儿子们,都有私人保镖。
宗教领袖的保安配备甚至超过政要。像逊尼派的领导人乔杜里,如果去旁遮普省,要布置100名以上的警卫,全由地方党派官员提供。什叶派也一样,什叶派伊斯兰理事会的领导人纳克维有数十名私人警卫。激进组织“达瓦慈善会”的贵族赛义德身边,有接受过“克什米尔圣战军”训练的保安。
一些影响较大的家族间因有世仇,他们让自己的家丁做保安,或训练自己的安保队伍。
在卡拉奇、拉合尔、白沙瓦等大城市,富翁们同样需要保安,以防抢劫、敲诈和绑架。为此,巴基斯坦首富利亚兹雇用了数百名退役军官,一些大商人甚至拥有自己的保安公司。
近几年来,大城市里的影星、演员和高级陪伴人员身边也有保安出现。一些敢于提出争议话题的记者、主持人同样会遭遇恐吓,不得不求助于私人保安。
不可否认的是,多数政治人物以及所谓“社会杰出人士”从未受到威胁和袭击,他们当中不少人更看重被保安人员簇拥的感觉。在巴基斯坦,“要人”(VIP)文化根深蒂固,保安是身份的象征,是一些人“用来炫耀财富和地位的工具,是生活必需的奢侈品”。
人员良莠不齐,游走法律边缘
由于顾客群体多样,不同类型的保安公司在巴基斯坦应运而生。保安来源大多是退役军人,其中,特别突击队员通常会到有外国顾客的大型私人保安公司工作,也会直接为商业大亨或退役军官服务。即使退役普通下士,因为有技能、守纪律,到私人保安公司也会有较好待遇。退役军人在信德省尤其受欢迎,因为他们在那里最可能获得与匪徒枪战的经验。
私人保安公司人力资源的另一渠道是前“圣战士”,这些人在长达10多年的阿富汗战争和克什米尔斗争中受过训练或战争洗礼。他们衣着整洁、按时祈祷、从不多嘴多舌。
据调查,一些政治人物和地主还将难以进入保安公司的逃犯、罪犯收入门下。根据当地警察局2013年的数据,在信德省被雇用的私人保安中,有65%没有在保安公司注册过,他们多是从开普省和旁遮普过来的逃犯。
数据还显示,2016年巴全国有516家私人保安公司。协会前主席艾哈迈德说,安保行业是私人企业中最多工作机会提供者之一,仅2010年,巴全国就有30万人从业。在治安问题较为严重的卡拉奇,保安与警察数量的比率已达3比1。
相对于巨大的私人保安人数和产值,巴相关法律和规范则相对滞后。多数保安公司培训工作薄弱,工资低廉。
多年来,许多保安公司不同程度上是在法律边缘运营。根据2016年6月巴安保公司协会的数据,全巴有166个私人安保公司根本没在政府注册。
由于保安素质良莠不齐,过去几年发生过若干起保安犯罪事件:著名的卡拉奇银行抢劫案是银行保安与抢劫犯合谋实施的;2014年,一名保安在卡拉奇国防住建局枪杀雇主;著名商人和投资家阿比德的儿子哈菲兹、国会议员曼苏尔,都是被自家保安杀害。更有甚者,一些保安与极端分子保持着联系。
按照法律,私人保安公司不得穿戴军队或警察服饰,但有关人员并不畏惧法律,保安穿着军队突击队员或特别行动队的制服,由此惹来麻烦的事件时有发生。此外,巴各省保安所持武器难以统一规定和监管。现实中,很多大人物的保安持有违禁口径枪支,如AK-47突击步枪等。相比之下,低水平保安公司使用的武器能否打响都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些武器很可能出自开普省达拉镇的小作坊。
友谊比安全风险要多很多
巴基斯坦安全形势为什么不能根本好转,以致需要如此多安保人员?对于这个问题,巴各界可以说莫衷一是。巴某些高官的观点是,主要是国际上恐怖势力迸发,而巴基斯坦处于国际反恐第一线。学术界的观点与此相似。
上世纪80年代,齐亚·哈克总统实行军政统治,国内外一些人用“警察国家”来形容当时的巴基斯坦。即使那样,社会上也没有严禁踏入的地方,没有关上大门的社区。后来出现的暴力事件原因复杂,有国内教派长期不和的社会基础,也有国际势力角逐的影子。随处可得的枪支,巨额海外资助,让巴基斯坦成为易燃易爆的“混合危险品”,也使巴告别无枪、无毒的田园生活。
尽管如此,总体来说,巴基斯坦不像西方或巴个别本地学者描述的那样,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受到的友谊比安全风险要多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旁遮普,如果看到前方开道警车上的军人突然用围巾遮住脸的下半部,你必须警惕了,因为他们不是想遮挡尘土,而是感到危险来临,随时可能开枪射击。如果是集体活动,不要离开安保圈单独活动。
至于不同安保力量服务水平,巴军队、反恐特警的素质和装备是优质的,地方警察要逊色一些,私人安保公司除巴安保公司协会的前几十家外,其他的不敢恭维。有安保专家称,巴500多家安保公司,有一成达到较专业的水平就非常乐观了。
安保公司良莠不齐现象很明显:退役士兵自信、勇敢、有震慑力,平民保安执勤动作不规范,更不要提那些价格便宜、没有参加安保协会甚至没有正规注册的公司保安——晚上执勤时把枪扔在一边睡觉、有事撒腿就跑的事件屡见不鲜。这都说明加强对保安的培训非常必要。好在巴从官方到民间,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环球时报》20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