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体育技能课,一线教师可以谈些什么

2018-05-14 17:17张逸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负荷体育课技能

张逸

室内体育技能课指的“室内”不是指在体育馆、健身房等进行体育活动的地点,而是指每一个教学教室,一般学生人数在40名左右,以及有四列或更多的桌椅排放式。这样的空间是今天要探讨的主阵地,也是一般学校、大部分学校雨天体育课的发生地。同时今天探讨的是“室内体育技能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项目基本涉及可以在室外进行的体育技能项目,当然要说明的是:不是进行这些项目的完整动作或这些项目的比赛,而是针对这些项目中的某一个技术点而展开的室内教学和室内身体练习。所有在体育馆、健身房等地点进行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情况均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除了在外部气候条件不得已的状态下对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探讨外,“室内媒体新技术的便利使用以及小空间带来的安静思考状态”也使得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探讨就从偶然性走向了应然性。“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探讨”还属于教育教学薄弱区,展开此类话题的探讨有助于一线教师更好地认识“室内课”,丰富体育室内课的多种形态,为学生的体育运动争取每一寸的空间、每一刻的时间,这样的时空应该由一线教师、体育工作者去重视与守护。

一、依托深度研讨,引导一种体育常态

室外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主阵地毋庸置疑,探索室外体育教学永无止境,但是在行政管理、教育科研以及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只将目光投向于室外教学而忽略了室内教学,或者说对室内体育教学应付式地一带而过,这将使得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研讨走向片面化。因目前大部分学校可供室内运动场馆的不足,以及必须在室内进行教学的现状(雨、霾、教学需要),必将让室内体育技能教学成为教材的内容之一,也成为体育课教学的一种常态。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四城市学校体育专业学组(以下简称“十四城市学校体育專业学组”),自2016年以来开展了系列室内课主题研讨活动,借此引导广大一线教师对室内体育技能教学再作认识,希望广大一线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让室内体育课技能教学不再是可有可无,也不再只是点缀,而成为一种常态。

通过对“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研讨”,引导行政管理、教研部门和教师教学等各级教育部门关注这一阵地、坚守这一阵地,将注意力也关注到室内体育技能教学,让室内体育技能教学成为教学、管理、研讨的关注点和日常状态。只有常态化,一线教师才能引导把“室内体育技能教学”走向深入。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二、开发锻炼工具,引导一种体育习惯

在常规教室内,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引导教师对空间和桌椅板凳做器材、教具的二次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十四城市学校体育专业学组所开展的课题研究中,笔者欣喜地看到,深圳水平四(八年级)《体操:杠端跳上成分腿坐》一课和成都水平三(五年级)《乒乓:正手攻球》一课成功地诠释了这一点。前者利用左右两张课桌作为双杠的支撑,有效便捷地完成了支撑分腿坐的动作技能,支撑悬垂、支撑摆动、支撑成分腿坐等环节在这方寸之间一气呵成;后者利用课桌极为便利地练习了正手攻球的徒手动作,课桌的高矮与乒乓球台相仿,每个学生的练习站位占据了极小的空间,每人一桌,练习密度却极大提高。左右2张课桌的简单相拼又可成为学生练习攻球落点的绝佳场所;该课又别出心裁地利用悬挂纸球作为乒乓球的替代物,既练习了学生的击球时机,又避免因乒乓球到处滚落而散乱带来组织教学的困扰。无独有偶,乌鲁木齐水平二(四年级)《武术》一课中,教师运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书包作为锻炼“器材”。把书包作为武术中攻防意义上的防守护具,书包的厚度与软硬度极为巧妙地让学生体验了冲拳拧腰顺肩、力达拳面的发力感知。还有许多其他城市的学校在利用桌椅的锻炼内容和方法开发上做出了有效的探索。如,有的教师利用桌椅高矮大小等开发了各种系列素质练习:直臂支撑、收腹举腿、走上退下等;利用相邻桌椅快速合并的细微调整来进行场地的整合和空间的利用……

引导教师用好、用足室内场地器材,既是对教师的考验,更是对教师创造性、突破技能教学重点的肯定。同时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堂室内体育技能教学课所留给学生们的远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锻炼工具,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桌椅和身边的一些物品作为锻炼工具来提高锻炼效益,引导学生们能不受时空的影响,随时随处都能保持锻炼的习惯。引导广大教师去关注室内体育课,也是在体育学科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能力的有效抓手和落脚点之一。

三、借力技术教育,引导一种学习方式

除了气候原因不得已而在室内教学之外,教师们还应看到室内有着室外无法企及的资源:各种媒体信息技术。这些新技术可以让教师们对室外技能教学的细节作重点说明与补充,如,技术动作中的定格、回放、慢放、比较等。如,克拉玛依水平三(六年级)《排球:双手垫球》、河南洛阳水平三(六年级)《足球:头顶球》、广西柳州水平一(二年级)《立定跳远》一课,无一例外都借助室内的媒体对一瞬而过的技术进行定格与回放,帮助学生更为彻底、更为直观地理解重难点技术,有效掌握动作技能。“室内的媒体技术的运用”应该是室内体育课又一值得讨论的方向,这是室内体育课的主要优势,引导教师恰如其分地利用媒体技术的力量对一瞬而过的技术细节做补充与说明,这些媒体介入的优势性以及使用的熟练性与成熟度是一线教师尤为关注的地方,让运动项目装上“技术的翅膀”,让新技术为运动技能护航。

但笔者想讨论的室内体育技能教学收效不止于此。记得有名记者问科技学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你觉得技术给教育带来了什么?”凯文·凯利沉默了一会儿,简洁地说道:“改变的精神。”在这样的课堂上,一线教师用新技术解决运动中细节技术的做法,是用实际行动在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深度、关注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的深度与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成为学生自觉主动的一种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寻找自己的运动兴趣与锻炼热情,引导每一名学生能够找到更多的支持与发展路径去实现自己的热爱,发展自己的运动潜能,这是运用新技术进行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落脚点,这也是改变的精神。

四、内外延展补充,引导一种单元架构方式

鉴于室内空间的局限性,“室内体育技能教学”不会构成一整个教学单元,它只可能成为单元中的一环来支撑和构成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它可以是单元的起始课时,统领整个单元内容,通常以“了解和体验”的学习目标来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接下来的室外体育教学做好铺垫;也可以是单元中间的一课时,通常以“对比和纠错”的学习目标来架构单元,可以针对单元中前几节课的问题收集,在室内课中做集中讲解与针对性练习;也可以在单元的末尾课时,作为一个单元的小结与整理,通常可以以“总结和延伸”作为学习目标来架构单元。如,江苏常州水平二(四年级)《双手头上向前抛掷实心球》一课,该课将同一投掷单元前几节室外投掷课中如“全身协调用力、出手角度”等共性的、易犯错误的学生问题,搜集制作成本节室内课的视频素材。该视频素材中的角色是学生自己,呈现的是学生自己存在的问题。因此,这节室内技能教学课的教学内容为“解决自己的投掷学习问题”。该课教师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思路应该说让“对比与纠错”发生得更有针对性,学生更愿意接受,室内技能教学内容也变得更为有依据。学生看到自己上一课时的错误动作形成原因,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下,学生不仅更好地掌握该项技能,同时也知道了当体育锻炼中出现问题时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更大程度上指导了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室内技能教学也就从偶然性走向了应然性。室内体育课与室外体育课的衔接与呼应,为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开展撒下了一颗极为重要的种子,室内技能教学不再是单独存在的,而可以成为大单元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室内技能教学的内容资源不全是独立存在的,上它可以来自于室外技能教学时呈现的共性问题,“问题即资源”,这样的资源意识使得一线教师关注并探讨室内教学内容如何可以与室外教学形成技术链,使室内技能课与室外技能课相互延展、互为补充,形成一种新的单元架构方式。

五、突破空间想象,引导一批创新器材

在把教室开辟为第二操场的同时,需要一线教师把许多无法在室内实现的项目通过巧妙设计、器材创新来帮助项目落地,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如,乒乓教材中,乒乓球不容易控制,容易四处乱飞,执教教师创造性地用细皮筋来固定球的活动范围,一头绑在手腕、一头牵住小球,这样在做正反手攻球等教学活动时,既不影响抛击使用,又不影响因捡球而导致的室内无序。再如,河南洛阳水平三(六年级)《足球:头顶球》一课中,执教教师通过夹在桌子台面一侧的铁艺球架,经顶端滑轮来控制铁架悬挂球高度的新器材,来达到足球教材头顶球的技能练习,滑轮的设置可以针对不同高矮的学生随时调节,实用性较高。有的教师通过器材的巧妙更改来达成目标,如,实心球教学中用气球代替实心球,这样做有三点好处:一是室内可用;二是轻物投掷解决出手速度;三是可在气球上画手型位置便于学生掌握。此外,还有的课堂中探索了对桌椅板凳的器材改造:左右桌子并列就是双杠支撑、皮筋绑在左右2张桌子腿上就是跳跃高度和跨越障碍;仰卧、俯卧在桌子上就是仰泳和蛙泳的陆地动作练习……

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开展需要一线教师们创造性地设计、利用、改造一切可利用的器材,同过巧妙设计室外项目引进室内,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这过程中,一线教师们集思广益,分享交流,引导、诞生一批适用于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创新器材。

六、多元价值判断,引发新室内技能教学的思考

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讨论、开展,如果强搬室外体育教学评价可能没有意义。因为室内体育教学还是有其局限性。

其中,最突出的是对“运动负荷”的评价。在这里的讨论,不回避既然是技能教学、身体练习为主,就要有一定的良性负荷刺激的要求。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室外体育教学也会因课的类型和教材内容的不同使得体育课运动负荷有差异。室内体育技能课除了室内体能练习外,室内的技能教学可能主要集中在细小环节的学习体验上,加上室内狭小空间无法承载大幅度、高密度的运动,所以相对运动负荷就会小。鉴于此,一线教师不妨可以这样来思考与落实。首先,在听评课中不要唯一种负荷标准走天下,可以针对不同课型(“新授课”相对负荷偏小、“复习课”反之)、不同教材(“部分体操、投掷教材”相对负荷偏小、“田径、球类等教材”相对负荷容易大些)、不同目标(“技术纠错”相对来说是细微动作的集中体验,因此负荷也可能偏小、“体能练习”相对负荷较大)等来建设性地看课评课。其次,教师在室内教学中可以用教材搭配(技术体验与体能练习结合)、教学组织(分组练习、小负荷多组次等)手段来进行学生心肺功能的良性刺激,有效增加课的运动负荷。

再者,是“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适度问题。今天展开的讨论与对话,是基于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只要有能让学生一时一刻、一寸一地的运动时空,一线教师就要竭力争取与捍卫的必然性。在这样的必然性下,教师们探讨了室内体育技能教学的价值意义和策略方法,但要强调:不追求为室内而上室内技能教学课,不鼓励放弃室外而走向室内的做法。因为,最适宜运动的地方是阳光下、是操场上,要让“室内体育技能教学”发生在最需要的时刻。

“室内体育技能教学”是一项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在發展的过程中总有见解不周全或较为狭窄片面的地方,总有一些思考不到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基于问题,教师们可以展开教学研讨,展开今天的对话讨论。同时更希望一线教师们去亲身实践,在实践中让新生事物有效、有度发展,面对新生事物,一线教师所有的研讨、对话、多元评价都是让它得到最适切的发展。

猜你喜欢
负荷体育课技能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体育课上的“意外”
生如夏花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拼技能,享丰收
讨厌的理由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