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 11:39钟晓霞
考试与评价 2018年7期
关键词:应用途径信息技术研究

钟晓霞

【摘 要】在这个信息时代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和鼓励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从而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全能型的建设人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会打消学生的成长顾虑,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促使其阶段性学习任务的优质完成,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迎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更加辉煌的明天。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巨大,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途径 研究

网络的普及,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范围,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使人们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固基础。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多项契机,方便教师简化教学过程,增添课堂动态色彩,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真正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信息技术可以将视频、文字、图片有机结合在一起,抽象知识直观化、理论知识具体化展示在学生眼前,诱导学生主动投身于多彩世界,熟练掌握多种学习方法,逐步构建完善认知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其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补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实际的学习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丰富,遇到复杂、抽象问题常常表现的十分迷茫,需要依靠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走出思维局限。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活跃学生的抽象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在点滴进步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借此取得新课改成效的事半功倍。例如,在进行《狐狸和乌鸦》学习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两种小动物,老师边指教案,让学生齐声读出课题,思考以下问题“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和乌鸦的特征是什么?”“你了解它们吗?说出你的看法。”学生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参照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故事情节的具体分析。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会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锻炼。

二、课堂朗诵教学,加深课文理解

朗诵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应用信息技术纠正学生的发音习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练习积极性,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教学《珍珠鸟》一文时,我会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并主动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在逐句细读过程中对文章有了更深感悟,朗读教学效果倍加优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做出总结: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温暖地抚摸是爱,静静地注视也是爱;逗它玩是爱,让他独自耍也是爱;为它做这做那是爱,啥也不做,放在心里默默地关注也是爱;给它舒适的家是爱,放飞它,让它自由飞翔也是爱。所以我们不仅要心中有爱,还要学会选择如何去爱。如果教学中能够有效利用媒体音频示范朗读,那么学生的朗读热情就会空前高涨,语文课堂教学也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动感画面

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信息技术的课件,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方式呈现出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并能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学双方始终保持昂扬、亢奋的心理状态。例如,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地记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整个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好汉歌》,出示梁山好汉图片,让学生对《水浒传》人物有所了解,之后再配上板书揭示课题,要求学生思考“教头”是什么样的人?林教头指谁?学生在多媒体的指导下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了解林冲的谦虚忍让和洪教头的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整个教学过程趣味异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好的培养。

四、恰用辅助工具,激发内心情感

情感是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更应当引导学生按文入情,悉心体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比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首先,我让学生对“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等重点语句入境入情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唤起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关爱。其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心中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对!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伴随着声音体會着“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在潜移默化中,信息技术升华了学生情感,优化了教学效果,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用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但是,在具体应用时,要把握好“度”,信息技术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要充分运用好信息技术的这个辅助作用,不能让其代替了整个语文教学,这样就会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36-237.

[2]刘进忠.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5)130-131.

[3]王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德育心语,2016(14)94-96.

[4]陈石磊.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08)131-132.

猜你喜欢
应用途径信息技术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汽车类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的应用途径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