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宏
【摘 要】高中生获取知识与建立认知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学校给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就是课堂,学生在一节课上的收获来自于老师的行为。所以,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对于本节课老师所讲知识的掌握,也影响着学生认知层面的发展。本文以化学课堂为例,来分析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是否得当,是否存在教学问题与失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怎样的影响。分析教学行为的目的就是思考如何改变错误的教学方式,改良或重建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高中 化学 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堂上的行为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有些课堂问题依然存在。总结如下:
1.课堂形式一味跟风,华而不实。
在化学课中,有许多化学老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模式的新颖,学习其他地方的教学模式,甚至将其他学校的课堂模式照搬照抄,忽略了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邯郸学步,得少失多。这就是教学理念出现了问题,对教学方式拿捏不准,借鉴分寸把握不够。举例来说,小组学习制,老师提出问题,将课堂完全放给学生,课堂气氛看上去十分活跃,相当热闹,但是真正讨论问题的有几个,有不少的同学借讨论问题之名,聊天,开小差或者有些小组刚刚讨论了一会,得出了一些肤浅的结论,糊弄了事,缺乏深入思考。这样得到的学习实效可想而知。热闹了课堂,空白了知识。
2.形式化的课堂互动
课堂学习是相互的,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己也对知识点把握更加深入。因此,课堂互动,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的形式必不可少。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怎样的呢?从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教学情况来看,课堂互动仍停留在老师问,同学一起回答,或者一问一答这种浅层化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虽说老师可以把控节奏,但是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习惯。或者学生提出了问题,该问题超出了老师的备课范围,教师一般选择回避,搪塞,甚至呵责,严重打击了学生思考问题,生成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像这样的课堂互动的方式和没有一样,只是起到了一个知识的单向传播,灌输教育。
二、分析原因
以上问题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教师的思想僵化,教学理念陈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影响行为。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老师的教学意识没有得到改变,或者教师们接受新理念的过程中心里存在不情愿或抵触心里。这种守旧意识导致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教学新理念 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没有深入贯彻。意识没改变,但是学习了与意识相符的行为,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不协调。
2.部分教师能力不足
课堂教学这本是就是一个行为,教师是行为的发出者,学生是行为信息的接收者。如果行为发出的不准确,那么接受者又怎么能准确的接收到信息呢?课堂一直是处在一个运动的状态,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行为也要时刻保持一个运动的,发展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一个老师的优秀与否,除了看他的教学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一个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如何。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第一,专业必须过硬,可以轻松准确地解决课堂上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第二,可以让每堂课都有出彩的地方,使每节课都充满智慧,有一个或多个让学生可以记忆犹新的点。第三,教师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和课堂执行力。保证每节课的任务都要完成。笔者认为,之所以课堂的教学实效不高,就是因为部分老师专业素质的缺失,这种缺失大部分是因为教育经验不足,导致教课只能按部就班。
3.教学策略过于呆板。
高中化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知识繁杂,有易有难。这种情况就决定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多种多样,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就能解决的。现在风靡学校的合作学习也不能解决全部的教学问题,有些简单的知识只需要看书就能学会,也就无需讨论,有些过难的问题就算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的,也无需讨论,分寸老师要把握好。这就需要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要相互适应,教学策略要灵活多变。
三、全面掌握课堂情况,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课堂问题的出现和迟迟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状态欠佳。如何解决这一情况的发生?这就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调控,充分发挥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举例来说,就像上文提到的小组学习模式,老师不要将问题放给学生后就什么也不管,放完以后还要收回来,将课堂的节奏把握在自己手里,一紧一松,一放一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1.优化学习材料
学习的过程不能只靠课本,也要适度的选择一些好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的选择必须与知识密切联系,帮助学生了解问题,把握问题。一本好的学习材料可以提高知识的趣味性,使知识富有生活氣息。当然,学习材料要取之有度,用之有效。
举例“金属钠”的学习材料给笔者的思路:1. 钠与水的反应;2. 钠与硫酸铜的反应。细致讲解第一步,借助第二步分析反映实质
2.把握好教学的顺序和分寸
如今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制定了一系列的资助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要培养如何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学校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要相适应,具体的方法,根据不同班级的学习方式由各科老师指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不是终极目标,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自己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我的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体会[J]. 张萌萌.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 2014年05期
[2]高中化学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 钟国洪.文理导航(中旬)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