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朝霞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中产生并运在网络上的语言。其中主要包括中文英语的字母、标点符号、汉语拼音、图片和文字等很多种组合形式。这种形式,常常是某个特定的的网络环境下特殊意义的表达。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特征,研究其对于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语言也逐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语言之一,在网络上甚至现实生活中呈现出了一种特别的活力。与传统的汉语研相比较而言,它有很多明显的特征。实际上,网络语言可以说是现代汉语在如今这个网络的时代的一种变体。
1 网络语言的特征
1.1内容上的形象性
网络语言的形象性通常体现在一些非常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很多抽象的内容,都被网络语言赋予了特定的形象,尤其是对一些动物名称的借用,常常让人觉得新鲜有趣。如屁兔(PⅡ,奔腾二),猫(Modem,调制解调器),烘焙鸡(Homepage,个人主页)等等。还有一些网络语言通过运用仿拟、飞白、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构成,让人觉得生动形象、耳目一新。比如“兄弟我闪先!”,这句话中的闪字并不是传统汉语言中发光的意思,而是走的意思,这话和传统语言中的闪开的意思一致,但这个闪字却让人觉得非常的生动,活灵活现的表达出一种迅速离开的瞬间,有点趁人不备就溜之大吉的感觉,还能让人仿佛看到说话者那种鬼祟的表情,带着喜剧的意味,仔细琢磨,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1.2表达上的简明性
网络交际一般依赖键盘打字,交流速度就很重要,与传统汉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在表达上更加追求文字的简捷性。在网络交流中常常惜字如金,只要对方能看懂就行,于是很多的网络语言都是汉语拼音、英语单词的简化,或是混合字母数字,或是直接用一些特定的符号表达,目的,就是为了网络交流的方便快捷。如用RMB表达人民币,用WAN表示我爱你,3Q表示Thank you,用B4表达Before等等。
1.3风格上的诙谐性
很多人上网都是为了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寻找精神上的愉悦,于是网络语言的诙谐性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如运用方言的一些网络语言,“偶灰常灰常生气”(我非常非常生气,福建话发音)、“就酱紫”(就这样子,台湾话发音)、“偶是东北银”(我是东北人,东北话发音),通过这些方言的运用,在网络交流中不但增加了新奇感,也能够使人们获得一种亲切感。网络语言中很多拟声词、语气词的使用,营造出了一种可爱、轻松、幽默的网络氛围。比如“厚厚”“卡卡”“嘻嘻”“呜呜”“呵呵”“啊——”等等。这些语气词和拟声词在网络交流中的泛滥,一方面体现了网络语言风格上的诙谐性,但是同时体现了网络语言的幼稚化、低龄化的趋势。当然,也有一些网络语言由于构思奇特而成为了经典,起到的就不只是娱乐的作用了。如“菌男”“霉女”,通常代指面貌丑陋的男女。首先,这两个词与传统汉语中的俊男美女谐音,但又和俊男美女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再者,“菌”“霉”又使人联想到了变质、过期等词语。两者结合,起到了奇妙的反諷得作用,让人觉得忍俊不禁。
2 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2.1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积极影响
从文字本身的角度来说,网络语言的流行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就行英语词汇一样,每年都会诞生很多的合成词。网络语言常常通过缩略、符号等方式把传统的汉语言进行新的定义等手法来进行网络语言词汇的创造,从形式上来说各种各样都有,使用的方式也更加的灵活多变。网络语言的语法一般都突破了传统汉语言的语法规则,在改造传统的汉语言语法系统的同时,又和英汉语法的一些规则有机结合,使现代人们的文字表达更为丰富。
另外,网络文化的趣味性也使很多的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够广泛流行的网络语言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的热点人物和事件,这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人们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关注可能就是由于某个网络词语的流行。很网络语言的形成都和一个具体的事件有关,比如“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不仅流行于网络,在现实社会也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社会事件的广泛关注。
2.2网络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
首先来说,很多的网络语言偏离了传统的汉语规则。网络语言一般都追求新奇和使用的方便,在语法词义等很多方面都没有依照传统汉语言的规范。有些网络语言曲解了传统汉语言的词义,还有一些刻意使用的错别字,这些都会对传统的汉语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民大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喜欢一些新奇的事物,并且能够很好地接受这些新奇的事物,而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却非常薄弱。青少年一般正处在语言学习的阶段,一旦他们通过网络语言的使用,受到了网络语言不规范的影响,非常容易造成语言表达的不规范,这对青少年语言的学习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恶果。
与此同时,锁着网络语言的泛滥,很多人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对文学的鉴赏能力都在不断下降。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打破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条条框框,营造了一个文化大碰撞的虚拟世界。网络语言在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以其简单直白的表达方式,迅速的渗透进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中,造成了传统汉语言功能的退化。
3总结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产生了网络语言。这是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和发展,但我们要认识到网络语言让传统汉语言文学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我们要客观公正的看待网络语言的流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