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风物, 往事如昨

2018-05-14 12:55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崇左胡志明钱庄

穿过幽深的岁月长廊,方可看见崇左的绚烂璀璨文明;透过历史的深邃眼眸,方可读懂那博大精深的往事哲思。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远眺,那刻苦铭心的感受经久不息,引领着我们勇往直前,去回顾边城崇左的历史故事。

千古名关友谊关

自古以来,崇左下辖的凭祥市就是桂西南的边防要地,凭祥市区西南18公里处的友谊关则是中越边境上最大、最重要的关防。友谊关,又称镇南关,楼高22米,底层是厚实的城墙,中央为圆拱顶的城门,非常雄伟。镶在拱门上的“友谊关”三个大字,为陈毅元帅亲笔题书。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百年来这里历经沧桑,当中传奇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棺材板下的胜利之战

中国百年多痛史,名关千古有英魂。光绪九年(1883年)十二月,中法两国因越南的保护权问题争执不下,兵戎相见,法国侵略军悍然向驻扎在北圻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法战争爆发。由于清军在越南战场上节节败退,两广总督、广东巡抚便任命多年前告病还乡、赋闲在家的“黄马褂”功臣——冯子材出战。

此时的冯子材将军早已年过花甲,且病疾缠身,半只脚已经踏进了棺材,可国难当前,冯将军顾不得身体之病患,毅然决然地脱下身上的务农短衣,离开故乡,离开田野,马蹄哒哒,走向战斗的最前沿——镇南关。

冯子材赶到前线时,镇南关已被法军攻克并毁掉,形势十分危急。冯子材当机立断,下令修筑城墙,抵抗法军火器进攻;又先发制人,大胆向法军发起进攻。

据史书记载:“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有人说,他将两名儿子带在身边,是为了给自己收尸的,冯将军这种将生死置于身外的无畏精神感染了各位将士和镇南关的百姓们,共同拿起刀枪杀敌人。在大清军民的沉重打击下,法军仓皇而逃,被占领的土地,也陆续夺回,这便是史上著名的镇南关大捷。

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镇南关是凭祥的灵魂,对纯朴的崇左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座边境要塞,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难以忘怀。

1885年2月23日,法国侵略军进攻镇南关,清军将领杨玉科率部依托悬崖峭壁英勇抗击,但在侵略者的强势火力攻击下,伤亡惨重。当天下午5时,镇南关陷落,法国侵略军炸毁镇南关,在废墟上立起一根用中文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的木柱子,对中国进行挑衅。

在这危急关头,镇南关边境各族民众纷纷拿起武器,主动配合抗法名将苏元春部队与法军开展激战。收复镇南关后,义愤填膺的边关军民拆毁了这根耻辱柱,并竖起了一根写着“我们将用法国侵略者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的木柱子,以表示坚决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决心。

1907年12月1日,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在金鸡山镇北炮台打响,镇南关人民与清军血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撤退。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腐朽、没落的清政府的统治。

1949年10月1日,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横扫残敌,于12月11日下午6时30分,在这座古老的关楼上,升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而崇左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随着军旗的飘扬,深深地刻在了这座古老的城关内。

友谊关变幸福关

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是易守难攻的军事关口;经济发展的年代,它是贸易互通的开放关口;合作共赢的年代,它是团结共进的友谊关口。

如今的友谊关不只是一座让人缅怀历史的古城,还是中国沟通东盟十国最重要的口岸,国内第一条通往东盟的高速公路就在友谊关与越南1号公路相连接,每天从这里出关入关的各类商品,小到水果、电子元器件,大到整车装备、重型工程车辆,还有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东部及东南沿海的各类商品,源源不断地在这里聚集。产品报关、查验、放行,车辆排起来数百米长,通过发达的水陆通道再运往世界各地。

友谊关便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桥梁,成为了促进中外交流的开放之关,成为了增进中外友谊的甜蜜之关,成为了崇左人民的幸福之關!

别有洞天大连城

大连城又名大垒城,简称连城,位于凭祥市北面1.5公里处。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朝政府任命苏元春为广西边防提督,苏元春为巩固边防、指挥和调动兵力,在凭祥开辟了大连城作为当时的广西边防军事指挥中心,相当于现在的广西军区司令部,并亲自坐镇防守。

苏元春还写下一首赞美大连城的诗篇:“群山聚秀辟连城,此地潜藏百万兵;备械储粮根本固,从来险要自天成。”可见大连城的地位何其重要。

据说城内炮台安装好大炮后,苏元春命令一位姓龙的炮手试炮,炮手对着30多公里外的法军营地射了三发炮弹,炸崩了法军炮台的一角,法军军官提出强烈抗议。苏元春回答说:“我们的大炮本来就是用来对付你们的,不拿你们试炮,难道要拿我们自己的炮台当靶子不成?”一番话把法军军官塞得哑口无言。

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大连城内的建筑依旧保存完好,透过城内的一砖一瓦,仿佛还能见到苏将军当年挥斥方遒的气魄,仿佛也能够明白,为何这大连城可以成为当时的广西边防指挥中心。

见证中越情谊的胡志明纪念馆

龙州是一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边关小镇。1889年,龙州被辟为对外陆路通商口岸,是广西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20世纪20年代,越南革命人员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毗邻越南的龙州县作为进行秘密革命活动的据点,活动前后长达18年。

在这期间,越南革命活动得到了龙州人民的大力支持,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此还特别建造了胡志明展馆以示纪念,其就坐落在龙州县南街99号,青砖碧瓦的阁楼弥漫着南方小院的惬意气息。

一踏入这座设计独特的小合院,一座面带笑意的胡志明半身铜像即刻映入眼帘,铜像的背景墙上刻着周恩来总理书写的“越中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题词,背景墙后,还可以看到胡志明的汉文诗抄及书法。

展馆内还陈列着“胡志明主席与中国”以及“龙州与越南革命”两部分内容,里面400多张图片和60多件文物,再現了胡志明以及越南革命者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里,与龙州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历史篇章。继续行走在这古色古香的阁楼里,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光辉与传奇。

在胡志明展馆对面的利民街上的篓园角,有两幢结构相同的法式二层楼房,地面以石板铺设,屋顶以金属瓦片覆盖,中间两座用枧木精制的旋转式楼梯和楼板,使整个建筑自成一格,在周边的住宅中显得格外独特,那便是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

1885年的中法战争后,中法两国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开辟龙州为商埠,清政府准许法国政府在龙州设立领事馆。当年,法国政府派人来龙州勘察选址,发现龙州南门对岸的篓园角是平而河与水口河的汇合处,逆平而河往上,可达越南凉山省七溪;逆水口河而上进入牧马河,可直达越南高平省。在丰水期,船只从七溪或高平顺流而下,一天时间即可抵达龙州。在当时公路不通的情况下,篓园角无疑是交通便利的地点。

于是,法国政府便决定在篓园角建馆,门口挂上“法国派驻邕龙领事馆”门匾,处理与广西有关的外交事宜,这座领事馆旧址亦成为了边城异国文化的见证。

烈火如歌“红军楼”

广西龙州红军部队,亦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1930年2月1日,在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领导下,在龙州县发动了继南宁兵变和百色起义之后的又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只有短短几天,却也成为了左江地区历史上最辉煌、最令左江人民引以为豪的日子。红八军路过的痕迹,成为了现如今人们缅怀历史的重要依托。

在龙州县城龙州镇新街19号,有一幢三层的法式楼房,是龙州乃至广西西南地区均赫赫有名的瑞丰祥钱庄,亦是当时邓小平组织、领导和发动龙州起义期间下榻的地方。红八军成立后,在瑞丰祥钱庄设立红八军军部,瑞丰祥钱庄又因此被称为“红军楼”,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中国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

红军楼所处的位置地形东高西低,附近的老百姓大多数都居住在东边,打口井并不容易,而钱庄内的水井只为钱庄主人私用,老百姓则需要走很远的路到河边挑水。红八军接管了钱庄后,发现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就把钱庄内的水井扩大加深,人人可来挑水,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活用水。

吃水不忘挖井人,老百姓之所以能够喝上干净清甜的井水,红八军功不可没,于是在红八军撤离龙州县后,龙州群众便把这口井称为“红军井”,以表对红八军的敬爱之情,而当年邓小平在红军楼前亲自种下的两棵苍柏早已挺拔耸天,被列为全国名树。

为了纪念轰轰烈烈的龙州起义55周年,为了缅怀红八军以及当地军民的无私奉献,龙州县于1985年2月1日在龙州县独山路76号建起了龙州起义纪念馆。馆内400多件立体文物、800多张图片,反映了龙州起义,红八军反帝、反封建的光辉战斗历程和左江各族人民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伟大业绩,向全世界展示了龙州人民无所畏惧的钢铁傲骨。

猜你喜欢
崇左胡志明钱庄
美丽崇左好家园
来到崇左唱崇左
发现山水崇左爱上甜蜜边关
国境之南行在山水间
公安部严打地下钱庄 涉案交易金额近2000亿元
赢的最高境界
赢的最高境界
胡志明为何终身未婚(下)
胡志明为何终身未婚(上)
赢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