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莹
3月25日,第二季第二期的名校长公益大讲堂请来了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徐红,与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教育理念。徐校长向在场的家长提出她的观点: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的成功是多元的,成绩只是他们能力的一方面。
家长对“成功”的定義太狭隘
作为全上海最神秘的实验学校掌门人,徐校长是语文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全国科研型校长,全国特色学校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曾获全国教育实践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出版了《让每个学生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谁是教育的敌人》等数本著作。
徐校长首先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的家长对“成功”的定义太过狭隘,“我在教育岗位工作了30多年,每个孩子都确实非常聪明,但是每个孩子的聪明又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我们现在家长的概念中的‘聪明,是将来他会考试考得很好,但每届能够上哈佛、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毕竟都是少数。为什么家长这么焦虑?点就在这里。老话说‘行行出状元。其实每个行当都有优秀的人才。马云在哪个小学、初中、高中?按照刚才我所描述的,可能是很不屑,甚至当成问题生来解决。”徐校长笑谈,如果当天的讲座能让家长回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那家长参加这个讲座就没有白来;如果家长回去还是以考试分数来定义孩子的“成功”,那讲座算是白听了。
教育的秘密就是天赋
徐校长提到一本叫《发现孩子心中的精灵》的教育著作里面有一个词“genius”,这个词可以翻译成“天性、才能、好奇心、创造力”。徐校长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这样的东西,好的教育就是寻找它、鼓励它,让它发展出来,这就是成功教育的秘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genius,通常我们只有一种方法培养,就是学科,语数外,一路培养。其实语数外只是工具,是一个学生的基础,它用来帮你成才。徐校长遗憾地指出,现在,我们把本源忘记了,拼命地抓分数,我们的学校变成了“工厂”,把孩子往一个模具里塞,最后我们仰望了一些成功的学生,去忽视了模子外面所谓“没有成功”的学生,实际上,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徐校长还讲了一个石雕的故事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差异化教育的必要性——伟大的人看到石材,知道可以刻成什么样子,唤醒出来。而不是说我要刻一个什么东西,拼命去找。实际上每一块石头都有它的原形。
徐校长举了实验学校一个学生王可达的例子,这个孩子在学校就读期间拍电影、搞设计,徐校长都对他进行了“纵容”,现在王可达是在北京大学学建筑设计的大二学生。
像王可达这样的个性化学生在实验学校还有很多,徐校长最后总结说,“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因为相爱结合在一起,会留下最精华的天赋给到你的孩子。哪怕,今天数学考不好、英语背不出来,你依然要相信你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你只是暂时没有发现他在什么地方优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