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 要] 当代教育出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从这些现象可以透视出教育本身的问题——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因此对一直秉持的大学生教育理念进行反思是必然选择。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构建面向未来的大学生,大学生是未完成,也无法完成的存在,他成长于现在,成熟、成功于未来。教育真正塑造未来之才,在这个过程中感恩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关 键 词] 感动;感恩;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239-01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大学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承接着社会发展未来的重任,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感恩,这个属于精神范畴的词汇, 已经不再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词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那么我们可以说,会感动、有感情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表现。我们常常把那些不会感动的人叫做“冷血动物”大体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动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奢侈品。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感动了;很多学生说,现在的老师太不会感动别人了。细想起来,感动愈来愈成为教育中的稀缺资源了。
二、大学生缺少感恩情愫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调侃、逗乐、蹦迪、歇斯底里慢慢地侵蚀了我们的感观;学生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唱K、玩游戏占用了他们的业余时光。曾经有个美国科幻小说家预计在22世纪人类将失去两样本能,那就是笑和哭。如果真的如此,真不知该庆幸人类的进化、还是感叹人类的悲哀。细想起来,我们不会感动了吗?抑或说,我们感动的阈限值被大大提高了,敏感性下降了。一年或几年中,我们自己经营的生活,偶尔才会给我们的内心感动一下。无论是从哲学角度,或者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不会感动都是人类的一种退化或异化,人的本性是神性和动物性的结合,无论这两性的哪一性都是需要感动的,丢失了感恩就可能丢掉了我们的“根”。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学生行为不文明。比如,随地乱丢垃圾,尽管不远处就是垃圾桶;学生在課堂上做与上课无关的事,老师批评甚至顶撞老师;学生寝室卫生堪忧,不服寝室老师的管理;学生不服家长的管教,甚至离家出走。我们常会遇到:某位学生遇到了人生的坎,身边同学不但视而不见,甚至认为是自找的;某位学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老师表扬时,部分学生面无表情,甚至唏嘘的状态让我们堪忧;类似这样“情感缺失”的事还有很多,这其实在他们的表现中是不难看出的事实。
(一)家庭教育存在过多的偏颇
从孩子出生开始,他们就是父母的宝贝,只负责学习,很少承担家务,纵容了孩子不体谅父母劳动的辛苦;由于长时间的积累,他们认为做家务是家长愿意的事情,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久而久之,这些想法过渡到学校,大学生心里家长和老师所占的比重很少。
(二)学校教育过度功利化
自古,求学就被奉为上上差,学校更多的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这就造成教学成绩以及就业效果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这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不那么重要,感恩等德育教育很难进入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同时,学生考取大学后,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同时高校又将重心转移到专业技能掌握上,这一系列举措都与就业挂钩。所以,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进而导致教育育人功能的缺失。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
(一)创造优质的感恩教育环境
感恩教育的环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整个社会环境教育等。优质的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故大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优质感恩教育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的必要条件。同时,要充分调节和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作用,建立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二)开设多方位的感恩教育课程
感恩的情怀是多方面的,所以对感恩这传统美德,体现真善美的行为,我们要多方位设计课程。所以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纠正传统高校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情感的培养;重理论灌输,轻情怀培养的单方向教育,应重视感恩等情感的培养。面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的现状,很多专家以及学者均大声呼吁,高校应开设全方位的感恩教育课程,将感恩教育课程化。
(三)营造社会环境
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还离不开社会的感恩氛围。心理学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行为,受到肯定时往往反馈的是心情愉快;反之,就会弱化其初衷。现在的社会上总有些人把感恩不当回事,我们不能让这些人成为主流。如果这种感恩行为得不到大力宣扬,社会的感恩气氛难以形成。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让感恩发挥教育的功能。他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众多卓越的教育家都认为应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丰富细腻的情感。因此,我们从事教育的人,一定要带着感恩的心,来积极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社会。
参考文献:
[1]祝国超.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