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亚坤
[摘 要] 通过供需关系的分析,结合社会酒店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就目前我国的供需错位现象反思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原因及措施。
[关 键 词] 供需错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235-01
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和发展,使人们现实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较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维构建。在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们也在现实生活品质的提高中,对相关的服务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由于社会进程和就业理念的转变,也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供需错位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我国人力资源的储备中属于较为优秀的社会群体,对国内各地旅游业发展和岗位提供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中,普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点的灌输;培养出来的人才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睐。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旅游行业对相关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综合性人才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和标准,而在人才供需需求的提升中,却发生了供需错位的现象和情况。造成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因为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即高职不能按照现有教学模式来培养适应于当前社会需求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而这样的供需错位现象也是现今摆在高职院校及教职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原因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实际需求存在结构性的阶段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才特征、培养方向、培养规模、业务培养等教学内容。而在解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的前期,我们首先要对高职院校以往培养的人才进行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不同于高校,其实际吸纳和培养的人才,相比高校培养的学术型更偏向于技能应用型,而检验其院校的标准也从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转向了人才市场的提供。由此,我们认识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和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关联的,由于部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培养目标方向不明确、教师教学理念传统化、课程设置缺乏职业性等多样化的因素,也是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供需错位现象出现的原因[1]。同时,在社会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也逐渐了解到人才按照社会需求进行规范化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是供需关系均衡的关键和前提,也是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模式与酒店业需求都是不能进行有效适应的,即无论多么优良的选才机制还是酒店的用才环境,都无法从根本上对酒店管理人才的供需关心进行有效的错位调整。因此,为解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的问题,我们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模式构建: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当前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实的社会职位需求,即具备综合型、复合型、创新性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相关部门和教职人员要在实际了解并掌握当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体系归纳;在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中,实现校企人才供需关系的准确性和服务性。
(二)构建校企型的教学师资队伍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只限于教师的学历层次或职业研究上,同时,要注重鼓励教师走入酒店企业等一线工作岗位进行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和实践,让教师在了解酒店业最新发展动态的过程中,能充实实际的教学内容,并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最有价值的专业知识,也是确保师资走在学科前沿的关键。
(三)设置完善的酒店管理的课程体系
在实际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完善课程体系,从侧面角度上来看,是直接决定学生知识、技能体系的形成和培养。通过借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模式;将课程分为理论课、实践课和语言课三类。在其具有行业定向性的同时,又有综合性和创新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人际交流等方面。使我国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以职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框架中,构建出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酒店管理人课程体系[2]。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开展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供需关系上的反思的重要。在社会经济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学生在实际的就业认识上,已从以往的基本生活满足,转向了生活、经济等多方面的全面综合考核。因此,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其自身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中,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职业就业的培训和社会岗位职能的认识,在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提高其在职业职责和素质上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谢作渺,许敏.我国人才供需失衡分析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4):183-185.
[2]游富相.从供需错位现象反思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