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定位探析

2018-05-14 15:12李静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4期
关键词:战略定位共同发展一带一路

李静

摘要: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中国根据当时国际经济大环境提出“一带一路”,顺应沿线各国经济发展需求,要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共享发展成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定位;共同发展

一、引言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各国商贾来往不息,带来了商品和货币的流通。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各国经济如何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这时,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显得十分重要。中国根据当时国际经济大环境提出“一带一路”,顺应沿线各国经济发展需求,要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共享发展成果。

国际公共产品需求旺盛,并且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存在空白点,中国寻求的是共同发展,因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功底过硬,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适合这些国家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中国为它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顺应这些国家的需求,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去,既能促进国内企业发展,也满足了东道国的基本需求,因此,“一带一路”是深度工业化的拓展。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着公路、铁路、港口、飞机场、大型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的基础设施为这些国家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进行对外投资,要进行思想上的转变,首先是提升世界意识、国际意识、人类意识的高度;其次,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这些知识储备包括环境、法律、民俗和文化;再次,要具备一定的技能,要有语言能力、适应能力的锻炼,具体是要有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有解决纠纷所必需的法律知识,生活上要入乡随俗,沟通要过语言关,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当地人交流;最后,还要对当地风俗十分了解,具备了以上条件中国企业才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

二、“一带一路”概述

“一带一路”建设将贯穿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巴、中孟印缅、新亚欧大陆桥和中蒙俄等经济走廊构成“一带一路”的陆地骨架,其中中巴经济走廊注重石油运输,中孟印缅经济走廊强调与东盟贸易往来,新亚欧大陆桥是中国直通欧洲的物流通道,而中蒙俄经济走廊侧重能源开发。该战略倡议涉及交通、产业、金融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合作,覆盖4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3%,济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9%,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十年,这65个国家的整体出口将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成为真正的“第三极”。“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部署,同时也是践行中国发展理念的途径。自提出以来,引起了国内外政要、学者、媒体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与中国利益相关的地区大国和“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反响强烈。

三、“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

1.国内背景

我国经济经过快速发展时期,现在进入平稳过渡期,中国经济要实现软着陆,就要推动过剩产能的消减,国内传统产业去产能力度低,中国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通过出口化解部分过剩产能,发达国家的传统的出口市场已经很成熟,因此,通过实施“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开辟新的出口市场是很好的路径,同时能满足他国商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2.国际背景

国际关系复杂,局部地区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使经济倒退,加之连锁效应使得影响甚远。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力推和平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希望周边国家能够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分享发展成果。

四、“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

“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是“开放的国际性的区域发展战略”。在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就有为了促进当地发展而划定的经济带或自贸区,京津冀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河南自贸区等等,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为地方经济崛起起到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是国内区域发展的国际化,而且是开放的,既对沿线国家开放,也对沿线以外的国家开放。

1.对中国来说,是新开放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引进的部分技术,大多是发达国家过时和落后的技术,高污染和高消耗的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污染,加上外资企业对新技术的保密设置,中国很难掌握外国的先进技术。新开放战略强调走出去,资金要走出去,丝路基金、亚投行、中国境内的银行走出国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企业也要走出去,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工业模式、产业产能等走出去。总之,中国能走出去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具备了对外投资和建设的条件。

2.“一带—路”是中国的大外交战略

“一带一路”是主场外交,中国上合组织、东盟合作、G20、APEC、金砖国家、全球互联网大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处理好了和各国之间的关系,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之间的关系,发展之路才会比较畅通。团结最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互惠互通,共同发展。

3.中国的大贸易战略

21世纪,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满足国际贸易需求,应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扩大服务贸易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新举措。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服务贸易在世界上其他各国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我国鼓励服务贸易发展密集领域出口,提高中国服务貿易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营造条件促进货物贸易发展,优化调整货物贸易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适度生产高科技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竞争能力。在进口中也要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进口产品中科技产品的比重。总之,大力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注重研发技术服务。

4.“一带一路”下的文化战略

丝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丝路文化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凸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走廊,是中国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

在历史上,中国的饮食、服装、戏剧、茶、建筑、经典文化,都被传人西方,并且很盛行。现在国外的很多大学都设有孔子学院,很多国际友人争相学习汉语,多国留学生也首选到中国留学。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吸引着莘莘学子不远万里来求学,加强了文化交流。

5.把世界联通起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中国建立起世界互通之路,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计划,成为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的海上高速公路,建造的斜拉桥,是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印度尼西亚的基础设施物流成本因此降低至占国民支出的19.2%,大大减轻了政府负担。在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2008年6月中国获得了该港35年的特许经营权。中国上海连接遥远的中亚的天然气管道,可以让你在上海的家中打开燃气灶做饭,殊不知这天然气来自遥远的中亚,这是一项多么巨大的工程,既解決了我国的天然气需求,又为中亚的天然气出口提供了便利。在几内亚科纳里克,西非著名的海港,孩子们晚上在路灯下学习,电力极度短缺,电力制约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短缺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工业的瓶颈,中国为他们建设水力发电站。中国在巴基斯坦建立的风力发电塔,2014年运营发电,这是绿色的、生态的“一带一路”。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其品质影响世界,构建共建、共享、共荣的经济新循环。中国的高速铁路标准正成为世界的标准,这是中国标准国际化。中国的发展,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6.网络强国建设的需要

我国提出要建成一个网络强国,重要的是建好网络基础设施,同时需要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建设网络强国的基础雄厚,互联网发展要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我们要走在产业发展的前列;网络建设注重技术创新,国家应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对“一带一路”科学定位,既能使看清发展的方向,明确努力的目标,也能少走弯路。我们期待“一带一路”促进全世界的共同繁荣。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战略定位共同发展一带一路
集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与其框架的构建解析
浅析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新时期对加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