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唱指挥的案头工作与素质修养

2018-05-14 10:51曾美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6期
关键词:合唱指挥

【摘要】本文论及合唱指挥排练前应当做好的案头工作,包括对作品的选择、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的了解、对作品本体分析、总谱缩弹与范唱、设定准确的指挥手势,以及合唱指挥应当具备的作曲理论知识、指挥技法、心理学哲学素养等各方面的专业素养与心理修养。

【关键词】合唱指挥;案头工作;素质修养

【中图分类号】J615.1 【文献标识码】A

合唱指挥是一门通过特定的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将音乐中的艺术表现传达给合唱队员,引导合唱队员并与其共同完成表演的一种艺术。合唱指挥在合唱团中处于核心地位,担负着组织、排练、领导、表演各方面的任务,指挥者自身素养的高低对合唱团水平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合唱指挥在排练前的案头工作与排练是否成功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合唱指挥的案头工作内容

(一)作品的选择

作品的选择与合唱团排练演出能否成功有着直接的关系,指挥需要结合实际诸多因素的条件下慎重做出选择。(1)合唱是一门通过团体内各声部相互协调、相互统一而展现出来的集体性歌唱艺术,指挥必须对合唱团的整体音乐素养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包括合唱团的编制、合唱团的音域、合唱团的识谱能力、多声部和声听觉与视唱能力、团内成员个人的独唱能力等,在了解清楚合唱团目前水平的基础上,选择难度适当的作品,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大作品”,导致合唱团无法胜任,甚至导致演出失败。(2)在选择曲目上,指挥必须要结合演出的场合与用途。如在专业音乐会上演出,可选择中外经典合唱作品;在国庆节、建党节等节日庆典上应当结合政治、时代等因素选择红色经典歌曲;在新年音乐会及庆祝性的晚会上,选择曲目就该避开艺术性太强的作品,而选用气氛较为活跃、热烈的作品。(3)合唱作品的演唱与观众之间的共鸣十分重要,指挥应该结合听众的音乐素养及喜好,如根据听众是学生、中老年人、军区、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等选择适当的曲目。

以上都是针对演出而言,若是日常合唱训练,指挥应该结合合唱团实际水平,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一个长期的训练计划。日常排练应当以精雕细琢、合唱团能稳定地把握为原则,切不可一味追求难度大、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

(二)对作者生平的了解以及对作品背景的了解

要想指挥及演唱好一首合唱作品就必须了解这首作品。了解一首作品需要结合时代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把握该时期作品风格的整体走向。作品本体展现出的和声、曲式等都是外在的表现力,只有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当时的所处的环境及心境,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与意境,从而通过最简洁的指挥手势使合唱团表现出作品最深沉的内在张力。

(三)作品本体分析

作品本体分析包括对作品的调式、和声、曲式结构、创作手法、作品的力度层次、作品的速度层次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分析,这需要指挥具有较强的作曲理论基础。不同的调式具有不同的色彩,作品的和声与曲式结构关乎着音乐发展逻辑,力度层次与速度层次直接关系到作品表现力与作品的形式感,指挥在案头工作中必须明白整首作品中有几个力度层次,段落跟段落乃至乐句跟乐句之间存在几层速度对比,在仔细分析作品之后,设定准确的指挥手势。在细微的力度与速度变化之间,指挥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合理的二度创作。许多指挥拿到一个作品,不做任何案头工作,只看一眼作品有几个升降号,最高音到哪个音,匆匆忙忙就開始排练,这样排练出来的结果往往使作品没有任何层次感与表现力可言,甚至不能称之为合唱,只能算是独唱的集合。深层次的分析作品本体对作品内涵的表现至关重要。

(四)总谱缩弹与范唱

总谱缩弹与范唱是每个指挥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钢琴上弹奏总谱有助于指挥对作品进行较为直接的研究,钢琴能够较为准确地演奏出作品的整体音响效果,有助于指挥理解作曲家的艺术构思及使用的作曲技法,对作品整体有更好的把握。在不熟悉各个声部的情况下一边排练一边读谱,必然会导致排练效率的低下,熟悉每一个声部的旋律,并且能进行准确的范唱,这对指挥在合唱团中树立核心领导地位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范唱过程中指挥能更直接地体会作品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什么样的声音状态去演唱,同时也能切身体会到作品的哪些部分在演唱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从而提早想好解决的办法。

(五)设定准确的指挥手势

设定准确手势的目的是使合唱团员一看便能理解手势表达的信号,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大多数人仍然不理解指挥对合唱团的重要性,认为指挥只是一个打拍子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一个人,这样的误解与指挥自身的随意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些指挥对手势的设定不严谨,毫无章法,只是随意地挥动手臂,简单地划出拍子图示,这导致合唱团员无法理解手势的意义,干脆对指挥视若无睹,自顾自数着拍子唱,这时候的指挥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空架子,使合唱团的演唱质量必然大大下降。合唱指挥的手势应该结合作品本体,遵循“省、准、美”的原则。指挥应当在分析好作品的前提下,对作品的预备拍、气口、起拍、收拍、声部进行准确的设定,对不同合唱风格作品设定相应的手势,对不同的力度层次准确设定手位的大、小、高、低。在遵循“省、准”的原则下,可在手势设定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与表现力,达到“美”的原则,更好地启发合唱团员。指挥应当在最开始的声音训练阶段就要求合唱团在准确规范的手指下进行演唱,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对指挥自身的指挥技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六)设定合理的排练方案

设定排练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合唱团的整体水平、合唱作品的难易程度、合唱团排练的时间、排练的整体步骤、排练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排练所需要解决的现有问题等做一个循序渐进的详细计划。在对作品本体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及对作品缩弹、范唱的前提下,指挥应当了解整首作品的全貌及难点,并且结合作品本身,适当地写一些练声曲,以解决作品排练中可能会出现的演唱方面的困难。排练方案的制定关乎着指挥对合唱团整体的把控,制定一个详细的排练计划有助于指挥更好地应对排练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状况,从而更好地完成作品的演唱。

二、合唱指挥应具备的素质修养

合唱指挥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作曲理论素养,包括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作品的主题陈述、发展手法、作品结构、和声色彩、旋律风格等各方面的把握。扎实的作曲理论知识有助于指挥分析作品、了解作品。

合唱指挥应当具备扎实的指挥技法,在仔细分析好作品的前提下,设定省、准、美的指挥手势,用最清晰、严谨的手势将自己对作品的审美传达给合唱队员。

合唱指挥应当对哲学、人际交往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各方面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指挥并不是一个可移动的“节拍器”,一名优秀的合唱指挥必定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思想修养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通读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随着思想修养的提升,指挥能以更有条理、更合适的方式与合唱队员进行沟通,并且懂得如何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调动合唱团的积极性,激发整个合唱团发挥最大的潜力。激励合唱队员发挥他们的潜能对一名指挥者而言十分重要。

合唱指挥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指挥作为合唱团的核心人物,担负着组织、排练、领导、演出等多方面重任,每天面对少则几十号人,多则上百号人,多多少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一個合唱团的领头人,指挥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坚定自己的使命,必须费尽心思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排练过程中出现的重重困难,使合唱团达到最好的状态。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责任感,遇到困难就退缩,那么合唱团难以进步,这样的指挥也只能是一个不称职的指挥。

合唱指挥应当对合唱队员持以真诚的敬意。一个合唱团成功与否是指挥与合唱团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指挥虽是一个合唱团的领军人物,但是如果没有全体合唱队员的辛勤付出与默契的配合,指挥也只是一个空壳,无法发挥任何作用。在合唱排练过程中,遇到团员态度不严谨的情况,指挥应当提出批评,但是遇到由于合唱团的能力问题难以突破的技术难点,合唱指挥应当积极想办法解决,做好案头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合唱团员。只有对合唱团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合唱指挥与合唱团才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三、结语

指挥这个职业看似只简单挥动手臂就能带来鲜花和荣誉,实际上指挥者成功指挥一首作品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来完成案头工作,随后与合唱团进行长时间系统的排练工作,最后才能在舞台上完整地呈现一首作品。指挥唯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专业素质修养与综合素质修养,才能更好地与合唱团进行合作,呈现出更动人的合唱作品。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与合唱指挥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杨鸿年.合唱训练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房思钊.论合唱指挥手势之视觉艺术[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26(2):120-123.

[4]宋天宇.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曾美艳(1994-),女,湖南人,硕士研究生,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合唱指挥。

猜你喜欢
合唱指挥
合唱指挥的音乐素质与理论技能
谈合唱艺术的发展与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
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考
合唱指挥中预备拍的运用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表现
浅析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情感激发的影响
浅谈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
预示在合唱指挥中的作用
合唱指挥的案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