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魏秀秀
【摘要】“哈尔滨犹太遗迹”即指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侨居在哈尔滨的犹太人所留下的,在哈尔滨建造、使用以及与其活动有关的墓地和建筑等遗迹,是哈尔滨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各建筑实地考察、深入社会抽样调查、系统总结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其保护和利用现状、发现不足,并提出哈尔滨犹太遗迹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其能够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开发哈尔滨犹太文化资源,树立哈尔滨城市文化品牌。
【关键词】哈尔滨犹太遗迹;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哈尔滨犹太文化是其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充分开发哈尔滨犹太文化资源,加大对哈尔滨犹太遗迹的保护和利用程度,树立哈尔滨城市文化品牌,增加地域文化特色。哈尔滨拥有丰富的犹太建筑艺术财富,如何将它们更加妥善地进行保护和传承,发挥其最大的人文社会价值及商业价值,是我们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历史渊源
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和通车,使自给自足、以渔耕为主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哈尔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的二十几万侨民汇集于此,使哈尔滨由一座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其中犹太侨民在哈尔滨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大批犹太人来哈尔滨,这就推动了哈尔滨犹太人口的迅速增长。“20世纪20年代初,在哈尔滨居住的犹太人已经达到2万余人。他们在哈尔滨自由地从事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找到了无歧视、无迫害的乐土。”此后近半个多世纪,他们在哈尔滨建立了相当完整的犹太社区,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社会机构、犹太会堂、电影剧院、新闻媒体等;他们在哈尔滨还创建了远东犹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较早地开展了哈尔滨的金融业务;他们重视教育,创建了一系列的幼儿园、学校;开展了最早的商业贸易;置办了最早的食品加工厂……最重要的是,他们为哈尔滨留下了一批典雅壮观的建筑遗产。
二、哈尔滨犹太遗迹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政府主导主导下的保护工作
1.法律
为了加强对哈尔滨犹太遗迹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相继出台了《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起到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作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对不可移动文物本体进行破坏,否则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2.修旧如旧
进入21世纪以来,哈尔滨市政府十分重视哈尔滨犹太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哈尔滨犹太遗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利用。以犹太老会堂为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哈尔滨市对其进行了保护性修复,2004—2014年,哈尔滨市政府相继投入大量经费对犹太会堂建筑外观进行了修缮,最大限度地复原犹太老会堂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风貌的保护。2013年5月,哈尔滨犹太总会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建筑”。
3.改迁
1958年8月6日到1959年4月,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将犹太人墓地迁往新辟建的皇山公墓,哈尔滨市政府专项拨款对犹太宗教公会予以补助。1977 年,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出资对皇山犹太人墓地进行了整体维修、修复。此后又进行过多次修葺、养护,并规划修筑了甬道、门厅、围栏等,栽种了多种类的绿色植物。该墓地是目前东亚地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犹太墓地,被哈尔滨市列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加以保护。
4.再利用——公用商用
随着哈尔滨犹太遗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哈尔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现存的哈尔滨犹太遗迹进行了修缮,改动程度不一。为了进一步发挥犹太遗迹的使用价值,如今现存的犹太遗迹仍被沿用,其中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少部分为商用。如原犹太医院,修缮后现为哈尔滨市眼科医院;原协和银行修缮后现为东北虎皮草专卖店等。
(二)哈尔滨犹太遗迹的保护与利用的不足之处
1.规划错乱、交通拥挤
哈尔滨犹太遗迹零散分布在道里区和南岗区,而在道里区经纬街及其附街、通江街、中央大街及其附街相对集中。犹太遗迹街区多位于老城区,开敞空间严重不足,缺少步行空间和停车场,商业贸易与正常交通相互冲突,人行与车行彼此干扰,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商业用地占用绿化面积,休闲娱乐空间缺乏,环境质量差。
2.公众缺乏保护意识
就社会调查而言,大众对于哈尔滨犹太遗迹的认识不合理,也不关心其保护利用程度。缺乏法律常识,对相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甚至还有部分公众对哈尔滨犹太遗迹进行破坏。
3.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犹太遗迹周围交通拥挤,环境脏、乱、差,缺乏相应完整的基础设施。没有完善的电力系统,公共厕所贫乏,垃圾遍地且不能合理处置,严重损害了景区环境。
4.保护、宣传人才缺乏
根据哈尔滨犹太遗迹保护现状来看,相关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从目前哈尔滨旅游现状来看,哈尔滨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对哈尔滨犹太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发掘不够深入,缺少深刻了解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内涵的导游人才,大大降低了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资源的观赏性,阻碍了哈尔滨犹太特色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哈尔滨犹太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合理规划,划定保护区
针对规划错乱、遭受商业冲击和面临改造拆迁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为第一要义。据调查了解到的现状,哈尔滨犹太遗迹保护现状实在令人忧虑,许多本应得到挽救与保护的古建筑,却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浪潮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应吸取其他相关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哈尔滨犹太遗迹的合理規划,以建筑为点、以街道为线,形成以建筑为核心的辐射区域周边为保护区,即采用“面触媒”的方式,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犹太历史游览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顿遗迹环境
哈尔滨犹太遗迹遭商业冲击严重,遗迹周围环境差,基础设设施落后。为了更好地对哈尔滨犹太遗迹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有关部门应尽快着手相关工作,整顿遗迹周遭环境,对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遗迹进行建设。如建设疏散人流的通道,对影响建筑风貌的障碍物进行清理,对沿街其他建筑、绿化景观、交通及公共设施等进行综合整治。
(三)政府主导,多方位協调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履行自身职责,防止其受到损害;其次,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哈尔滨犹太遗迹的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与普法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联系起来,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保护氛围。同时,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强化管理,积极与各级文物保护主管单位进行协调,凡建设项目地域内有哈尔滨犹太遗迹的建设单位需及时报请、征求意见并切实做好保护工作。另外,无论是保护工作的进行,还是旅游产业的发展,经费不足确是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根据项目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并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基本的经费保障,助力哈尔滨犹太遗迹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对公众宣传力度
哈尔滨犹太遗迹不仅仅是哈尔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哈尔滨城市文化的一张不可或缺的名片。梁思成曾经说过:“最有效的保护就是让国民知道其价值,只有大家都知道是可贵的才会自觉保护。”由此可见,公众对哈尔滨犹太遗迹的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哈尔滨犹太建筑的价值,让公众了解它、走进它,才能更好地保护它。建立相应的网络宣传平台,与旅游单位,发放调查问卷,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宣传方式。其次,让全民参与进来,让公众成为保护哈尔滨犹太遗迹的主体,如建立哈尔滨犹太遗迹保护团体或志愿组织等,呼吁全体公民共同关注,不断地提高文物保护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本文通过概述哈尔滨犹太人建筑遗迹的历史渊源,根据其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其现存的规划错乱、交通拥挤、商业冲击、改造拆迁等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合理规划、政府协作、加大宣传、培养人才等相应的措施,以期探寻哈尔滨犹太遗迹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总而言之,我们应当认识到,只有更加地珍惜和重视哈尔滨犹太遗迹的存在,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才能为它注入永恒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启龙.略谈对哈尔滨犹太人旧址群的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6(7).
[2]刘大平.哈尔滨近代犹太建筑的艺术特色与保护利用[A].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营造》第四辑)[C].2007:491.
[3]王洲,潘可馨.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