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元素在浸没式戏剧中的优势和作用

2018-05-14 10:51毛乾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3期
关键词:戏剧舞台舞蹈

毛乾婷

【摘要】舞蹈的肢体动作、表现形式、编创的功能被大量运用在浸没式戏剧中,并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沉浸式戏剧中主要采用舞蹈作为主要语汇,舞蹈元素被贯穿于整部戏剧,舞蹈在此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整合了整部剧其他艺术元素,充分发挥了舞蹈在沉浸式戏剧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元素;沉浸式戏剧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文化水平的提升,观众的艺术鉴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接触和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在《不眠之夜》《泰坦尼克号》《死水边的美人鱼》等作品的相继公演后,浸没式戏剧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舞蹈作为肢体语言表现人的情感与意识被大量运用在浸没式戏剧中的艺术形式,也获得了极大成功。

2016年12月由英国Punchdrunk公司和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制作的浸没式戏剧《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上海版火爆上演。其剧本以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作为原型进行创作,故事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有着超过10条故事线。演员演技精湛,举手投足之间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充满张力,中间段落献祭的场景和最终处死麦克白可称之为艺术与美学的极致体验,让观众大呼精彩。与其他戏剧不同的是,这部浸没式戏剧主要采用了舞蹈作为主要语汇,舞蹈元素贯穿了整部戏剧,舞蹈在此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整合整部剧其他艺术元素,充分发挥了舞蹈在沉浸式式戏剧的作用。

一、关于浸没式戏剧

戏剧是演员通过剧本,以演唱、肢体动作、对话、音乐、道具等方式来叙述故事或者表现生活情境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歌剧、舞剧、话剧、哑剧等多种表演藝术形式。戏剧的四大元素有“演员”“故事”(情境)、“舞台”和“观众”,其中“演员”是戏剧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演员通过自身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表达出剧本中的情节内容以及编导导演的立意;戏剧中的“戏”字就是依靠演员演出来的。 “故事(情境)”是在舞台上表演剧本的内容、情节、环境、气氛。“舞台”是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为演员提供表演的空间,它可以使观众在演出的时间段里能集中注意力观看演员的表演。

浸没式戏剧,又称为沉浸式戏剧,是一种新兴的、没有固定舞台的戏剧表演形式,演出过程中演员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观众也不再局限于观众席,他们可以随意走动选择不同场地或者跟随不同的演员观看戏剧,甚至可以和剧中演员互动共同完成某一段情节;不同空间和时间,观看到的剧情也会有所不同,观众与演员间的互动性更加显著、不受演出形式的限制。

浸没式戏剧与传统戏剧不同,它打破了传统戏剧四个元素中“舞台”的概念。传统戏剧中演员在规定的区域(舞台上)表演,观众坐在观众席上观演;而浸没式戏剧没有固定舞台和观众席的概念,观众和演员可以在同一个空间里,观众可选择任何的观演方式,近距离的、不同方位的,并且可以随着演员不同表演场地的更换进行移动。根据导演的设定,有些剧情场景也可以进行演员和观众一对一的互动,让观众参与其中,加强了观众的体验感。以《不眠之夜》为例,整台戏剧在上海北京西路某酒店的整栋大楼内展开,观众可以无限接近所有布景、情节、演出人员,并随机进行各种互动,唯一要求就是全程佩戴白色面具,以“幽灵”的角色作为旁观者浸入戏剧。进入酒店的观众会分到不同的楼层进行观演,每个楼层都以实景作为布景,有舞厅、卧室、街道、墓地、街道、医院等,在这些场景同时进行着主线和副线的故事演绎。观众可以选择不同的演员追随他的故事线观看戏剧,也可以任意走进一间屋子翻看道具找寻一些故事线索。这种形式的表演区域打破了固定舞台的概念,使观众不再局限于观众席上,从被动的角色成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观演角色。

无固定舞台的表演形式,使得浸没式戏剧形式淡化了时间顺序的概念。更多的观众看到的是某一个场景或某一段故事,等观演结束后慢慢回想体会,整理思绪。通常每一场浸没式戏剧演出,都会从起始巡回演出2-3遍,并没有按时间顺序叙事的概念,巡回演出增加了观众跟随不同的演员观演的机会,可以使他们体会到更多的内容。所以浸没式戏剧不是以讲故事为目的,或者是以表达导演的观点为目的,而是在特定的环境内,在一个故事里让观众自己去看、去感受、去体会。所以每一个观众进入这场演出后因其跟随演员的不同、出现的地点与时间的不同,都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热情、好奇的粉丝观众会去看几遍甚至几十遍,每一次进入剧场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这正是浸没式戏剧火爆的原因之一。

二、舞蹈作为浸没式戏剧表现形式的优势

在浸没式戏剧中,剧本是整部戏的基础;音乐烘托气氛与情境,并且能够让演员在不同的空间里把握住表演时间,使表演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会有冲突;而舞蹈是这部戏剧主要的表现手段,有些浸没式戏剧中没有台词,所有的剧情以及情感交流都通过演员用舞蹈的方式表演出来。舞蹈作为主要语汇,使戏剧更具特点。

(一)舞蹈的肢体语言保证观看者更能体悟真实感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人体的各个部位在通过运动的过程中传达人的思想,形象地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包括了五官表情和身体动作。身体动作,包括头部动作、躯干动作、四肢动作等;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姿态、表情都可以表达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常说“身体是不会骗人的”,通过实验发现,一个人要向外面的世界传达信息,言语占百分之七的比例,声音语调占百分之三十八的比例,另外百分之五十五需要用体态语言来传达信息,而肢体语言通常是“下意识”的动作,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

选择舞蹈作为浸没式戏剧的表现形式,一是保证观看者更能体悟真实感;二是让观者更有浸入感;三是使整个戏剧更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是通过对生活中的身体语言的提炼加工形成的一种表达情感和心理,在时间和空间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德国现代舞蹈家玛丽·魏格曼强调了舞蹈的直接性:“舞蹈是表现人生命的情调的一种活生生的语言——是翱翔在现实世界之山的一种艺术的启示,目的在于以较高水平来表达人的内在情绪的意向和譬喻,并要求传达给别人。最重要的,舞蹈要求直接传达而不要转弯抹角。”创作者运用舞蹈来体现浸没式戏剧,可以有效增加观众对该部剧的感受和体悟,凸显浸没式戏剧的真实感。舞蹈是在一种直观的艺术,演员表现出来的舞姿、表情、动作的律动、服饰的穿着打扮,都可以引起观众注意力,提高了观众真实的体验感;通过人物之间的肢体接触,表现了人物的关系;这种直观表现手法,使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舞蹈使浸没式戏剧更具艺术性

在浸没式戏剧中,舞蹈比其他其艺术形式更具感染力;不同的舞蹈动作,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舞蹈中每一个舞姿、动作、表情、节奏都是在传达一种信号,具有一定的意义,使观众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世界。舞蹈的感染力极强,演员的举手投足,一个眼神,甚至动一动手指,都能够传情达意。随着动作的韵律,体态就能够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状态。在舞者的舞动中,能够突显出人物的特点,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生动,在舞台上更能活灵活现,提升整部剧的艺术审美价值。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不是简單地复制生活,艺术创造是选取生活中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东西,能够在表现的过程中碰触观众心灵的内容和细节,同时又能够体现编创者想法的东西。使观众找到和创作者的一种共性,产生共鸣。在社会生活中人表现情感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是对感情自然流露,没有经过加工和修饰的。舞蹈作为一门艺术,通过对人物和事件加工、提炼和取舍;它可以通过对人物表情夸张表现,或是身体舞姿、动作的重复、速度变化等使人物情感更加外化,更加饱满丰富,可以更充分、深刻、淋漓地表现故事情节,使观众感受到艺术的同时带来情感上的冲击,进而体会到浸没式戏剧作品反映的生活和主题思想。

(三)舞蹈能更好的抒发浸没式戏剧中人物的情感

舞蹈把现实生活中的静态和动态动作通过提炼、加工,艺术化地表现出来,选择在表现的过程中碰触观众心灵的内容和细节,使观众产生共鸣。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说肢体动作占有时间(节奏)上不同,运动过程中动作不断强调重复,动作幅度大小变化等方式都可以更好地使人物情感外化,有效呈现创作者的观念和想法。例如,《不眠之夜》中麦克白在客厅遇到并刺杀麦克德夫夫人这段戏,编舞者用了一段激烈双人舞表现了这段内容,舞段中加强了麦克白动作的力度,在与麦克德夫夫人接触中用了拖拽、扔、扛上肩、转身把她摔在地上等一系列双人舞配合动作,来突出戏剧冲突;而麦克德夫夫人则用了许多舞蹈里的滚地动作以及双人舞跳接动作,来表示极力想逃脱。最精彩的一段是麦克白杀死她的过程,采用重复的办法,一次次抱起麦克德夫夫人,用不同舞蹈动作摔下、扔下她。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麦克白的残忍以及一定要杀死她的决心。让所有观众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同时感受到了麦克德夫夫人的无奈和恐惧。舞蹈对于动作的选择不是随意的,都是创作者有目的的选择;通过舞蹈演员表情、姿态、动作变化,以抒发浸没式戏剧中人物的情感。

三、舞蹈元素在浸没式戏剧中起到的作用

(一)“内模仿”审美过程,使观众沉浸、更易感染

“内模仿”是人在观赏时心理产生模仿的一种行为,侧重于结合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一种审美感受和审美心理。就如同婴儿在没有产生自我感知能力时,大人对她笑,她也会笑;看别人吃东西她也会流口水。或是人们看别人跳舞时,自己也会手舞足蹈,看到一个建筑物时,心里也会模仿它的形状、它的线条感。这就是客观存在心理内模仿的行为。

从“内模仿”理论可以看到,舞蹈作为沉浸式戏剧主要表现方式是有一定优势的。舞蹈的动作、舞姿、运动的律动通过肢体静态与动态变换中表演出来,就如同行走的建筑物直观地把戏剧的内容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使观众在观演的过程中始终进行着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迅速调动自己的动觉,产生想象,进入舞蹈情境,感受舞蹈的情感和情绪,仿佛把自己作为演出中的人物,这就是浸没式戏剧最想要达到的效果。

(二)舞蹈元素在沉浸式戏剧中引领观众的审美

在浸没式戏剧里,每一个角色都会在不同时空进行表演,主线和副线的故事情节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发生。演员转场速度非常快,并且没有任何提示。观众就算紧跟演员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跟丢,不得已去寻找其他演员或是去探索场地。这也是导演想在同一场地中将近百个观众进行分流的一个方式,也是让每一个观众在进入这场戏剧里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体验。我们常说观众是“上帝”,其实想表达无非就是观众对于戏剧重要性。编创者在创作的一开始就已经预想到了整个的观演过程,才能够使得戏剧完美演出,让观众在创作者预先设定的审美方式去参与戏剧中。

德国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家瑙曼曾经说过:“作品不仅创造了接受的需要,也创造了满足这种需要的材料和接受的方式。每一部作品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意义、一种特有的结构、一种个性、一系列特点,这一切为接受过程预先规定了作品的接受途径、它的效果和对它的评价。”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现在的沉浸式戏剧,编创者的意图已经在里面了,他潜移默化地引领观众的审美,启发观众对于这部戏剧的思考,积极地指导观众的审美,提高了他们的接受意识。观众在观看时,是凭借自己的直觉和感觉,当跟着舞者有意识地体会剧情感受情感时产生共鸣,形成了印象化的审美经验。

(三)舞台融为一体

舞蹈具有综合性,以及同舞台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多个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用。《不眠之夜》献祭舞段,可称之为听觉视觉的极致体验。在音乐中,三位女巫的扮演者舞动着身体把婴儿举在空中,其中一位舞者跳上桌子,带上牛的头,开始祭祀的舞蹈,音乐中充满了嘶喊尖叫,整个这一层空间里只有黑白两色,周围的观众看不清旁边人的脸,白色电脑灯急速闪烁,把舞者的动作都切分成了一个个断点,营造了恐怖的气氛。舞蹈编导对道具与灯光的运用,使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成为了演员 ,成为了观赏祭祀的一分子,在音乐中把整个舞台融合到了一起,渲染了整个场景。这种群演方式的演出使观众的参与感很强,如同自己也是戏剧情节中的一名演员,身临其境地感受《不眠之夜》的剧情。

四、结语

新近蓬勃发展起来的浸没式戏剧,舞蹈作为该类戏剧的主要语汇,舞蹈元素贯穿整部戏剧,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舞蹈在该类戏剧中的重要性、特殊性,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在现有的观众群体中,能够真正用专业的眼光去欣赏舞蹈、理解舞蹈的人实际上已并不多。舞蹈是个综合艺术,现在许多艺术形式都把舞蹈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浸没式戏剧、音乐剧、杂技、歌剧等,舞蹈的发展方向和表演形式不应当只是局限在舞蹈作品和舞剧之中,或者是局限在固有的表现形式中,应该多一些途径让各类型的观众们更加懂得舞蹈、理解舞蹈、喜爱舞蹈;虽然小众,却同样有被认同的骄傲。

猜你喜欢
戏剧舞台舞蹈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舞蹈课
台上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画与话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我们的舞台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