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君
【摘要】随着国产电影产业化进程加快,平民化的作品迅速流行起来,其在取材、叙事及制作等方面区别于其他电影的美学取向,重新定义了国产电影的发展图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电影美学的相关概念谈起,结合国产电影的美学困境,从不同侧面论述了电影中的平民美学特征,旨在对中国电影的制作起到借鉴作用,引领大众审美的电影发展。
【关键词】电影;平民美学;取向;借鉴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社会的缩影,电影总是能够为观众设置一个宽阔的叙事空间,以宏大的背景、清晰的故事情节和现实问题的披露,将人世百态以“戏剧化”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在当前电影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为了与世界接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电影在努力探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在世界电影经济发展的逻辑空间里,正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受此大环境影响,如何权衡中国大众的审美口味和需求,成为摆在广大电影从业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或许并不光鲜,或许并不高贵,平民电影凭借那柴米油盐加上一些戏剧冲突的小情节,成为其中的一匹黑马。其的成功得益于大众是影视的消费者,他们会依据自身的期待和需求去选择,其审美心理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国产电影产生影响。而平民风格电影的那种平民化的表达,折射出的是真实的社会现象,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尤其是其与艺术的结合与碰撞,更加符合电影艺术正在寻求的本身的价值性和文化性,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产电影的传播中呈现出某种微妙的生存之境。
一、关于电影美学的相关概念
对电影美学的研究探讨由来已久,相关的名词和概念层出不穷,媒介美学、新生代美学、暴力美学等,无不体现着电影美学的多样,但也因为如此,电影美学这一概念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综合来看,电影美学是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其本体不仅关系到电影的本体,还涉及到美学的本体,是建立在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电影艺术的美和审美方面。就其属性来看,电影美学的属性是电影艺术的哲学,其发展对整个电影行业都是十分有利的。具体到电影美学平民化角度而言,电影需要从大众的角度入手,深入探寻广大人民群众对电影的需求,如此才能更好地对美学进行研究,促进电影美学进一步发展。
二、国产电影的美学困境
受传播环境与经营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国产电影在审美表达方面产生了明显变化,除了视听技术方面的审美变化,还包括电影语言的多样化以及各元素之间的审美构成。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完美的,其在扩展故事创作和价值追求的空间的同时,给大众审美带来了时尚化、娱乐化、商业化的某种媚俗性选择,出现了一些有待完善的不足之处。
(一)观众的多样化口味难以调和
在当前的国产电影中,浓厚的商业观念成为了共同的趋向。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观众,实现理想的票房,很多电影导演对电影的价值意义毫不在意,更多的是将其作为获取利益的商品。然而,这样的倾向只能使电影成为一种缺乏精神和价值的商业模式,其票房也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数字,毫无价值可言,其结果也只能是在观众短暂的满足后即被舍弃,成为鸡肋之作。事实上,观众是复杂的集合体,他们有着多样化的心理需求与精神诉求,这种不同延伸到电影领域,表现出“众口难调”的文化弊端。如果这一点得不到重视,那么中国的当地电影将失去自身的价值,失去存在的意义。
(二)忽视镜头在艺术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已经有了更大意义上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满足,催生了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为了赢得大众和票房,电影开始向一种更加商业化的亲密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无论是导演的个人风格还是故事架构,都与商业进行结合,使电影以一种崭新的娱乐形式出现。但这种“真实”是一种超然的追求,全部的中心放置在故事和“娱乐大众”上,忽视了镜头在艺术中的作用,致使语言、照明和音乐趋于简单,使电影的整体价值大大减弱。
三、国产电影的突围——平民美学
伴随着国产电影创作者的“现实化”表现,电影中取悦观众的成分越来越多,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电影的制作总是不自觉地偏离自己的方向和位置。而大众审美的变化,则更加与日常生活需求和满足形式联系在一起。在这些现实因素的碰撞与交叉中,一种形式逐渐成形并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平民美学。在当代中国电影中,这种美学范式逐渐获得肯定,并在多方面为大众的精神世界提供着营养的供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发展路径。
(一)时代的写照
在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与当地的各行各业的支持联系紧密,尤其是某种行业的发展,总会带有该地区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着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时代的生产状态和生活习惯。从这一点出发,我国的很多国产电影开始从这一视角探入,出现了专门表现某一地区的某一行业的平民化电影尝试,电影《春蚕》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就是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主人公老通宝一家勤劳养蚕,加上当地气候适宜,他家的蚕茧获得了大丰收,但纺织厂的意外倒闭,让老通宝一家陷入了困境,辛苦一年所养的蚕卖不出去,失去了原本的收入。整部电影在叙事方面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语言,也没有激烈的冲突,更没有好人与恶人之间的明确分别,而是采用朴实的手法,细腻地表现了养蚕农户们的情感,虽然是一个严肃的事件,却娓娓道来,引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导致蚕农破產。另外,电影完整地展现了当时养蚕行业的生产流程,堪称完美融合了中国民俗的优秀的国产电影。
(二)情感的宣泄
平民美学在电影并不意味着单调与单薄,它可以是专业的、百姓的、现实的、温情的。深入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此类电影的情感宣泄更加细腻和彻底。无论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最人性的、最能触动人们心中真情的作品。首先,冷峻的平民电影风格。导演贾樟柯是创作平民电影的代表人物,他有着难能可贵的平民意识,在其电影中总是试图通过电影这个媒介去表现被主流电影所遮蔽的某些中国现实,去感受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在贾樟柯看来,“每一个行走着的生命个体都能给我们一份真挚的感动,甚至一缕疏散的阳光,或者几声沉重的呼吸。”所以,他总是用最原始的镜头语言和最简单的光影创造出平民化的作品,关注草根生活,给予弱势关怀,赋予人性尊严。从他的电影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遍地繁华的另一面,枯藤荒草,莫名感伤。这种冷峻的电影风格成为当代电影市场中的一种独特存在,值得那些仅追求票房最大利益化的导演思索。其次,温情的平民电影风格。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催生了许多新鲜事物,微电影便是其中之一。这样的电影并不追求宏大的场面和专业的技巧,而是成为了大众表达情感的工具。以筷子兄弟的作品《老男孩》为例,该片所展现的是80一代对青春逝去的伤怀,剖析他们面对心中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时的纠结。由于不是专业演员,他们没有太多的表演技巧,更多的是采用非职业化的形式展现自己或是自己身边的人。然而,正是这样的朴实与自然,触动了当代年轻人最柔软的心弦,赢得了一边倒的好评局面。其中,最精华的部分便是那一份温情的展现。
(三)艺术的延伸
目前,在我国的电影市场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受精神文化需求的促使,人们更加乐意去电影院观看电影,但在饱含激情地观看之后,那种原本充满审美期待的电影作品却被平淡所淹没,难以引发人们更高层次的情感共鸣,毫无艺术的延伸。为此,电影在创作时应寻求艺术性、商业性、娱乐性的内在平衡,既要把握影视产业的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电影艺术的美学提升,积极与大众化审美建立某种和谐互动,实现审美维度的延伸。平民风格电影正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它在认识上的启迪、灵魂上的净化和精神上的升华之后,能够赋予观者更高层次的审美上的“和合”之感,使思想与艺术的审美化表达得以充分显现。
四、结语
电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大众的影响,大众的审美决定了电影美学发展的取向,而大众也有赖于电影所提供的审美快感。从这一角度看,在电影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美学的存在和商业的发展,既矛盾又关系密切,正确处理好电影美学和商业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电影行业得到整体性的进步与发展。所以,以观众的需求为导向,配合平民化的叙事策略,将深刻的寓意注入平凡的故事情节当中,以小见大才是好电影的基本准则。
参考文献:
[1]姜小渊.时代背景下国产电影的平民美学[J].电影文学,2016(22).
[2]樊琪.大众视角下国产电影的美学取向[J].电影文学,2015(7).
[3]骆志伟.平衡、博弈与延伸:当下国产电影的美学取向探析[J].电影评介,2012(12).
[4]李禹萱.当下电影美学与商业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