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河南鹿邑满族盛京舞的传播策略探索

2018-05-14 10:51师婧菲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2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新媒体时代

【摘要】满族盛京舞是河南鹿邑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它具有独特的地区文化传播符号,鹿邑人民集体的文化记忆,民族精神的积淀与延续等传播价值。为应对新媒体的冲击造成的传承困顿,满族盛京舞有以下三种传播策略:注重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创新传播信息,连接校园,以便于扩大传承渠道。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满族盛京舞;传承断代;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满族盛京舞的文化传播内涵

满族盛京舞为满族宫廷舞的一种舞蹈形式。盛京为后金(清1625—1644)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天命十一年清太宗皇太极即位,扩建沈阳城并营建宫殿,天聪八年改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盛京为留都。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满族舞蹈历史悠久,是先民们喜庆时的一种民间自娱形式。自女真族完颜部建立金国、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清)以后,在庆丰收、庆功、庆寿、册封后妃、聘嫁公主等喜庆大典时,有组织的舞蹈庆贺是必不可少的。后来,经过舞蹈家、乐师的整理提高,逐步进入皇宫内院表演。因皇太极将沈阳都城改名盛京,盛京舞之名亦应运而生了。满族宫廷舞原是庆丰收、庆功等庆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后来发展到宫中表演,故名盛京舞。

满族盛京舞是以鹿邑县境内(马铺镇为中心)为主要活动区域的满族宫廷舞蹈一种表演形式。鹿邑马铺镇是河南省乃至全国满族完颜姓的最大聚居地,满族文化底蕴深厚,是鹿邑县粮、棉、烟主要生产镇,商临公路贯穿全境。马铺每天逢集,三天逢会,商贸业较为发达,物资文化交流频繁。因此,满族盛京舞影响面较广。舞者身着五彩旗袍,头戴高耸华丽的旗首(现多称为格格帽),脚穿高底旗墩,手持团扇、手绢等饰物,踏着节拍,欢快地舞动。其主要的步伐是吉祥步,舞姿庄重优美,稳健大方,恬静活泼,充分体现了满族人豪放、热情的性格。现有满族舞业余表演团体一个,参与表演者40余人。剧目有《盛京舞》《寸子步》《满族风情》《走清宫》等。

二、满族盛京舞的传播价值

(一)独特的地区文化传播符号

鹿邑的满族盛京舞形成于后金时期,近四百年的历史。它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是一个节奏迟缓、潜移默化的过程,渗入了历代人们生活实践的细枝末节,故满族盛京舞体现出鹿邑地区人民特有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是鹿邑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符号,舞蹈中所蕴含的豪放、热情的性格正是马铺镇人民的性格展现。人类行为是文化的,它包含了一个塑造和表达任何人类本性、需求或存在特性的符号容器的建构过程[1],民俗舞蹈以鲜活的形式承载着人类地区文化的各种符号象征,满族盛京舞无一例外地代表了鹿邑独特的文化气息。

(二)集体的历史文化记忆

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2]鹿邑满族盛京舞传承着鹿邑马铺镇地区的历史文化,是马铺镇地区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的表征,它是一个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和延续。满族盛京舞从后金时期产生,承载着当时的后金文化,经过500多年的时间洗礼,又先后吸收了几个朝代的历史文化,舞蹈本身的仪式变迁、舞步的变更、服装的变化、曲谱的增多都是为了适应时代文化的变迁。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映着经济基础。满族盛京舞是时代历史留下来的记忆。

(三)民族精神的积淀与延续

鹿邑满族盛京舞是满族人民特有的舞蹈,它的服装、舞步、曲谱都有浓厚的满族风格。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治制度、民族的政治制度、民俗的伦理、民族的法制、民族的风俗以及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技能都具有民俗精神的标记。”[3]鹿邑满族盛京舞中蕴含了满族人积极向上、热情豪爽的生活态度。鲜艳的舞蹈服颜色代表着明亮活泼的民族性格,轻盈快捷的舞步展现了马铺镇满族人干练干脆的做事风格,轻松明快的曲谱是马铺镇满族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一个民族的民俗舞蹈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的外现,而满族盛京舞就是鹿邑满族人几百年沉淀的生活态度和积极面对生活的民族精神。

二、满族盛京舞的传播现状

盛京舞盛行于康熙年间,由完颜琳(康熙五十九年贡生)加以系统整理,指导族人表演,用二胡、鼓,钗,锣等乐器加以伴奏。到清末以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族人无心舞蹈,此艺术慢慢地被搁置,被淡忘。直到建国初期,完颜芝萍等人将这门艺术加以发掘、整理、系统提高,用《青海湖》曲伴舞,组织妇女学习,农闲时强身健体,自娱自乐,将盛京舞这种古老的藝术传承了下来。古老艺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逐渐被人们所接受。2012年4月,在鹿邑县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中被鹿邑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奖。2012年10月18日应邀参加安徽省合肥市少数民族文化文艺展演,2013年2月21日参加周口市少数民族文艺展演,获得一致好评。

近年来,满族盛京舞作为传统民俗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受众群在不断缩小,几近无人问津。因为缺少关注度,舞蹈表演人员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放弃表演,导致盛京舞传承人难以寻找。盛京舞乐谱师难以专注于舞蹈乐谱的创作,舞蹈表演创新停滞,难以生产出满足时代的新产品。如此恶性循环,满族盛京舞濒临传承断代危机。

三、新媒体时代满族盛京舞的传播策略

(一)注重媒介议程设置功能:从隐形到显性

微信、微博、直播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加速了传统民俗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过去勾选于一地,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隐形或半隐形地方性民俗活动,经过新媒体传媒的拍摄、加工、复制、传递,逐渐成为显性民俗文化。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地域的封闭性,为传统民俗发展提供了无限大的生长空间。在社会转型期中,乡土社会逐渐开放,地域边界日趋消失,文化传播环境多元化、融合化,传统民俗文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在外来文化和城市文明的挤压下,遭遇“祛魅”和“自反”,使受众心里的根系逐步“断裂”,失去了传统文明的血脉。集成、发现和传承民俗的任务无疑落到新媒体的肩头。首先,利用新媒体广泛的传播空间和强大的影响力来为鹿邑满族盛京舞造势,发挥微博头条的议程设置功能,将满族盛京舞推入大众的视野中,形成一个社会的讨论话题。其次,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将满族盛京舞的舞步、乐谱、服装等用音视频的方式保存下来,使得濒临断代或隐匿沉沦的满族盛京舞得到全面、细致的保护,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二)传播信息的创新:紧跟受众需求

“活态性”是民俗传播的本然形态,也是其生命线,是民俗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之一。[4]民俗文化只有不停地发展,创新内容,满足时代受众的需求,才能发展传承下去。满族盛京舞在继承传统舞步的同时,也要加入一些现代的舞蹈因素,曲谱创造也应适应时代的音乐大背景,使其整体为受众所认可,符合受众的舞蹈审美价值观。新媒体时代,受众趋于片段化和碎片化阅读,满族盛京舞传承人应将舞蹈表演视频剪辑成一个个精彩的小片段,并上传到新媒体平台上,吸引受众的注意。

(三)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连接校园

校园是新一代社会继承人成长的地方,传统民俗应亲近校园,以便“记忆”与“延续”。满族盛京舞的表演团队不能仅止于舞台表演,应着重于校园演绎。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是满族盛京舞的传承所系。在中小学校园中开设民俗舞蹈课,将满族盛京舞的历史文化内涵、表演形式传授于校园中,形成一种固有的文化传播途径。大学是学术研究的天堂,将满族盛京舞推广进大学,吸引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扩大舞蹈的文化内涵,深化满族盛京舞的历史传承。一个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脱离青少年群体是不会得到传承和发扬的。而校园,就是接触青少年群体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0).

[2]仲富兰.现代民俗流变[M].北京:三联书店,1990(45).

[3][德]黑格尔.黑格尔政治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9).

[4]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18).

作者简介:师婧菲(1994-),女,汉,河南省新乡人,郑州大学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新媒体时代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