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冉 李洪业 唐敏
[摘 要] 我国高职院校已从规模化建设发展为内涵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术失范现象频繁出现,学术监督机制是高校学术管理的核心,及时发现高职院校在学术监督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客观分析,并建立有效的学术监督机制至关重要。建立学术监督机构是抑制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手段,是对道德教育规范的补充。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术监督机制;学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212-01
一、高职院校学术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工作在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我国社会中一大批工作在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是由高职院校培养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针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因而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素质:(1)胜任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2)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善于总结科研成果。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高职院校从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建设。因此,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术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学术监督机制,有助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并从源头上根除“学术泡沫”“学术造假”等行为,是目前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术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学术监督机制是学术监督事务及其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和制度的总称。学术监督机构包括各级学术组织机构,如各级学术委员会、学科委员会等。人员包括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学术监督制度是有关学术监督事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规则。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术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均设立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因此对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设立框架已十分健全,但是这些学术组织仍然在行政体系下运转,并没有独立的运行机制,最终成为行政权力的延伸。學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重点体现在权力分配不清、学术组织职能不明确等方面,导致行政权力膨胀,学术组织权力监督环节薄弱。
(二)学术监管机构人员配置与学术文化建设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学术监管机构学术人员与行政人员交叉任职,导致高职院校内部兼职身份人数众多,组织权力边界模糊,使权力冲突聚焦于利益的协调。以学术委员会为例,其成员具有院校内部学术方面的最高审批权,然而,学术委员会一般由校长及校级中层领导构成,多重身份导致学术管理决策偏向行政管理决策,科研型教师群体利益无法得到体现。
三、高职院校学术监督机制构建对策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术机构、学者、教师和学生在学术事务中出现的一些学术道德失范及学术不端行为等现象问题,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术自律,自觉遵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学术监督机制。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术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
为彰显学术权力、保障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建立学术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配,通过制度规范明确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的界限,划分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职能。行政权力主要协调和处理学校行政工作,学术事务应由学术委员会全权负责,各司其职。
(二)通过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强化学术监督权力
限制学者型领导权力,保障科研型教师群体在学术利益上获得机会均等;改变学术委员为代表结构,加大纯科研型教师身份代表比例,降低各类领导干部的比例,对学科带头人等可给予比行政领导更多的经济待遇等。
综上所述,建立学术监督机制不仅是对道德教育规范的补充,也是抑制我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手段,学术监督机制的构成需要从构建合理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学术民主监督机制、引入奖惩制度四个方面着手,从而形成有效的学术监督机制体系,促进学术自由与学术繁荣。构建与完善高校学术监督机制,有利于净化当前学术风气,也有利于提高学者本身的学术道德素质,更有利于学术本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大学如何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N].中国教育报,2005-02-04.
[2]蔺全丽.我国学术监督及惩戒机制的建立[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6):923-924.
[3]马洪波,彭强.学术权力体系构建与教授委员会运行机制[J].求索,2005(9):135-136.
[4]马陆亭.建立让大学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制度和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50-51.
[5]邹长城.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结构及运行机制[J].求索,2005(5):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