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婷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的转型,中职学生在整个社会建设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于是影响他们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也成为当下重要的关注热点之一。调查中职学生生命意义感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探求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生命意义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238-03
“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追求职业或追求知识”,美国教育家华特士说,“还要教育人们感悟生命的意义”。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會的转型升级,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问题越来越突出。他们沉迷网络虚拟生活,学习和生活缺少动力,心理状态表现出焦虑、抑郁、迷茫、空虚、无聊等现象。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广泛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职业规划教育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数量少,质量不均衡,并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从学生方面看,中职学生大多属于自主学习习惯较差、行为控制能力偏弱的群体,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及自己的发展缺乏合理的认识,同时又对自己的未来缺少成功的信心,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偏见。因此,探讨生命意义感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影响很有必要。
二、研究结果
(一)生命意义总分与生涯规划总分回归分析(Enter)
以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为因变量,以生命意义感总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表1可知,生命意义感对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二)生命意义总分与生涯规划各个维度得分回归分析(Stepwise)
以生命意义感为自变量,以生涯规划各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表2可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我认识和生命意义感存在正相关,而且生命意义感总分对生涯规划意识得分和自我认识得分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三、分析与讨论
(一)中职学生生命意义总体情况
中职学生的生命意义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专业、性别、年龄、年级)都和生命意义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的原因是选择的问题,在所选取的被试中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从而导致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状况
不同专业、年龄、年级的中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中职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已经考虑以后的工作方向,而且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也比较满意现在所学的专业。
不同的性别与职业意向之间存在差异显著,而且女生在职业意向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对自己未来成功更有信心。这可能是因为女生会更加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父母会比较容易利用成绩等因素来影响女生各个方面的想法,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还会存在父母的脑海中,一直对男生是放纵状态。
(三)生命意义感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正相关
在研究中,以生命意义感为自变量,以生涯规划各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命意义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认识有预测作用,也就是生命意义感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活力,职业规划意识较强;而生命意义感低的学生往往觉得未来渺茫、焦虑、迷茫,生活失去热情,有的学生甚至颓废,因此职业规划意识较低。生命意义感是职业生涯规划价值的出发点,当对自己的生涯能够进行有序的规划,就说明他自己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通过做什么可以得到什么。而且通常会先在头脑中勾勒自己的梦想,然后再付诸行动。而当觉得前途比较渺茫的时候,各种负面情绪会影响很多判断。因此,培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可以改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改进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自我意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得不到学生的充分认可。
2.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缺失。
4.生命意义感强的学生,往往是能够认真思考自己人生规划的学生。
5.75.3%的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是比较有信心的。
6.女生在职业意向得分上明显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对自己未来的成功更有信心。
7.生命意义感对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8.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我认识和生命意义感存在正相关,而且生命意义感总分对生涯规划意识得分和自我认识得分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9.编制的生命意义感问卷、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本研究的测量工具。
10.中职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生的生命意义感越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越强。
11.回归分析显示,生命意义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12.中职学校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会影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与执行效果。
(二)建议
1.中职学校应充分认识生命意义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由于政治经济信息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使人们原有的社会文化不断受到多元化发展的冲击,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极大地影响青年学生,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面对巨大的挑战。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生被误导的价值观念,树立积极的人生意义,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此外,虽然这么多年来的教育改革使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但是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使社会上重视知识和才艺的传授及掌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因此大大忽略了中职学生生命意义的系统思考,很多学校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探索心灵教育,提升对生命意义的真切领悟。正是因为没有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对人生价值的自我挖掘,所以探寻学生生命圆满的自我价值越来越难以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广大中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生命意义感教育,将其纳入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切实鼓励中职学生拥有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