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大海
[摘 要] 现代生态思维是一种具有互利型的思维模式,基于生态学视角为问题的切入点,进行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应用现代生态思维进行高校思政教学问题的思考,能够将生态学思维赋予的整体性、平衡性、协调性以及可持续性观点纳入高校的思政教学环节中,使其教学内涵更加明确,同时能够协调思政教育内容中存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元关系,基于现代生态思维理念进行高校思政教学的研究探讨,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同时促进其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现代生态思维理念;高校;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68-01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不仅限于一种理论教学活动,更需要重视起自主性、实践性以及探究性,只有将这些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统一,才能够提升思政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现代生态思维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利性,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进行密切衔接,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高校思政教学面对的现代生态思维和生态环境
高校思政教学所面对的现代生态思维与传统意义角度的自然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思政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涉及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是社会认为生态内容的组成部分,同时思政教育本身便是社会人文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基于现代生态思维角度进行思政教育的思考,是对现代生态思维的准确认知,也是对自身教学地位的准确认知,进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探索,也需要结合现代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考量,使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高校思政教育受到现代生态思维的影響,也能够促进现代社会生态体系的建设,现代社会生态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内在关联,同时能够体现其内在的联动作用,相互之间会受到彼此的影响,思政教育也需要重视生态体系中的平衡性、持续性问题,基于现代生态思维进行高校思政教育,能够发挥其对社会生态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高校思政教育是其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应用生态思维理念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高校思政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生态体系建设,也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校园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作用,促进环境体系的内外循环。高校思政教育以学生和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同时容易受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途径等客观问题的影响,通过其平衡性、持续性等问题的考量,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基于现代生态思维进行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
基于现代生态思维视角的高校思政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社会真实事件或者真实案例作为问题的切入点,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进行思政教学内容学习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可以将社会生态引入思政教学课堂中,应用思政理论观点,解析生活实际问题。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引入,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教学环境,与社会实际相契合的教学过程,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其正确思维观念的形成。
(二)积极实施自主学习模式
高校学生进行思政课程学习是将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生活的一种思维以及行为理念,因而学习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自己,学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到思政课程学习对自身素质提升以及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有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认知和思想观念有最为准确的认识,思政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结合自己进行更多的对比性思考,认识到自身在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观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用其自主性进行自我完善,进而实现学习过程有效性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认识到现代生态思维的践行价值。
(三)重视教学互动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其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受到严重限制。高校开展思政教学,需要重视互动学习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学校教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理论与实际的互动,只有将这些互动特征重视起来,才得以通过互动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实现思政教学的综合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生态体系建设。
总之,高校进行思政教学需要重视对现代生态的深入解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都需要新时期的学生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学生思政思维和素质的提高,对未来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现代生态思维的应用,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姬君彩.基于现代生态思维理念的高校思政教学探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6):111-113.
[2]刘经纬,李军刚.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及对策:以黑龙江省高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58-161.
[3]王国聘.现代生态思维的价值视域[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