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开展公益性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2018-05-14 13:52许怡波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公益性社团道德

许怡波

[摘           要]  中职学生社团开展公益性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养成,这些实践与经历将是学生从学校走进社会的必经通道。学生是一本书,社会才是真正的读者。作为学校,就要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走近社会,走进社会。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公益性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224-01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处于蓬勃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据对一个班学生的调查,对社团活动感兴趣占全班学生人数的74%,并且,通过社团活动的展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显得友好、融洽,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谐,老师也通过社团活动对学生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发现了他们身上过去所没有的闪光点。

但是学校社团发展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其中一个问题是,社团活动大多都是以专业为取向,活动内容也都是和专业相关的,这使社团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社团发展有一个最大的缺憾:如何在社团活动中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公益性的活动,让学生在专业活动之外,通过什么渠道,使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把公益性的活动列为一个主要的内容,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从学校的角度看,中职学生的在校生活,多是以传统的班级为单位。这种学生在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机制,但存在一定的局限,这种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为完成学制学业服务的,缺乏更大范圍内的组合。而学生在学校范围内打破原有的机制,在更大范围重新组合,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必要,尤其对学生相互组合,学会相互相处,对学生进入社会,从事公益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学生自身的为人处世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最好的园地是中职学生社团。

中职学生的去向绝大多数是就业。毕业后即进入职业生涯。他们所应具备的条件,除了所学专业,更重要的是具备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社团就成了最有效的渠道。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中学受应试教育的熏陶,家庭对学生分数的追逐,大多家长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团体生活中,因为道德的缺失,产生了很多问题,因为学校的生活,学生除了上课还是上课,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在更大空间内提升自己的素养,而素养是需要养成的,而且有一个养成的过程,如果没有养成的过程,学生的素养也就无从谈起,社团活动固然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素养,但又受到专业的限制,所以,他们在个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还没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给社团增加公益性的活动恰好就给了学生道德补课的机会,这对学生的成长、对他们未来走向社会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将来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要靠两个方面,一个靠专业才能,另一个靠道德。如果说学生的专业非常棒,而没有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那么他的事业就无法成功。

与人合作的能力,是各项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与人合作,要学会理解人、尊重人、善待人,学生的这些能力也是极其缺乏的。因为这一代人独生子女较多,中学的课业压力又大,学校的衡量标准只是考试分数,因此,学生大多数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这不仅表现在与同学的关系上,还表现在不愿意帮助别人上, 他们表现出对他人的一种冷漠态度。而社团活动有了公益性活动后,就会让学生有较多的与人相处的锻炼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与人共事。通过公益性活动,教育学生不能任性,不能过分自我,不能为所欲为。从事公益性的社团活动,它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在融入社会、与人相处、和人共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修正;让他们知道校园生活中不是只有听课、作业、考试,更重要的是还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这样他们才能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中职学生生活于校园中,他们没有融入社会。另外,他们依然是未成年人,缺乏经验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导向。中职学生社团进行必要的公益活动,恰好为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通道。如果学生是一本书,社会才是真正的读者。那么我们作为学校,就要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走近社会,走进社会。

参考文献:

[1]胡文娟,张志华,罗春园,等.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发展的调查研究[J].传承,2009(14).

[2]王俊秋,夏锋.关于发展高校公益社团的调研报告:以德州学院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公益性社团道德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社团少年
道德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