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霞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的改革路径,希望为中职德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新课程改革;中职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95-01
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已经到了无法满足的地步。专业技术型人才一般需要经过中职教育培养,只有提升中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才能让学生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从而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但中职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要采取新的改革路径,提升中职德育的实效性。
一、中职德育的现状
中职教育同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具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优势。这样的教学性质决定了中职院校的管理模式要有别于普通院校。但由于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中职院校的德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出现问题
在中职院校中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不仅不好好学习,还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性格非常叛逆,往往会出现调皮捣蛋的行为,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一定的麻烦。由于固有的思想,人们会特别重视优等生,而对学困生报以忽视态度。这就导致中职院校的学生性格更加古怪,存在自卑心理,会对前途不抱期望,容易出现放纵、放弃的现象。
(二)教师教育中的问题
在中职院校的教育中,由于学生自身的素质较差,对学习不抱积极态度,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挫败感,教学积极性会慢慢降低。但教师和学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双方没有有效的沟通,就会造成教师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差,学生也越来越不爱学习。另外,中职院校的教师没有过高的升学压力,因此很多教师没有将身心全部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这也给中职院校的教学带来恶劣后果。
(三)学校德育教学理念问题
社会对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中职院校为了经济效益会不断扩大生源,而学生为了以后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入学。双方都将精力放在了技能的培训上,却忽略了德育,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价值观等做合理的引导,导致中职院校的学生经常出现思想问题。
二、中职德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中职院校的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认知能力也较强。对中职德育进行改革,将改变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态度,提升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相互合作,对教学课本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新教材,让教师在授课上更有动力。
(二)引导学生加深学习热情
由于中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影响了学习质量。对中职德育进行改革后,将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实现全新的教育,让学生达到个性化发展。这样的改革对学生和学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中职院校的学生都不存在智力上的问题,只要让德育满足差异化需求,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三、新课程改革下中职德育的改革路径
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级能的人才,只有加强中职德育,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因此,要对中职德育进行改革,开拓全新的路径。
(一)建立学校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
中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现状,对德育进行改革,构建出更加合理的道德教育体系。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思想不够成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很多学生并没有将学校教育作为未来职业的动力,而是抱着玩乐的态度,这给中职院校的德育带来了困难。因此,改革后的德育要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创新,逐渐改变学生的不良态度,从外到内地灌输价值观和道德思想,并在学习生活中得到表现。
(二)做好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管理
中职院校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足够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岗位上遵從职业操守,按照原则办事。中职院校对德育的改革就是要在学校原有课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进步。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品质,用道德操守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学生接受这样的德育,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才能得到落实。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不成熟,往往表现得十分叛逆。此时,学校的德育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加以关注,同时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青春期的少年会因各种因素而情绪波动,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学校的德育就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积极疏导,尽早让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结束语
在中职院校的教育中,德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对自我价值形成正确认识。中职院校要对德育引起重视,寻求改革的路径,让院校的德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德育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小平.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2):111.
[2]李秀英.试论新时期中职德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3).
[3]丁明跃.分析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3(22).
[4]闫艳丽.中职德育教学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4(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