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导向的实训课程开发探索

2018-05-14 13:52曹慧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服装设计服饰

曹慧

[摘 要] 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实习实训课程开发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在分析服装设计助理师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依据课程开发流程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民族服饰制作》实训课程的开发,为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案例。

[关 键 词] 中职;民族服饰;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26-02

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对在初中时成绩并不理想,迫于外界的压力或者求职的需要而选择进入中职的这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以就业为导向,在全面考虑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后,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将其具体落实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就是要面向服装行业、服装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需要的实用性中初级服装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服装专业劳动者。本课程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白裤瑶粘膏画服饰制作、南丹中堡苗族服饰制作、壮族传统服饰制作和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四个主题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价值

(一)国家政策的提倡

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指出:“通过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民族文化的渗透。民族服饰制作课程的开发,是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途径之一,是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坚持,使本民族服饰能够发扬光大。

(二)服装行业的需求

现如今,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口就业并能坚持在本行业继续发展的并不多。服装行业出现“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社会现象。说明中职服装专业的学生的职业技能仍旧不能充分满足服装企业生产第一线的需求。而民族服饰制作这一实训课程的每一项学习任务均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外,主要训练服装的制作工艺及技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产品为导向,为服装企业培养既有技术又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劳动者。

(三)专业发展的趋势

多民族聚居的广西的壮、瑶、苗、侗、仡佬等世居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了璀璨绚丽、技艺精湛的民族服饰,如果设计教学能就地取材,那么,在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发扬光大的同时又能使地方学校的设计教学成为独具特色的专业。同时,重视本土的、本民族的设计传统,形成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的设计语言,也是当下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学生发展的需要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一味地追捧西方艺术精神和文化元素,过于重视西方艺术文化元素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传统民族文化元素视而不见,没有深刻地领会到民族服饰元素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性及其应用价值,并且大部分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在学习设计过程中不知从何下手;设计的作品不是千篇一律,就是盲目临摹抄袭,没有新意和特点,在设计领域难以争得一席之地。而民族服饰制作课程在教學中按照工作过程的“咨询、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五步来实施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处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服装设计助理师是适合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毕业生的典型职业之一,而服装设计助理师的主要工作任务为落实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这就要求任职者能够掌握服装的设计风格和工艺特点;掌握所设计款式适用的面辅料及正确选择适当的服饰配料;能够正确地对服装设计师所设计出的作品进行结构与工艺分析;能够辅助指导制版师及样衣工打板制衣;能够与客户进行及时恰当的沟通等。归纳起来即任职者需要具备服装成衣设计的能力、服装制图制版放码的能力、服装染色的能力、服装工艺缝制能力、服装面辅料运用的能力五大能力。

(二)课程目标的确定

基于以上对服装设计助理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本课程设计在学生具备服装量体、制图裁剪、缝纫、手针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能够正确甄别不同民族服饰元素,并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白裤瑶族粘膏画服饰、苗族蜡染服饰和白族扎染服饰的制作工艺,学会基础工艺技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服装设计思路,养成“做中学”的习惯,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专业素质,实现符合企业工作岗位和实际需求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与序化

(一)课程内容的选取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其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相当精湛,以粘膏画最为著名,与蜡染相似但又不同,它是以粘膏树的汁液和一定比例牛油混合熬制成蜡料,虽然白裤瑶族服饰结构简单,但一件衣服从亚棉花到织布到成衣,每道工序都离不开白裤瑶妇女的精湛技艺,将此作为该实训课程的第一个主题,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同时为苗族的蜡染服饰制作奠定了工艺基础。

自称“仡磨”的南丹中堡苗族是苗族的一个分支。该民族妇女的服装比较复杂,朴实而又华丽,上衣是青布大领短衣,袖口绣有花纹,无扣子,衣背图案是具有特色的斜纹蜡染及刺绣图案,这成了该民族最有特色的地方,因此又被人们称为“花苗”。

壮族传统服饰多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且壮族的妇女多擅长纺织刺绣,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壮锦和风格别致的蜡染也是人人称道。将白裤瑶服饰、南丹中堡苗族服饰、壮族服饰作为三大主题,一方面因为这三者是广西民族服饰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在制作工艺和技法上都涉及“蜡染”和刺绣,学生在学习制作三个民族的服饰的同时,更能提高自身的刺绣和染色技艺。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将民族服饰的图案和色彩、民族服饰的结构、民族服饰制作的工具材料、基本技法练习、染色技法练习、刺绣技法练习、民族服饰的设计及制版和作品制作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将实际工作过程的主要环节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融合,强化实践性、突出职业性,形成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完成瑶族、苗族、壮族服饰的临摹制作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所学的知识自选主題设计,完成一套民族服饰的制作。

(二)课程内容的序化

绝大多数中职生对纯粹的理论知识学习是不感兴趣的,而对产品的制作却感到好奇,因此要在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以民族服饰制作工作任务为依据,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序化,从服饰的文化、色彩、图案、结构到服饰制作的工具材料及技法练习,再到成衣的制版与制作,项目包含学习任务,学习内容由单一到综合、由理论到实践。

四、课程实施的方法与技巧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工作能力

在每一个项目主题的教学过程中,按照工作过程的“咨询、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五步来实施教学。由于各民族服饰制作的工艺的不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取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训法等多种微观教学法,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服饰制作的技能。

(二)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

民族服饰制作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专业实训课程,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学习民族服饰的文化、图案、色彩等基本理论知识,只有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得透彻,才会成为服饰制作中的理论基础,因此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白族服饰制作中对扎染的技法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不同的扎布技法所带来的不同的染色成果,做到举一反三。一方面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三)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每个任务

任务驱动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教学法,通常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地交流并讨论自己的想法,而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是去粗取精,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途径之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要即时给予指导,对学生争议比较大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点拨。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又要学会倾听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这也有助于合作意识和良好沟通能力等优良品质的形成。

五、课程评价的特色

(一)形成性评价之即时评价法

顾名思义,即时评价即为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和学习的态度给予即时的评价,采取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方式。

一般来说,学生自评涉及的内容大多是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标准,属于主观评价,更偏向于作品的基本内涵和制作动机等,不一定能够看到自身的缺点或者闪光点,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更方便观察学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在组间互评时,由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处于同一个层面,所以评价也会更直接,对被评价者也更容易接受;教师评价主要起到总结新知的作用,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其作品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二)形成性评价之评价量表法

对评价量表法,同样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但以教师评价为主,这种方法是对即时评价的一种补充评价方式,但这种方式对评价量表有一定的要求,如评价的重点要明确、尽量采用描述性语言、评价的层次要分明等。

(三)总结性评价之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注重动态展示与静态展示相结合方式。课程结束后可组织一场学生作品展览会和让学生穿着自己的作品进行T台的展示,让低年级的学生、学校其他科室的教师、学校的领导和合作的企业职工作为评价主体,以投票的方式为作品评分。

六、结语

民族服饰是最能表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手工艺品,将民族服饰制作开发为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训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要体现民族服饰的核心要素,学习任务要在充分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设计,且要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民族服饰制作的课程开发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完善,将其办成广西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特色课程,为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品牌课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凌静.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2]郑昊.民族特色工艺在广西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教育,2015(35):60-61.

[3]蓝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4.

[4]田联刚.汇聚推进民族技艺产教融合的正能量[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17-19.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服装设计服饰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欢欢喜喜购物记
猜朝代
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设计
意象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审美意义研究
汤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