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中的音乐教育文化心理新观念

2018-05-14 08:59郑亦佳
北方音乐 2018年9期

【摘要】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是当前音乐教育界一种新兴的音乐教育观念,融合了音乐教育学与文化心理学学科属性,具有跨学科性,主张从文化的、心理的视角考察音乐教育中的人和事。对当前音乐教育语境中所出现的娱乐化生态、专业教育中技术化、工具化倾向以及“同化”音乐教育价值取向与人之失调现象有重要的教育启示意义。

【关键词】当代语境;音乐教育观念;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C206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是上个世纪末西方音乐教育界提出的关于音乐教育的新观念,融合了音乐教育学与文化心理学两个学科的相关论点。这一观念根植于文化心理学视野,主张音乐教育应该依据当前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特点,对学生自身的文化行为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其与音乐教育实践情况相结合,从而生成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观念的更迭,音乐教育更应依据当下时代背景,不断尝试摸索更为顺应时代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本文从探讨音乐教育文化心理的内涵本质、分析音乐教育的当代语境以及音乐教育文化心理的当下诉求与意义三个方面来考察、揭示。

一、音乐教育的当代语境

语境,即语言环境,狭义上是指书面里结合上下文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在广义上则是指该语言所存在的生活环境或社会环境。本文所论述的语境为后者所指。语境是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集合地。通过对语境的深层认识,能对自身在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镜框有进一步的认识,音乐教育的语境不光是指其所身处的社会文化生态,也指其在自身发展进程中所呈现的各类现象的集合。

(一)娱乐化生态

尼尔·波兹曼说:“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电子数码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人们越来越多将自己的精神需求与“娱乐”挂钩,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就音乐层面来说,相较于以前人们音乐参与者的身份当下人们更愿意成为音乐消费者。

蓬勃发展的经济使得身份为上层建筑之一的音乐也同样展现出勃勃生机,特别是因为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与不断完善,无论何种音乐都变得唾手可得,即使现如今学校音乐教育生态也在科技的发展下不断更新,但是与学生从网上所获得音乐资源相比仍是不够的。随着现代青年学生对情感宣泄以及相关个性体验的需求刺激了社会音乐产品(例如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时其又反过来强化了情感需求,并且这一现象已经慢慢渗透到学校音乐教育当中,使得音乐身份在道德情感方面变得游移,加深了音乐教育外部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自从1861年斯宾塞发表《教育论》以来,确定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自此,艺术(美术、音乐、雕刻等)沦为配角,不可否认,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承载了当时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但也不能忽略过分单纯的科学教育将会导致“文话精神的枯萎。”[2]而在现代社会,该弊端就凸显出来,过度看重和发挥音乐的娱乐功能时,唤起人的理性精神的能力将脆弱的不堪一击。

(二)技术化、工具化

梳理古今教育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它从最初的综合人文素养培养不断向单个学科细分的过程,所谓科学即为“分科而学”,“分科而教”,从前的文化教育逐渐被尘封,人文精神被忽视,而对于科学教育则是不断纵深发展。在音乐教育方面则是表现为对于技术的执着追求成为重中之重,对于文化的继承以及完整人格的追求不再被提起,若是这样继续下去,就如谢嘉兴教授说的那样,音乐教育将面临被“撕碎”的可能。[3]

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现的“考级热”体现了学校音乐教育的“专业化追求——即“技术化”“工具化”。琴童的数量逐年递增,他们怀着不同的原因走向音乐之路,却只有极个别的真正走向顶峰,等多的是在拿到父母老师期望的证书后便不再理睬,对于他们自身来说,这种技能性的音乐学习所带来的痛苦远大于快乐,而这,已然成为社会上见惯不怪的现象之一。

内特·雷默认为中国式音乐教育“几乎完全重在培养一套狭隘的表演、听力和记谱技能”[4],普遍做法都是依据模仿、重复及相关习惯养成来获得與音乐相关的技能,通常学生都具备极高的演奏技巧,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所呈现的作品中普遍缺乏音乐感,缺乏灵动与魅力,音乐首先作为听觉艺术,若是仅仅追求炫技的目的,音乐又何为音乐?从其中也可见得学校音乐教育的不足,纵然有其历史留存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在教育层面,对于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刻的、有深度的理解性音乐学习,对音乐背后的相关文化并没有很好地挖掘,这也可能与音乐教育者所追求的某种可量化的价值体系有关,但以技术为目的的音乐教育从根源上便偏离了音乐教育人的初衷,从而造成音乐与心灵相隔离,感性与理性互不相容。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价值取向与人之失调

长期以来,国际音乐教育形式都以欧洲音乐为主导,对于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则是处于不被重视的角色内。随着上世纪移民大潮的推进,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成为“文化大熔炉”,而为了消除各民族之的隔阂,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而进行文化融合的主张,提倡将各民族文化融合统一。文化融合的思想深刻影响了音乐教育领域近一个世纪,直到20世纪中后期多元文化观念的提出,提倡尊重各民族所独具的、特有的本民族文化,在国际大环境中也应同样持有自身独有的文化和身份。

伴随着文化融合还有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结构的变革与发展,在社会物质生产的急速发展中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人文危机。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生存竞争激烈、道德失范等……与物质经济的大步前进的欣荣景象相反,人们现在所面临的一切关系都似乎与其背道相驰,显然,人们生活的节奏并没有完全适应现代信息化的步伐,人本性下的灵魂已被各色价值取向所封裹,无法看见自身的本质。

由上文所述所见,无论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还是文化生态的娱乐化以及当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价值诉求等因素,都影响着学校的音乐教学,而当前国际音乐教育研究也迫切的需要探索和构建一个适应当下音乐教育语境的理论框架和导向。

二、音乐教育文化心理的内涵本质

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是音乐教育学与文化心理学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具有“跨学科性”,但是究其本质内涵还需回溯到文化心理学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有关核心思想的视野内。与其他学科中观念流派一样,文化心理观也同样衍生出不同的认知取向,其主要包含三个认知取向:

(一)以18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

(GiambattistoVico,1668-1744)为代表的相关学者们的研究。维柯一直致力于人性科学的研究,注重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调查与解读,透过文化现象考察现实世界,即“用语言、神话和仪式的历史分析来理解人类的本性。”[5]

(二)以冯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1832-1920)的民族心理学为代表[6]

在提出“文化的”“社会的”“民族的”心理观、编写《民族心理学》之前,冯特一直主张的是科学心理学——即使用科学量化实验范式对人类心理进行评估和测量。但是冯特从长期观察中发现在人类高级心理活动区域,科学心理学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以及局限,一是缺乏对基本人性的关注,忽视观察对象身处的社会环境对其的客观影响;二是对人类非理性心理(例如情感、灵感、意识等)的不准确把握,反而将这些心理样态不纳入实验范围内。冯特认为,人类所具有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其形成、发展的进程中从而形成丰富的社会人文形式,由此,他创造性的将自然科学实验范式与文化——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套全新的、综合的心理研究范式,也因而那些无法量化的高级心理因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文化性研究视域。冯特这一方法论所具备的学科前瞻性——提倡以研究多元文化为主流仍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三)以德沃斯(George Alphonse DeVos,1922-2010)和席普勒(Arthur E.Hippler)所编写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为代表[7]

其主要观点为个体的普遍心理机制和行为动因都基于其自身的人格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层面。对人格的研究属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而在人类学研究中也涵盖了对文化——即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形成、直接影响个体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形态的研究,所以,德沃斯和席普勒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与心理人类学的研究异曲同工。

通过对上文三种观念取向的梳理,可以发现,虽然学界对于文化心理学的追溯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在对文化心理学的特质上有着共同点——在融合了心理学与人类学的基础上,将“文化”与“心理”这两个学科要素紧密联系,形成新的理论研究体系框架,在其独有的视域下形成的认知取向,相较于之前传统的对人类心理在单一的、孤立的研究不同,而是在认识到社会网络对人的连结性影响的同时,将个体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结合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所声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进行相应考察。

随着文化心理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其所展现出的广阔的辐射面以及强大的学科影响力使人们不断将其与其他人文学科理论相结合,从而衍生出具备学科兼容性以及时代意义的理论新方向,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便是学科融合的典型之一,在音乐教育学与文化心理学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汇的过程中,从文化的、心理的视角出发,为音乐教育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新的路向。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在强调文化心理观自身的学科属性同时,尊重音乐教育所特有的学科属性,透过不同的音乐行为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心理。在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的视野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与认同多样音乐现象中所包含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并将其作为一切音乐教育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三、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对当下音乐教育语境的的启示意义

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作为新兴的教育观念,为音乐教育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多学科融合的研究视角为探索更深层次的音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审视当代语境中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提供宏观理论指导,而又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在研究過程中重视个体的文化特性,挖掘其文化属性以及分析不同文化对其音乐行为的影响,其本身也是对音乐艺术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气质的尊重与发扬,并通过此以期达到对学生完整人格教育的目的,为音乐教育实践者提供进一步思考音乐教育价值取向和学科发展的空间,可以说,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对当下音乐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启示意义。

(一)将“文化心理”引入音乐教育研究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的学习心理是教育这必须考虑的,教育实践中的所有环节必须与其相适应,在音乐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与其他学科一样,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大都通过量化实验、数据分析等科学范式来研究学生的普适性心理,从而在其中归纳总结出规律。这些数据和规律为研究提供了客观、真实的实证依据,符合主流心理研究的科学性要求。但是就人类心理活动动态性与复杂性来说,仅仅从科学实证角度来分析并不全面,而且极容易会造成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偏差甚至是音乐教育中主体的失调。只有将受体对象“特定的的文化内涵”充分考虑全面,“认清其文化意义及可行性”[8],研究才会行之有效。而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将音乐教育的研究带入新的视野,它在承认科学量化实验研究效度的同时,主张站在文化角度上用质化分析的方法考察学生的学习心理。

研究范围主要是通过叙事考察的方式对不同个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认知行为、思维逻辑进行记录,从而实现教育者与学生间的互动,加强理解,以弥补科学范式研究在文化因素方面的不足。在行为方式上,它通过融合各类学科以实现揭示在不同文化影响下音乐学习心里活动的深层次解读意义。这为音乐教育开辟了一片全新的研究天地。

(二)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全新解读

尊重和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是指要站在开阔的视野上去看待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要抱以学习、理解、尊重的眼光看待,这也是我国音乐课程改革中所大力倡导以及宣扬的核心理念,那么如何有效的与贯彻、践行这个理念,也是当下音乐教育实践中所重点关注的課题。就本文所提到的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来说,其对于“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在教学实践中的应是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的。就其文化心理视角来说,不同的文化环境对应不同的文化标志、社会传统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人们的心理活动,那么同时它也将赋予每个音乐教育事件全然不同的解读方式。教师可将音乐作品背后所指向的民族文化特点及心理与教育对象所特有的音乐文化心理特点相比较,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心理的考察,从而理解在不同的价值观、文化实践等因素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音乐形式及特点。

在一开始的体裁选择上,可从学生最熟悉的、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入手,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在作品的表现中体验,在音乐实践中审美。在对本民族音乐文化有所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带学生深入到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中,并对这些文化心理属性予以同质性与差异性的理解与比较。

(三)情境化音乐教学

在过去传统的音乐教学范式中,教学内容主要就是经过人为“过滤”后的、具有简化、抽象特点的一条条概念定律等,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且要求学生要将这些内容能够应用到相关情境中,这种“填鸭式”的知识迁移在实际认知情境中是矛盾的,我们一直身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所以构建知识的过程也是动态的、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普适性的定律和概念并不适用于多变的具体情境,而且还易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在实际的音乐实践的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

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认为情境活动是学生实现音乐审美态度、积累实践经验以及相关技能获得的土壤,并在此过程中吗,学生所产生的一系列动态心理过程是与所处情境中的文化特点相适应融合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加重视音乐学科本身的特殊属性,不再将音乐做过分诠释,而是将教学根植于文化情境中,让学生在创设的相关文化情境中实现对音乐意识的不断建构、解构与再建构,从而实现对技能的运用和对音乐的真正理解。

“教育最棘手的问题是那些不能用普通方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格外关注文化的力量。”[9]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以文化心理学为基点,主张学生应站在文化的角度上去理解不同文化社会环境对不同人们的心理、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意义,挖掘出不同音乐中所蕴含的最根本的历史文化根脉,引导学生形成特有的自我理解,从而实现理解“音乐本质”的深刻解读。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美),章艳.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4).

[2]引自谢嘉幸教授2015年4月在第五届两岸四地音乐教育论坛的发言.

[3]贝内特·雷默(美),熊蕾.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06).

[4]Michael Cole.Cultural psychology: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M].Cambridge,MA: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23).

[5]丁道群.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探新[J].2002(02).

[6]余安邦.文化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进路:兼论其与心态史学的关系[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6(06).

[7]Miller J.G.Cultural psychology: Implications for basic psychological theory[J].Psychological Science,1999(02).

[8](美)安妮塔·伍尔福克,何先友.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66).

作者简介:郑亦佳(1993—),女,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音乐教育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