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民族声乐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我国传统古典演唱的艺术手段,又有西方美声唱法的优良基因,所以民族声乐蕴含了较为深厚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本文重点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进行阐述,并分析了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民族声乐;情感表达;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民族声乐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基础上,经过西方美声唱法的影响,不断发展起来的一门复杂的综合性比较高的音乐艺术,因此民族声乐对演唱者的音乐素养以及文化修养和内在气质等各种方面都有相当深刻的要求,不仅要求演唱者要掌握不同声乐歌曲的演唱技巧,还要求演唱者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作品文化背景、音乐风格以及情感表达,能够通过民族声乐表现作品中所蕴含的思维情感。
一、民族声乐的情感表达
以声传情是民族声乐情感表达的主要特点,简而言之,民族声乐就是用声音表现出一种情感,用美妙的声音去传达声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民族声乐是属于听觉上的艺术形式。情感表达是民族声乐艺术的主要特征,通常情况下,情感表达是表现民族声乐作品创作者的真实情感以及演唱者的内心世界变化的重要体现。同样情感表达也是艺术家通过情感表达对艺术作品创作目的的传达。
由于民族声乐艺术主要是以声传情,所以有些艺术家在民族声乐的演唱的过程中过分依赖声音的作用而忽视情感表达,这是民族声乐演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声音固然重要,但是没有情感的声音在表演的过程中无法与观众形成共鸣,无法渲染民族声乐作品的氛围,所以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必须重视情感表达,利用具有感情的声音表达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的内心感情的变化以及创作者的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背景。
二、民族声乐中的演唱技巧
民族声乐是在中国古典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优良传统,发展而来的,因此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既包括了古典传统演唱的技巧,又涵盖了西方没声长发的各种内涵,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通过不断地对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进行学习和训练,掌握民族聲乐的发音方法,使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声情并茂、悦耳动听、余音绕梁等效果。呼吸技巧是民族声乐演唱中最基本的技巧,而呼吸技巧是通过气息进行支撑的,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要学会找到呼吸的换气点,做到换气自然,吸气和吐气要在演唱的旋律中进行,使被演唱的声乐富有饱满和弹性的气息。
三、民族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之间的关系
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情感表达是民族声乐作品以声传情的重要方式,而演唱技巧则是使民族声乐作品能够通过更好的演唱方式与观众达成共鸣,使民族声乐作品实现其艺术价值。
(一)情感表达是演唱技巧的目的
情感表达是声乐作品进行演唱的根本目的,演唱技巧则是服务于声乐作品的演唱,在民族声乐的演唱是一种情感艺术,是通过对人的声音节奏、速度以及旋律等来表达声乐作品所具有的情感,使用演唱技巧演绎作品优美的旋律表现演唱者的内心情感,通过对声音节奏快慢的把握体现作品刻画出来任务内心思维感情的变化等,让声音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直接渗透于听众的内心世界,使听众的思维感情融入到声乐的情感世界中。因此在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是演唱技巧的根本目的。
(二)演唱技巧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演唱的魅力在于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一场完美的演出在于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再现作品的情感表达,使声乐作品的演唱能够与观众达到共鸣,这就需要在演唱的过成中掌握发声技巧,准确的表达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巧妙的利用发声来体现民族声乐作品的情感。因此,民族声乐的演唱过成中想要表达作品的情感,必须要掌握各种演唱技巧,不断地利用演唱技巧赋予声音丰富的情感世界,将演唱演化成情感交流。
三、结论
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是民族声乐艺术中相互连接系、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无论是情感表达还是演唱技巧,都是为了更高的演绎声乐作品服务的,两者对民族声乐的演唱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地掌握丰富多彩的演唱技巧,利用演唱技巧提升作品的思想情感,不断地将创作者创作民族声乐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以及作者的思维情感演唱出来,然后经过二次创作,实现作品能够对演员的真实情感进行体现,才能使民族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中与观众达到共鸣,提升声乐作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可可.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北方音乐,2017,37(09):38.
[2]贺苗苗.民族声乐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7(0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