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丹 勇思牟
【摘要】对于钢琴表演来说,表演者的心理活动对演出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表演者才能在表演过程中灵活地运用钢琴演奏的所有技巧,表演才能显得自然流畅,表演者才能更快的适应每个表演环境,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合理的应对调整,确保演出效果不受干扰。要拥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实践来作为铺垫,所以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让钢琴表演者在演出时实现有效的心理调控来展开分析探究。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调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钢琴演奏中心理调控的意义
心理调控能力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并不陌生,它伴随着演奏的全过程。钢琴演奏是艺术活动,心理素质与肢体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表演,心理协调功能决定着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和最终的表演效果。演奏时做好心理调控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环节。演奏者需要通过肢体和面部等表演去向观众传递信息,演奏者若调控不好心理状态,肢体动作和情感的表达就很难准确的传递出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音乐作品的精髓内容也就难以呈现,观众就很难感受到钢琴演奏艺术的魅力和真正价值所在。
二、钢琴演奏如何实现有效的心理调控
(一)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任何一场表演来说,前期的准备事务是必须的,其中就包括了心理的调控,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也是一样,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演奏者缓解紧张情绪有很大帮助,并将之形成一种习惯,在面对紧张心理时才能及时有效的作出調控。要掌握钢琴演奏的各项技能技巧,在平时就需花时间和精力去反复学习训练,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需要在平时进行系统化的训练。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点。第一就是演奏水平的问题,通过长时间的演奏训练,演奏者的身体肌肉操作动作会形成一定的惯性。当开始演奏时大脑会自然作出反应,对音乐节奏和情绪的掌握会显得自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情绪;第二就是演奏记忆的问题,虽说熟能生巧但对于钢琴演奏来说并不完全正确。因为钢琴演奏要求表演者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将视觉、听觉和情绪等所承载的记忆转化成演奏动作,能有效防止在紧张心理情况下记忆出现空白的现象;第三则是演出经验的问题,通常来说演奏的紧张情绪大多时候都是来源于内心的不自信,没有足够的舞台实践经验就是导致这一心理的重要因素,在平时训练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单独练习,所处氛围与表演现场是有很大区别的,只有多参与舞台实践活动,才能增强演奏者信心,从而缓解其自身的紧张情绪。总之,钢琴演奏的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很好地缓解演奏者的紧张情绪,其调控心理的能力也才会逐渐提高,才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钢琴演奏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临场准备工作
钢琴演奏是需要大量前期时间来做充分准备的,但并不是每一次演出都在相同环境下,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表演者的心理情绪,所以表演前做好临场准备也是必要的。钢琴表演者可以在出场之前选择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闭目冥想。将即将演奏的作品内容和技巧都在脑海里彩排一边,让身心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暗示自己要自信,不怯场,静候登场就可以了。在一场钢琴表演中,心理调控的方法有许多,无论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表演者顺利演出扫除心理障碍。例如当钢琴演奏者有紧张情绪时,在表演开始之前可以静静地坐在钢琴前面,去试着与钢琴进行情感交流,让其与自己产生共鸣感,陌生感就会减少,表演者也才能静下心来去梳理作品中的所有信息,促使自己以最佳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缓解演出前紧张情绪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当这一情绪出现时立刻采取应对措施,如眼睛眺望远方,深呼吸等方式来调整心态。同时用积极的思想来替代紧张情绪也是有效缓解紧张情绪的不错方法,这样表演者的信心感会增加,表演状态也会让观众觉得更为自然流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技巧表达是否到位和情感的抒发是否准确都是影响钢琴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而这两个重要因素又受表演者心理素质的影响,所以钢琴演奏者要有较强调节心理情绪的能力,才能为表演的顺利进行奠定心理素质基础。钢琴表演时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奏技巧代表演奏者的音乐专业素养,情感的表达传递代表着其内心的思想情绪,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让观众理解到作品的内在品质和重要思想。因此,钢琴演奏者在演奏前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情绪,是对钢琴演奏顺利进行且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保障,对心理的调控能力是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的必备素质。
参考文献
[1]庞卡.试论钢琴演奏的心理训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2]艾希.钢琴演奏者心理调节与心理素质培养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作者简介:于一丹(1969—),女,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钢琴教学与艺术指导。本文指导老师;勇思牟(1993—),女,汉族,河北人,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吉研究方向: 钢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