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

2018-05-14 08:59戴宇山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效应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音乐艺术中的声乐科目作为重点学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当下,声乐教学的质量是高校以及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声乐教学课堂上,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声乐知识,课堂互动不够,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学工作很难开展。本文主要研究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阐述了师生心理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声乐教学;心理互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科目中,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表演知识的讲解,也要注重学生心理活动,针对学生心理变化制定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要想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互动方式

(一)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展开教学活动,形成合作的教学方式。在教師与学生互动时,要有一致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性。声乐教学的基础是艺术美,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欣赏歌舞及伴奏,将自身的感受与对音乐的想象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1]所以,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合作,更好地掌握学生心理,形成有效的互动模式。

(二)对抗

对抗是在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与学生产生不同观点,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反感心理;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术问题的不同看法。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它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互动的效果。在互动时,要保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此提升声乐教学质量。

(三)竞争

声乐教学的课堂模式不同于传统课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来说,声乐教学的课堂分为三人节或者二人节,在教师因材施教的情况下,学生的竞争意识会被激发出来。[2]实际上,竞争的心理互动方式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不是很大,往往会被忽略。如果不注重这种互动方式,达不到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目的,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不断规范学习,成长为全面型的社会人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增强声乐教学心理互动的策略

(一)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

声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心理互动活动时,要相互尊重。教师应对学生多加鼓励,指出学生演唱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耐心进行指导。[3]比如,每名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都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从而对声乐教学产生兴趣。同时,学生也要给予教师一定的尊重,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声乐技巧与知识。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听讲并改正,了解教师的心理活动,领悟学习技巧。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注重课堂情感互动

在声乐教学课堂上,心理互动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声乐艺术需要学生具有高超的演唱技术,同时还要将感情抒发出来。所以说,声乐教学的情感性比较强。在声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心理互动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在声乐教学时,要表现出对声乐的热爱,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对声乐教学产生兴趣,从而投入到教学中。[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互动效应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想提升声乐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理互动,加强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信任与尊重,以此达到心理互动的效果,保证声乐教学的课堂质量。本文探讨了声乐教学中心理互动的效应,为以后声乐教学的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晓晴.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178-179.

[2]张晓敏.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探析[J].新商务周刊,2017(21):229.

[3]綦文娟.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时空,2016(01):176,153.

[4]杨薇.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艺术评鉴,2016(15):132-133,153.

作者简介:戴宇山,男,满族,辽宁省鞍山市人,现任鞍山师范音乐学院,副教授,92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本科。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效应
画与理
画与理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