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陶艺泥性本体语言的思考

2018-05-14 12:07吴俊卿
江苏陶瓷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代陶艺

吴俊卿

摘 要 材料作为造型艺术物质的载体往往被隐没在造型之下,但是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材料本身的形式语言,材料的特殊性造就了不同的艺术门类。从传统陶瓷到现代陶艺,泥作为造型、釉色的理性载体,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情感化的特征。本文就作为现代陶艺创作载体,泥这种材料的特殊性,以及泥性之美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探索陶艺创作中泥性的本体语言之美。

关键词 现代陶艺;泥性;本体语言

对于材料本体语言特点的认识和掌握必须要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完成,因此对于泥性本体语言的探索和再认识,是陶瓷艺术家在日常创作过程中,与泥土不断接触中所产生的直观感受与反思思考的结果。

随着对现代陶艺接触与感受的不断深入,笔者不断思考现代陶艺与其他材料造型艺术有什么样的区别?“泥土”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作为造型的载体,如何释放其自身的一些独特作用?现代陶艺如何通过泥土这种材料在整个现代艺术中独树一帜,形成一个具有鲜明艺术特点的艺术门类?

1 作为现代陶艺材料的泥的独特性

陶瓷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不断发展,由原始陶器的实用到传统陶瓷用与美结合的追求,再到现代陶艺个性化的表现,无不体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变化。笔者认为,泥在现代陶艺中不再仅仅是造型的载体,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它不仅拥有自己独特材料的物质之美,而且拥有独特的情感之美和语言之美,这不仅是泥这种材料在现代陶艺中具体作用的体现,也是现代陶艺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独特性体现。

1.1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审美的区别

传统陶艺在审美中往往强调美与用相结合的近代工艺观,强调造型或者装饰的美而忽视作为载体的泥本身所具有的美,例如传统的紫砂器,造型的比例结构和做工的精细程度往往决定了品质的好坏,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完全借助造型的精、气、神和外在的装饰来表达,对泥的关注仅局限于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否产生好看的包浆,对泥性本身的发挥多克制与冷静,缺少对泥性本体之美的关注。现代陶艺首先在审美上和传统陶艺具有鲜明的区别,它重视内容加形式的审美观,作者通常借助陶瓷这种有形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内心无形的情感,在审美上,做工的精细程度也已不再是考量作品好坏的标准,反而破碎、开裂、扭曲等泥土本身的形式特点为艺术家所追求。这种审美观的出现,笔者认为正是艺术家对现代陶艺泥性的本体性语言的思考。

例如现代陶艺先驱彼得·沃克斯,“将创作过程的内心感受和即兴自由的发挥与把握,来充分体现陶泥的本性。他的作品表面总是留下有意无意的瑕疵,开裂、斑孔一目了然地记录着作品创作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沃克斯用于表达、隐喻及记载人与水、火的交流和联系的深层关系的重要手段。”简而言之,泥不再是造型的载体,而是记录作者情感的载体,造型、做工的完美也不再是审核作品好坏的标准,相反如何突出泥性的特点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

1.2现代陶艺与其他造型艺术的区别

为什么艺术家在制作时选择陶瓷作为材料?如果仅仅是表现形式之美为什么不选择玻璃或者金属?笔者认为这种魅力正是来源于陶瓷这种材料独具的材料语言。陶瓷的诞生是人类文明的转折点,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有一万多年。因此人类对于陶瓷这种材料的独特情感是十分厚重的,对陶瓷的独特情感与生俱来,特别是在使用陶瓷器物时,就像婴儿在母亲的怀里,会感觉到特别熟悉和安心。

因此,笔者认为,陶瓷区别于其他材料的最大特点是陶瓷的温润、亲切,没有哪一种材料像陶瓷一样,在制作過程中需要与双手有如此紧密的接触和交融。在手与陶瓷的接触中,艺术家通过揉、捏等动作把自己对生活的某些感悟融入泥中。手指尖留下的痕迹创造出“具体的、抽象的、怪异的、变形的、冷静的、热烈的、细腻的、粗犷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在艺术家充满激情的指掌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现代陶艺是“火”与“土”相融合的艺术,每件作品在完成后都需要经过火的洗礼,因此现代陶艺的不可预见性和随意性也是其独有的魅力,也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得它被艺术家所迷恋。同时,也有陶艺家根据作品主题或自己的喜好,使用坑烧、乐烧、柴烧等烧成方法,使其作品保留泥土与火相结合的原始状态,表现本质的、回归自然的美感,让现代陶艺的“泥性”得到更强的生命力的表现。

2现代陶艺中泥性的审美

如上所述,泥在现代陶艺中已不再是单纯的造型载体,更是艺术家情感的载体。另外,现代陶艺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使艺术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由创造,每个人对于泥都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艺术家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语言来表达自己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感悟,并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个性,这就是现代陶艺形态语言的“泥性美”。

2.1泥性的物质美

现代陶艺是以泥作为主要材料的一门艺术,因此泥性的物质美是最直接、最容易被人察觉的。陶泥粗犷、质朴,散发着一股强烈的泥土气息;瓷泥细腻,灵动,天生拥有高雅、精致的气质,艺术家在创作时会根据表现内容进行泥的选择,这是陶艺家对泥性越来越重视的表现。例如艺术家杨青创作的花语系列作品,手捏的牡丹、月季等花卉及叶子,蜜蜂细腻逼真,宛如自然界里某种完整的诗意情景,而她把这种情景全盘移植到人物头像上,通过不同物象本身文学含义的延伸和想象,实现空间的嫁接和物象的错位,在尊重主题形象基本的结构关系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阐释“瓷土”的深度,瓷土这种细腻、纤细的物质特征,更能表现出少女温情、恬静、优雅的内心情怀,因此这件作品在内容和泥性的结合上显得相得益彰。

2.2泥性的情感美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现代陶艺已摆脱了以实用功能为主的籓篱而逐渐形成以表达个体思想情感为主的审美特征。笔者认为,现代陶艺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对社会的反应、个人情感的表达或对于关系的思考。不论是哪一种,都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思想情感个性是驾驭泥性的无形却有力的支柱,创作理念的形成是驾驭泥性的先导。”因此只有读懂现代陶艺中泥性的情感美才能读懂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

例如陆斌老师的作品“大悲咒”(见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构成白塔的泥土层层坍塌,本来完整的白塔最后变成了一摊废墟,这时本来在大白塔中的小白塔露了出来,伫立在废墟之上,诉说着坚持不懈以及生死轮回。

2.3泥性的形态语言美

陶艺家在创作时对于泥性形态语言的表达都有自己的偏好,因此泥性形态语言之美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例如有的陶艺家热衷于拉坯成型时的快感,有时候还会在拉坯结束后通过拍、打、推等动作使本来对称的形出现扭曲、开裂从而流露出自然的美。有的陶艺家热衷于泥片成型所带来的理性、冷静的视觉和情感感受。例如西班牙陶艺家恩瑞特·梅冷酷的外形和锋利的棱角包含着作者对于人性复杂情感的思考。同样是泥片成型,沃克·埃文斯的作品给人却是另外一张感受,这些瓶瓶罐罐充满制作时留下的痕迹,而正是这些痕迹让人感觉十分亲切、温和。这些作品暗示出那些令人感到熟悉的东西,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空间。

3 小 结

以上是对于现代陶艺中泥性本体语言思考的一个小结,笔者相信,经过不懈的思考和实践,对于泥性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挖掘现代陶艺的泥性美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在未来的教学及创作过程中,笔者将更加注重探索泥土丰富的形式语言及其所传达的丰富情感,并创作出更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创作与汉代陶塑艺术精神的融合
现代陶艺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陶艺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培养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浅谈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偶然性
浅析现代陶艺
探索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