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职能作用

2018-05-14 10:51王星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王星

【摘要】如今,文化事业空前繁荣,我国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该担当什么角色呢?我认为,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承者、引领者、创新者、发展者,本文就这四个方面予以论述。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文化权益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该担当什么角色呢?我认为,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承者、引领者、创新者、繁荣者,下面我从这四个方面谈一谈。

一、做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承者,满足群众对文化权益的需求

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人人参与、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体系,传承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使广大群众能够更方便地享受文化成果、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形成先进文化成果共享的局面。

秉持“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宗旨。比如,磐石革命老区松山镇的“畅响松山大舞台”,曾有历史古城遗址明城镇的“金秋古城文艺汇演”,“我们都是屯里人”的牛心镇的好声音、全市最大乡镇烟筒山镇的秧歌汇演、红旗岭镇的“最美夕阳文艺汇演”、吉昌镇的“小调唱出去”的小剧场等等,目前全市14个乡镇3个街道每年都有一场精心策划组织的专场文艺演出。“满足群众的需要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这也是我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宗旨。前不久笔者到松山镇爱耕村做调查,村里的妇女们晚上吃完饭收拾完,就到小广场集合、准备节目,有自己编的小快板《夸夸咱的好生活》、舞蹈《关东大妈老來俏》、广场舞《荷塘月色》,每天活动一个半小时,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一个参加活动的阿姨笑着说:“国家每年都给文化站、文化大院拨款,村村都有文化大院、文化室,让老百姓有活动的空间、有学习的地方,你们文化馆的同志又经常下来辅导、搞活动,这样的好事,只有当今的政府才做得到,咱们也提高提高生活的品位”。我馆始终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为群众提供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做公共文化服务的引领者,唱响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

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是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所在。文化体现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里,体现在人的身上,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体现者,也是引领者。人们的一切活动所展现的都是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最能体现这个文化底蕴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像树的根,树根扎得越深就越是枝繁叶茂;一个人的文化也是根,文化底蕴越深,根越扎得牢,人越稳、文化修养越高,对国家、对人民越全心全意的热爱。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出现问题,通过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找到人生的方向。正确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大街小巷都在宣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价值准则,每个公民都要践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利”。“爱国”是每个公民以爱国为己任,有国才有家,中国梦”有个强大的国家,小家才能幸福;国家是我们的根,只有根好,枝叶才茂盛。要是不爱国,就是根丢了。国家平稳,老百姓才幸福。饮水思源,岁月静好是因为有国防战士在保家卫国,才有我们平平安安的生活。“敬业”是说我们要爱岗敬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做好自己的职业,就是爱国;爱岗敬业就是守住本分,把自己的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做好。守住本分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若没有诚信,就失去根本。不要抱侥幸心理,人无德不利,祸福无门,唯人自造。用天平称量自己的工作时间,工作质量与党给我们的待遇相当时,天平平衡;如果你做的工作时间和质量与党给我们的待遇不等时,天平失衡,无一人例外。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信守承偌,守住诚信是根本,失信就是失败。“友善”,邻里和睦,家人和睦,和每个人都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守住这个根本,就守住了幸福。要有向善向上的人格追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常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市近几年倡导“垃圾不落地”运动,街边的垃圾箱分隔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两块内容,号召人们把垃圾分类存放,现在虽然已经比前几年垃圾乱扔好了许多,但人们并不是按照类别放置,还没有真正地做到按类回收废物的目的。我们根据这个现象开展了系列“爱城爱家,从我做起”的品牌文化活动,在学校、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开展了征集作文、演讲、文艺晚会和到公共场所捡垃圾的活动,把这项活动一插到底,就像爱护家一样爱护我们的校园、小区、单位,这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进社区”“戏曲进军营”活动,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心里,让中华艺术的瑰宝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提高了人民的审美素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公共文化服务的引领者,唱响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

三、做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者,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最强音

创新是文艺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不竭动力。创新要有感情,要符合人基本面上的欲望。

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像和煦的春风一样,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在明城镇七间房村采摘节中把当下流行的“小苹果”编了个采摘苹果的舞蹈,在介绍水果时表演,既契合情景,又增添演出气氛,受到群众的欢迎。在“金秋丰收节”上编排的舞蹈“走进新时代”,用优美的舞姿演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党的热爱,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增加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也激发了群众的创作热情。

四、做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者,让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文化馆按照“宏观布局,统筹指导,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常规群众文化活动突出“大众性”;节庆文化活动突出“特有性”。

我们的“石城之夏”文化广场系列活动被群众当成“磐石的星光大道”,在这个平台上,群众尽情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我们的非遗项目奉尾大鼓、左赵评书、张氏剪纸、锯琴演奏技艺、磐石评剧艺术是传承民族文化、坚守民族基因的基础,培养群众爱乡土,爱国家的情怀,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这样,“经典文化”在生动、活泼、持久的公共文化活动中,提高了文化素质,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做文化的发展者,让优秀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根开花。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需要我們全体群文工作者和公民一起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来完成,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黄福佳,杨进安.加强文化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作用[J].大众文艺,2016(7):17.

[2]相恒平,王西江.地市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初探——以日照市“送文化·进万家”为例[J].人文天下,2015(12):47-50.

[3]何丽琼.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0(5):268,270.

[4]顾晓虎.坚持科学发展,发挥基础作用——论基层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基础作用[J].网络财富,2009(23):91-92.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青少宫青少年阅读推广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