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诺
十二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告别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步入如诗如梦的少年时代。我和妈妈的年龄相差了二十八岁,生活在不同的时期。那么,十二岁的我和十二岁时的妈妈都喜欢些什么呢?
我的妈妈是1978年出生的,她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的第一代人,“一套中外文学名著、一把二十四孔上海国光牌复音口琴、一张外公亲手打制的小方桌”,这些是妈妈十二岁时的最爱,是妈妈的“三大宝”。2018年,妈妈四十岁,我十二岁了。“书、钢琴、多功能折叠桌”成为了我十二岁时的最爱,也是我们家的“新三大宝”。
“三大宝”之“书”
在十二岁时,我和妈妈都不约而同地以书为友,与书为伴。只要踏入我们家,便有一阵书香飘来,书架上积累了上千册书籍,每一本书都有独特的回忆:1991年9月出版的《西游记》是妈妈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四大名著;《神奇校车》中充满了我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1996年2月出版的《鲁迅选集》中饱含着妈妈对鲁迅先生和其作品的敬仰;《繁星·春水》有我对冰心奶奶全新的认知。十二岁的妈妈每一次买新书,都要经历漫长的等待,为了买一本精装的《中外文学名著合集》,需要积攒几个月的零花钱。我们在不同的年代,却都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因为我们都深深体会到:每读完一本书,就为人生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三大宝”之“桌”
妈妈的学习桌是一张由外公用废木料亲手打制的小方桌,我的学习桌則是一张多功能折叠桌。一年四季,桌上风景各异。在细雨纷飞的初春,我们拿着书本,在桌上细细品读;在魅力四射的盛夏,我的多功能桌上进行着一场乒乓球的对擂;在大雁南迁的秋分,妈妈的小方桌上正下着一盘趣味无穷的陆战棋;在大雪飞扬的寒冬,我们则摆上笔墨纸砚舞文弄墨一番。小方桌、多功能桌,一年四季精彩纷呈,从妈妈的十二岁到我的十二岁,见证了我们每一天的成长。
“三大宝”之“琴”
我有一架珠江牌钢琴,十二岁的我已经可以娴熟地弹奏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巴赫的《二部创意曲》等优美的钢琴名曲。妈妈十二岁的时候有一把二十四孔的上海国光牌复音口琴,吹奏《送别》《明天会更好》等歌曲是妈妈最拿手的。旧口琴经过妈妈每日的抚触和岁月的洗刷,音色渐渐变弱。我的钢琴声日益优美,旧口琴却日渐褪色,今日轻抚妈妈的这把旧口琴,我的心里依然涌动着一股暖流,琴中都是妈妈日日苦练的青葱回忆啊。
我和妈妈的“三大宝”是朴素的,也是宝贵的,其中珍藏着我和妈妈曾经的磨砺与勤勉,这些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也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时代的变迁,这些我们最珍贵的回忆,也将成为我们心中永远铭记的财富,时刻激励着我们一步步从容向前。
(指导老师:陈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