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萍
摘 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生通过训练可以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同时在演唱时也能够以饱满的情绪来进行表演,使得发声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歌曲的不同,加强发声训练,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
关键词:声乐教学;练声问题;高校教学
一、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的重要性
发声练习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它在整个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表演者的声音和他们的歌唱水平,往往是对音乐作品评价的主要关键因素,因此为了能够完整地表演好歌曲,每一位表演者都需要在舞台上展现出完美的声乐表演,使每一个音符都能够尽量的流畅而充满活力。因此在高校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使他们能够运用发声器官来表现出声乐表演需要的表演动作和基本的演唱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矫正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发声行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错误,使得学生的音色能够变得更加圆润动听。
二、在思想上重视练声教学
为了更好地推进音乐教学的开展就必须完善教学措施,反思当前的音乐教学,利用各种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通常情况下,高校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的时候都是以练声训练来开始的,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许多学生就会产生各种的困惑,练声训练往往形式比较单一,枯燥无味,因此,觉得练声训练毫无作用,就会不重视练声训练,这样在他们的声带没有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就进行唱歌,很容易出现声音跑偏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重视练声教学,并且要告诉学生练声教学的重要性,练声是声乐教学的基础,也是建立声乐体系和舞台形象的关键。这样就能使学生保持比较兴奋的状态,并且能够乐于参与到练声训练中去。
三、强化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的训练
在声乐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一般会重视发声方法的教学,给学生讲解一些表演的技巧,而在后期则会减少相关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当学生能够完整的表演一些歌唱的曲目之后,就会把心思放在研究歌曲上,而不能够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基础的发声训练上。这样学生就只是掌握了基本的方法技巧,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声音训练的问题,除了自己已经掌握的几首音乐作品之外,在演唱其他音乐作品时还会出现声音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学生受到了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够对教学内容全面的把握,只是把教师讲的一些技巧死记硬背,不能够真正的做到融会贯通,因此教师在专业训练中,就需要掌握好教学的进度,把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的训练贯穿到声乐教学中去。
四、练声的方法要多样化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主要是由于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进行练声训练的方式也比较枯燥,即使再优美的旋律进行反复的训练,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因此教师就需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利用多种形式来开展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乐感,音乐教师就是要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主动的交流沟通,及时的发现学生们的兴趣所在。首先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对于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要给他们更多的训练机会,使他们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而对于一些声乐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需要加强基础训练,除此之外,教师教学的方式也需要多样化,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声音来开展教学,而不要拘泥于固定的练声曲目。
五、练声的目的要明确
进行声乐训练时,教师就需要明确练声的目的,给学生制定具体的练声目标,才能使得声乐训练具有针对性,学生才能够不断的进步,而如果毫无目的的进行训练,往往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但实际的训练过程中,笔者就经常发现,有一些学生看到别人训练什么,自己就跟着练什么,练了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没有较好的效果,甚至还使得自己的嗓音受到伤害,这就是由于进行训练没有目的性,练声的材料没有选择性。因此在进行发声训练之前,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发声训练的目的,必须有具体的规划,用什么方式去练,选择什么材料去练,以及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喉头部位训练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明确训练的目的,并且需要在训练之前了解,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训练的技巧,在训练的过程中喉位不能够随意的改变,这样才能够使得训练有效果,有针对性。
六、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
练声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的总结和思考,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练习的过程,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的分析和总结问题,并且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思考,这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而是和声乐教学的内容具有关联性的。在训练的过程中,歌唱者往往听到的是自己演唱的声音,带歌唱时往往会认为自己都是对的,这主要是由于主观盲目性,因此,在听自己声音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思考,并且需要听取他人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反复的总结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发声水平。
七、合理的安排训练的时间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训练频率,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因此教师带着学生训练时,就需要做到有科学依据,练习的时间一般在吃饭后一个小时之后为宜,并且要求学生在训练之后进行适当的休息,不要训练过度,以免声带疲劳。这样进行训练时间的安排和声乐教学自身的特点是有关的,从健康的角度来说,长时间的训练也不利于合唱者的发声器官的发育。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见好就收”,这里指的就是说,当学生达到训练的一个理想效果就需要停止训练,让自己不断的反思和记住这一种歌唱的感觉,停留在这种感觉之上,加深训练的记忆。这样才能夠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少餐多食,在训练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和饮食习惯,不要使用以前过于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不利于发声器官的正常发育。
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发声训练,使用多种方式来开展声乐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提高自己的发声能力,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参考文献
[1]欧阳培财.浅谈声乐教学中练声时应该注意的问题[J].中华少年,2016(7).
[2]刘伟,王利娟.咽音练声法之无声练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6(13).
[3]刘媛媛.练声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