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娜拉
[摘 要]汉语言是汉文化的载体,同时汉文化也影响着汉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因而,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汉语教学非常重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知汉文化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汉语学习效率。进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研究,以期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质量,减轻汉语学习压力,丰厚汉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素养。
[关 键 词]大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6-0097-01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而汉语的教学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学习汉语可以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丰富文化知识,增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從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但是,由于少数民族日常用语不是汉语,这种语言差异增加了汉语教学的难度。为此,本文将从构建情境、对比语言、建立语言环境三方面进行汉语教学的探究,以解决当前困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汉语学习质量。
一、构建情境,多彩教学,增加热情
情境教学,简而言之就是营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感情或环境,让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进而产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方法。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善用情境,可以消除学生因缺乏语言环境而产生的厌学情绪,让其在情境中感受到语言的奇妙和趣味,进而拉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语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增加汉语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名著时,如《三国演义》,其中词汇量巨大,且蕴含了丰富的汉语文化,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让学生主动走进汉语,了解汉文化,我构建了情境:首先,播放了与《三国演义》有关的电影《铜雀台》,其虽然是三国演义的衍生内容,但是情节紧凑,画面精美,且语言得当,因此,我选择《铜雀台》让学生观看,激发其兴趣,使其对《三国演义》产生好奇心,从而主动阅读《三国演义》,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段历史文化。由此可见,构建情境,将汉语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汉语,了解汉文化,进而提高汉语学习质量。
二、对比语言,分析不同,感受差异
学透汉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汉语和本地语言的不同之处,进而抓住汉语的规律进行学习,从而突破汉语学习困境,提高学习的质量。因而,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汉语言理论知识和本民族文化、语言进行对照,帮助学生认识民族间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了解汉语言理论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水平。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表达,我将汉语和民族语言进行了对比,让学生感受汉语与本民族语言的不同,如,“好”这个词,作形容词是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或者同意、应允;作动词,表示喜欢;但是“好”还有很多引申义,在不同情况下表示不同的意思,如衣服洗好了(表示完成工作了),他们好上了(表示互相喜欢)等等;这与少数民族语言不同,没对比之前学生不懂,经常对词义生搬硬套,导致话不成句,产生理解上的错误。在对比之后,学生发现了汉语转义的特点,从而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可见,借助对比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找出汉语与本民族语言的差异,进而发现汉语学习规律,有效学习,从而提高汉语学习质量。
三、开设汉语吧,体验语言,体悟文化
学习汉语文化,掌握汉语表达方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减少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如,教师可以开设汉语吧,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汉语交流,进而体会汉语表达,感受汉文化。
例如,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提升学生汉语言运用能力,我开设了汉语吧,喜欢汉语的学生都可以来到这里,大家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了解汉文化的魅力。如:我们班一位学生就是汉语吧的积极参与者,他在这个汉语小天地中认识了一位汉族朋友,他们之间用汉语交流,聊热播剧《延禧攻略》,聊《舌尖上的中国》,聊自己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汉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对汉语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看《延禧攻略》,他了解了清朝时期的跪拜文化,还有宫廷建筑文化,这更加强了他对汉文化的热爱,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学习。由此可见,开设汉语吧,建立民族之间对话的桥梁,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汉语言教学是少数民族文化学习的重要组成,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素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汉语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深入研究汉语,理解汉文化,进而提高汉语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王洁琼,章国豪.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