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130-02
翻阅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的美术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赏心悦目,它以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贯彻了人文主义精神,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我不断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探索新思路,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对新理念的渗透,注重对新教材、教法的运用,实践对新思路的检验,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渗透学科素养,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健康发展。回顾过程中的点滴,感触颇深:
首先,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指导我们开展美术教育工作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因此,对新课程我们要有一个总体认识,了解美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了解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以及美术教育建议和美术评价建议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调整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心理上的自我激励,从而体现学生的价值。
一、课前准备
(一)把握学科重心,解读教材
这里的学科重心指美术学科特点,它是反映文化的造型载体,形象可视性、审美性、观念的多元化和形式多样化、对物质材料的依赖性、美与术的统一性是它的特点。解读教材就应仔细品味教材,教材中每一部分都体现了教材理念和编者意图,在这里我们无需跪拜教材,但我们一定要读懂教材,理解教材,领会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美术核心素养。
(二)掌握学生心理,做好学情分析,获得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学生的兴趣在哪里?他们在想什么?弄清楚这些能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导入环节和突破难点环节提供很多的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知识设计贴近学生的情境和教学活动,做到真正调查学生、研究学生,可以用谈话法、练习法等。
(三)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鼓励学生自我开发,让学生初步感知教材,发现、收集有关信息材料,准备学具,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四)教师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的方向,关系教学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紧扣教材,理清教学内容,根据课标明确教学范围和程度,深入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五)教具要“美”
美术是视觉艺术,是造型艺术。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使教具具有示范性、美观性。教师适时、适法、适量、恰到好处地示范作画,学生学习的知识才能更加扎实。
二、教学感悟
(一)运用新理念,导入新课程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教学的成功在于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来自学生最喜爱的事或物。学习了新课程,了解了新理念,在导入方法上,就要精心研究,细心揣摩。就如在一次版画的课外辅导活动中的导入:“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玩”,在玩中,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在玩中,我们学会了和人相处;在玩中,我们开阔了眼界……玩什么让你最开心?”“骑大象最开心,骑在大象的背上,有一种乘风破浪的感觉,真是棒极了!”“玩登月飞船最开心。电钮一开,飞船就在圆形轨道上呼呼地转,好刺激!”“放风筝最开心,看着自己心爱的风筝摇摇摆摆地飞上天,真的很高兴!”“跟好朋友跳皮筋最开心!”“到月亮上去玩,那才过瘾呢!”说起“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交流着信息,整理着信息,构思着自己的画面,自然而然地,他们把十二分热情投入了活动。
(二)尝试新教法,趣讲新课程
知识的获得不单纯是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要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行为思维较发达的发育特点,我适当地模糊学科界线,以多种活动形式营造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第二册《可爱的动物》一课中,让学生看动物录像,模仿动物的动态和叫声,再进行描绘;又如《洗澡》一课,让学生随着轻快的乐曲即兴表演洗澡时的动作或游戏,然后让学生互相观察、欣赏、回忆、动手作画。让学生在看一看,动一动,想一想,画一画的快乐有趣的美术活动中获得身心发展。另外,在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变换,不拘一格,但每课时应有所侧重。对学生的习作要求应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意和认识特征,不强求一律。例如在教授《下雨了》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前预习,感受各种下雨的场面与情景,随后观察了解画家与同龄小朋友的创作方法与表现形式,最后再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形式,或剪贴或绘画或用特殊方式表现,这样,兼顾了各类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形式多样的趣味性美术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操和学习动力,学生通过一系列感知,学会了自我学习,提升了学习能力。
(三)探索新思路,走出创新路
美术课程标准中很明确地指出,要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我在实验中不断更新思想,开阔视野,挖掘创新的思路。
每当我带着学生完成了一个主题的绘画内容之后,我都会为他们出色的表现赞叹不已。然而过后却多少有些“意犹未尽”之感,我对自己的课并不满意,后来细细地想原因,我发现自己仍在因袭着某种东西。现代教育提倡对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我的课程停留在对感觉的描绘上,尽管在变换着各种各样的材料,也依旧摆脱不了画笔和纸张。怎样使教学有所突破和创新?我困惑了许久,终于有一天,一个学生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在一节课上,我用故事引发学生的想象来画一只“神奇的大鸟”,他们画得很好,具有想象力和装饰感。于是作为奖励,我发给画得好的学生每人一张彩色纸,意思是说可以用它来画画。没想到下次上课时,一个学生居然用彩纸折成鸟对我说:“老师,我做了一只大鸟送给你。”
我望着这只身体被画笔装饰过的纸鹤,心里一下子亮了,这不是我要寻找的东西吗?对于画一画,做一做,围绕学生喜欢的课题,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平面与空间的不同造型手段进行表现,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又使他们对材料与物体之间的联系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我感受到情感的进一步升华,通过美术课堂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感受美、表现美,更重要的是传递“爱”的信息……
于是我和学生开始了一些尝试,在课堂上,我让他们画自己的鞋子,画自行车,画娃娃,回到家中,我请他们用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做自行车,做娃娃……结果,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和想象远远超过我的预料。他们的取材有的来自大自然:泥土、植物、石头,有的来自生活中的废弃物:报纸、绳子、饮料瓶……然而,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学生对周围事物的一种全新审视。
我十分感动给了我灵感的这些学生,虽然从“画”到“做”看起来是那么简单,但这毕竟是我在教学观念上的一次转变,在教学思想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在創新教学中的一种新的尝试。我将与学生一起,在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更多的收获。
另外,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给学生自信,为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空间,所以,实验中,我在校园开辟了“优秀作品”学生创作展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新理念下学生的佳作:爸爸抽烟的样子跃然画纸中央,背景是哭泣的大村,悲伤的花儿,还有满地散布的烟头,最吸引人的是那随烟升腾的“骷髅”……这是刚满八岁的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爸爸的诠释,这是刚满八岁的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对环保的表现。此画获得了太原市“我的爸爸”绘画大赛的最高奖“意味深长奖”,那缕缕青烟,着实令人回味……
这就是“艺术长廊”,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张扬,学生的自信在这里滋生,学生的创新欲望在这里点燃……
人贵在创造,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教材就是一种新的创造,它将新课程标准贯穿其中。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有机地进行课程整合,渗透学科素养,结合多媒体实验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美术基础。当然以上的点滴感悟不尽全面,也有待改进,在任重而道远的明天,我将尽最大的努力,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真正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理念融入实际行动中……我想,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砥砺前行必能为全面实施核心素养铺设最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