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现场推进会获悉,未来5年,重庆市将新发展特色农林经济作物46.67万公顷,重点发展十大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将紧扣实施《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未来5年,重点完成优化粮经结构、优化种养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经营结构六大重点任务。在优化粮经结构方面,规划调减普通籽粒玉米、饲用甘薯等低效粮食作物面积,新发展特色农林经济作物46.67万公顷。
未来5年,重庆市将重点发展柑橘(柠檬)、榨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特色水果、特色粮油、特色经济林等十大山地特色高效产业。其中,新发展柑橘(柠檬)5.33万公顷,主要布局在奉节、忠县等区县;榨菜2.8万公顷,主要布局在涪陵、万州等区县;茶叶2.6万公顷,主要布局在永川、南川等区县;中药材5.33万公顷,主要布局在秀山、酉阳等区县;调味品2.6万公顷,主要布局在石柱、江津等区县;特色水果6.27万公顷,主要布局在巫山、黔江等区县;特色粮油33.33万公顷,主要布局在开州、綦江等区县。
会议要求重庆市农业系统要把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于支柱产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过程,探索建立农业综合性和主导产业大数据中心,大力發展农村电子商务,为振兴乡村插上大数据智能化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