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历史。因此,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已经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从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以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从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关 键 词]初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96-02
在初中教育中,历史是一门必修课程。历史教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准确地了解历史事件,吸取历史教训。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特征,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必须采取形式不一、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缺失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
(一)历史知识的复杂性让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漫长的历史长河形成了非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以及古代文明,这也赋予了历史复杂性和过去性等独特的、鲜明的特征。历史学科与初中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具有非常广阔的遐想空间,并且学生需要在心中形成一幅具体的历史画面。这无疑对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学科属于副科,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其地位和重要性并没有排在首要位置,大部分历史教师都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之间不相匹配,大部分任课教师无法充分地、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兴趣爱好等,导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学生心中的疑惑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解答。日积月累,学生心中的疑难问题越来越多,学习将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日益下降。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缺乏主体性和主导性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认识到教师的“教”永远都无法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但是,从目前初中历史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主观意识往往不够强烈,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灌输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得到有效体现,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往往印象不够深刻,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可能对历史学科产生抵触的心理,无法准确认识到历史知识的特点,导致教学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历史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
有效的评价标准可以准确地衡量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参考依据。但是,从目前历史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初中学校的历史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无法准确地检验学生的实际掌握状况,导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缺乏目的性。
二、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只有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缺乏兴趣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下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策略。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导入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升
历史教学过程是由多个环节所构成的,主要包括新课导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教学小结以及复习检查等。为了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效,新课导入环节至关重要。通过采取科学的、合适的导入方式,可以在最开始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和诗词导入法两种形式。第一,实施故事导入法。通过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可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故事仍然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准备阶段广泛搜集各类历史故事作为素材,将这些故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用于新课的导入,帮助学生积极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西方历史文明》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讲解一些西方文明起源方面的小故事或者具有鲜明特色的风俗习惯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实施诗词导入法。诗词被认为是历史的沉淀,每首诗词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创作背景,不同时期的诗词可以充分体现出所处时代的特征,这些诗词均为历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因此,在初中历史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所处时代的诗词歌赋等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同时还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杜甫的《忆昔(二)》就充分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稳定。因此,当教师在讲解唐朝繁荣时期时,就可以引入这一首诗,让学生从诗歌中百姓的生活来感受唐朝的繁荣鼎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挥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历史知识的直观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势,全面提高历史知识的直观性,从而便于学生吸收和掌握。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丰富的插图,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在历史教材中,插畫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非常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特征,是历史教材的鲜明特点之一。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对这类资源的重视程度,对于一些具有强烈趣味性又极具内涵的历史漫画组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信息也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学技术手段也日益趋于丰富化和多样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得到了普及。由于历史知识与我们所处的年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通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和作用,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象化,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讲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历史影像资料和图片,从而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开国大典的震撼以及人们的激动心情,这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也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喜欢历史课程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和学生之间达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可以构建轻松的、愉悦的课堂氛围,这对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和开展将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更加注重平等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扮演着监督者和指引者的角色。因此,为了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第一,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指引学生如何正确学习历史。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爱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会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达成平等的关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第二,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宽容、真诚的品质,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吸引学生去喜欢历史、热爱历史,产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促进自身修养的提升,用自己真诚的态度去感染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加强沟通和交流,教师才能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提高解决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法积极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所谓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设定某种特定的教学情形,将相关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体验,激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情境教学法又可以分为语言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实物情境法以及实地情境法等。第一,语言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慷慨激昂的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二,问题情境法。问题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行,从而让学生可以积极融入教学中。第三,实物情境法。其主要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与历史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历史文物或者复制品,并且可以适当向影视作品进行延伸,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第四,实地情境法。主要是指教师可以选择在某些重要纪念日组织学生去历史纪念地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单调和乏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礎,同时,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也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的、有趣的历史课堂,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稳固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东旭.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5(6):30.
[2]王黎.利用多媒体激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