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审美教育

2018-05-14 09:56郑小芹
名家名作 2018年5期
关键词:利用美术素养

郑小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教学目标也逐渐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其中,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下高中美术的核心素养要求。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低下的状况,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审美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

[关 键 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30-01

新课程改革提出,高中美术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教学逐渐引向素质教育。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进行高中美术审美教育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多年来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美术教学一直处于一种不受重视的地位,另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往往会将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一般只会对学生讲解一些绘画技巧等的知识,并且往往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致使学生对美术教学失去了兴趣,并且由于教学时长的原因,学生在绘画技巧上往往不会有很大的进步,导致高中美术教学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学生的审美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讨

1.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传统的高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往往只会根据教材内容采用讲授式的手段,学生只能通过教材中一幅或者几幅的图像来进行判断,这样,学生对某幅作品的真正价值以及实际的底蕴很难真正地了解,审美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随着教育的改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设备走入了我们的课堂,因此,高中美术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将教材中平面的内容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实际看到作品,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巨大的感染力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比如,在学习“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这部分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这个过渡时期的美术发展情况,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搜索了一些作品,在大屏幕上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这样,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展现形式,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2.教学注重与生活相结合

美术来源于生活,并且可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注重鼓励学生将在美术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带入生活中,比如鼓励学生利用学习的美术知识装点卧室。也可以通过教材或者其他途径学习一些手工艺品的制作,这样,通过让学生将美术渗透到生活中,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比如,在学习“美在民间——中国民间艺术”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利用学校提供的素材,将这节课设置成了手工课,鼓励学生利用分发的彩纸、木条和剪刀,再结合自己从家中带来的一些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品。在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后,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中给家长看一看,另外,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一些窗花等贴在自己的家中,为家庭增添一抹色彩。這样,让学生带着装饰自己家园的心情进行美术创作,更能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3.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授课水平,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其自身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美术基础知识的水平,提升自身的美术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虚心改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并且,我们还要加强自身绘画能力的提升,多鉴赏一些优秀的作品,在教学时为学生呈现更多精彩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给学生带来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形成,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总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将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并且增强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准,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安静. 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析[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利用美术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画与理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